摘 要:文章針對油田企業目前用電管理存在的外部偷電治理不力、內部管理不力等主要矛盾和問題,結合勝利油田東辛采油廠近年來開展用電管理的探索,提出了提升油田企業用電管理的基本思路以及相關對策。
關鍵詞:油田企業 用電管理 運行機制
中圖分類號:F27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8-208-02
眾所周知,提液是油田企業上產的主要手段,沒有電力保障則油田生產無法維系;但若不對電耗加以有效控制(電費一般占油氣開發操作成本的30%以上),降本增效又成為一句空話。伴隨東部老油田稠油區塊以及注聚開采等三次采油規模的擴大,電費控制與原油上產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如何做好用電管理工作已成為油田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一個重大課題。
針對油田企業目前用電管理存在的外部偷電治理不力、內部管理不力等主要問題,結合筆者所在單位勝利油田分公司東辛采油廠近年來開展用電管理的探索,筆者認為,油田企業加強用電管理的指導思想是:盡快轉變管理觀念,大膽探索科學用電方法,并以內部強化分系統管理,外部加大綜治力度,深入挖掘降電潛力,精細管理,系統降耗,實現用電管理工作的規范化、系統化、信息化,作為提升用電管理水平的基本途徑;以“三個確保、兩個明確、一個主題”作為具體思路,其中“三個確保”指確保“考核責任落實”、確保“日清日結有效運行”、確保“用電制序規范”,“兩個明確”指明確“挖潛方向”、明確“控電方案”,“一個主題”指“低能耗提液”主題;同時,在具體控電方案上還可采取“雙降雙增”的措施,即“降低線路損耗,降低電泵開采井數;增加油井沉默度控制力度,增加辦公管理用電的監控力度”等等,通過一系列科學合理的有效措施,努力實現節能降耗的目標。
一、成立用電管理項目組,確保落實責任、分路控制,強化用電管理工作的監督與考核
1.成立并完善用電管理項目組。用電管理工作涉及到多個單位、多個部門,屬于跨專業、技術復合型的一項系統工作。成立用電管理項目組以及產液、機采、注水、集輸、節能技改、工藝優化、油地網分離、管理用電等子項目組,可以細化分工,實現用電管理各系統的有機結合,確保制定的用電挖潛措施更全面、更有效,提升管理效率。同時,每年年初可結合當年的電量指標,分別制定用電管理各分項目組的控制指標,細化指標的分解控制,充分調動、發揮各分項目組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此外,還可專門成立用電督導組,實施閉環管理。用電督導組負責對各項目組工作安排的合理性進行認定,對項目組及企業各項措施的實施情況進行督導,對采油礦轉供用電的管理質量進行監督,對辦公、生活等非生產用電進行檢查,對項目組工作質量進行講評。
2.健全“日診斷、旬總結、月考評”運行機制,確保用電管理工作的有序高效。所謂“日診斷”,是指對每日電量變化實施分層次、分系統的原因診斷。一是建立并完善變電所及外供電戶的日抄表制度。各采油礦可設置專人每日定時對變電所等計量點進行抄表,確保各計量點用電數據的同步、及時、有效。同時形成采油廠統一的分采油礦、分線路、分系統的能耗報表,為采油廠的電量日分析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數據基礎。二是建立了采油廠分層次的電量“日診斷”制度。“旬總結”是指每旬逢三召開用電項目組旬度會,使各專業科室和各基層單位能及時對本旬用電控制工作進行總結,對電量、單耗等指標的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并制定出下旬工作安排,確保用電管理工作有計劃、有步驟的開展。“月考評”是指每月逢六召開用電管理項目組月度例會。各分項目組及基本單位對當月用電管理情況進行匯報,并對下月降電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同時,對各分項目組及基層單位的指標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實施月度考核。考核采用指標控制考評和工作質量考評兩種方式。指標控制考評注重用電成本的過程控制考評,每月對電量、單耗及電費回收率等指標進行相應考核。工作質量考評,一是對各項目組每月工作開展情況進行落實,二是水電監督站對各基層單位的用電情況進行檢查,并在例會上對外供計量準確性、用電安全性、外供交費及時性及沉沒度控制、辦公用電等情況進行通報。
3.制定并完善項目組及采油礦考核機制,充分調動用電管理人員的主觀能動性。首先,在項目組的運行考核上,分別制定月度、年度指標考核辦法。在月度指標考核上,分月度制定各分項目組及各基層單位的電量等指標,并制定出具體的獎懲考核辦法。同時將指標、工作量分解到旬度執行,按完成情況實行旬度、月度獎懲考核。在年度指標考核上。為激勵各分項目組積極開展工作、完成年度指標,對年終項目組的獎勵進行細化。獎勵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基礎保障獎勵,占總獎勵金額的60%,獎勵范圍為項目組全體人員。二是特殊獎勵,占總獎勵金額的40%,特殊獎勵可由各分項目組自行支配。其次,在基層單位的管理考核上,逐步制定并實施用電管理相關規定以及供電線路分級承包責任制度等,對油田內外部日常用電管理提出明確要求,并制定相應的獎懲標準,每月考核獎懲一次,做到用電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從而規范了油田企業的用電管理秩序。
二、完善能源計量手段、健全電量日清日結制度,為有效掌控電量運行夯實基礎
1.完善采油廠各用電系統的能源計量手段,為實現電量的日清日結提供便利條件。應努力普及高壓計量裝置的使用,在各個用電系統實現電量的準確計量。其中,在產液系統實現分線路的計量;注水系統實現單臺注水電機的計量;集輸系統實現分泵站的計量;注聚系統實現分注聚站的計量;注汽系統實現了分注汽站的計量;后勤及機關管理用電均實現分單位的用電計量;外供電用戶亦全部實現高壓計量。
2.實施由下到上的三級管理體制,建立采油廠電量消耗的日清日結制度。采油廠電量日清日結的具體流程是:由三級節能部門進行變電所、內部單位、外供電用戶的日抄表、統計、分析工作,形成統一的分析報表上傳用電管理隊;用電管理隊檢查各礦數據上報情況,并匯總全廠用電消耗報表及電量日分析材料,將報表上傳連接到采油廠網頁上的用電日報;項目組每天通過網頁上的用電日報及時掌握各系統的電量消耗及指標完成情況,并尋找當前電量消耗中的問題點,找準今后電量控制工作的方向。采油廠可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的方式,對三級單位用電計量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進行檢查。
3.創建開發用電管理系統,為采油廠電量、電費分析及日清日結提供準確有效的數據平臺。為提高用電分析的工作效率,及時掌握全廠電量、電費的消耗情況,采油廠應開發用電管理系統,建立用電管理分析的信息平臺。用電管理系統的開發要實現用電數據源點唯一且充分共享,為各級部門及時掌握采油廠的電量運行態勢、制定下步用電運行方案提供有效保障。為此,用電管理系統應具備三個特點:一是數據做到了準確性、全面性;二是數據統計的科學化、標準化;三是增強了用電分析及時性、可比性。
三、人防和技防相結合,加大外部用電治理力度,整頓并規范外部用電秩序
1.把好用電審批關,強化承包責任制的落實,取締高耗能用戶。首先,實行用電審批的單位一把手簽字制度,對新增外供電戶的審批進行嚴格把關。其次,強化承包責任制的落實。要從源頭抓起,建立廠礦領導包片、基層站隊領導包線、職工包變壓器的用電承包制度,加大對私接亂掛現象的監督考核力度,制定發現一根外接線否決管轄單位當月獎金40%的硬性考核指標。再次,加大對高耗能企業的打擊力度。應加強油地聯系,取得地方政府的配合和支持,對周邊非法煉鋼、塑料袋加工等窩點進行了堅決取締。
2.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計量儀表的技防水平。由于外用電戶存在用電量大、種類多、盜電手法復雜多樣等特點,老式低壓計量儀表不能滿足現場的需要。油田企業應立足于自身,不斷開發更新防盜儀表。以東辛采油廠為例,目前采用的罐裝高壓無線抄表計量箱,采用高強度的固態絕緣材料進行罐裝,出進線端也采用同一材料,使電能計量表形成一個封閉的整體,使盜電者無法接觸到電表本身。
3.強化用電分析,對電量流失及時預警。建立電量日清日結制度,實現電量分系統、分線路的監控分析。在外部用電監控方面,重點是強化線路電量的日分析工作。通過線路電量的日抄表、日分析,及時查找外部用電問題點,加強外部電量流失的預警。
4.實施油地網分離改造,降低線路損耗。對外供電戶集中的線路及收費困難的農村用電戶,油田企業可制定實施油地網分離改造,將部分線路移交給地方電業局管理的治理措施,以有效地降低線路電量損耗。
四、摸清降電潛力、明確挖潛方向,推動用電管理工作向深層次發展
1.產液規模逐年擴大制約了采油廠提液電量的控制,需要尋找新的降電途徑。產液量和產液單耗是影響提液電量的直接因素。產液量越高,提液電量就越大。而綜合含水又制約了采油廠的產液規模,綜合含水越高,產液規模就越大。而提液又是采油廠實現原油穩產的重要保障措施。為此,要實現提液電量的有效控制,必須從降液節電向降耗節電轉變,實施低能耗提液治理措施。
2.電潛泵大排量提液和電加熱降粘工藝,導致提液系統電量增高,今后應逐步降低應用比例。電泵開井數和電加熱耗電是影響提液系統電量的重要因素,電泵和電加熱井數越多,采油廠的提液電量就越高。
3.產液舉升方式不優化,影響了產液單耗的控制,加大螺桿泵的應用比例。電泵井的平均產液單耗為8.54KWh/t,而抽油機的平均產液單耗為6.12KWh/t,螺桿泵的平均產液單耗僅為3.32KWh/t。在總產液量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電泵井所占總開井數的比例越高,采油廠的平均產液單耗就越高,耗能就越大。在油井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采用大排量螺桿泵來代替電泵井的生產。
4.油井沉沒度與采油廠規定的標準存在較大差距,堅決實施上提泵掛的治理措施。
5.機采系統節能設備應用率偏低,仍有較大挖潛余地。一是目前抽油機超期服役設備多,通過更換新型節能型抽油機,可顯著提高單井系統效率。二是非節能控制箱應用數量仍比較多,應進一步加大節能控制箱的應用力度。三是變壓器應用時間長,老化現象嚴重,能源消耗較高,也應考慮更新。
五、優化年度降電方案,明確用電治理措施,確保全年用電指標順利完成
要完成年度成本控制指標,年初對全年的降電方案進行統籌安排非常重要。只有做到思路明確、規劃具體、措施切實可行,才能保證用電指標的順利完成。首先,要合理確定上年度采取、下年度受益措施的降電量;其次,初步確定下年度降電措施;最后,對產液規模、注水電量控制實施方案優選,并最終通過產液開采結構的合理優化,完成年度降電指標。
其中在產液規模合理優化控制上,做好降液和提液兩個方面的調整。在降液方面,重點是對低效電泵進行治理;在提液穩油方面,為彌補低效電泵治理帶來的產量損失,將通過低含水油井改大排量螺桿泵或小泵改大泵的措施來實現。
六、理清思路,把握重點,積極開展以“低能耗提液”為主題的用電治理工作
1.實施低能耗提液戰略,最大限度地降低提液系統電量消耗。首先,深入開展了產液結構的優化調整工作。確定了“減少電泵開采井數,提高螺桿泵井應用比例,對有桿泵井實施全面泵升級,實施低能耗提液,努力優化采油廠產液開采結構”的實施方案。在保證產量完成的前提下,減少電泵開井數,增加70、95泵及大排量螺桿泵的應用比例。其次,加大油井沉沒度的控制力度,堅決實施上提泵掛的治理措施。一方面,把好設計優化關,堅決開展上提泵掛工作。成立油井設計優化運行小組,分月度制定油井沉沒度控制規劃,從單井設計優化運行入手,加大了油井沉沒度的控制力度。另一方面,由水電監督站和注采管理部門結合油井沉沒度控制標準,每月對各三級單位油井作業時的沉沒度控制情況進行統計考核,加大了油井沉沒度的控制力度。最后,優化機采系統運行參數,提高系統效率。
2.加快油地網分離步伐,杜絕電量流失。為了減少線路損耗,動員各方力量,克服前所未有的困難,本著“少投資,快見效,先易后難”的原則,采取治理一點、凈化一片、帶動全面的治理辦法實施油地網分離工作。
3.加大辦公管理用電的監控力度,提高全員節能意識。(1)對油田內部辦公用電設備耗能情況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摸底調查,并下發通報,使員工認識到辦公生活用電不可忽視。(2)加強宣傳力度,在全廠范圍內發放宣傳單,并在飲水機等用電設備上張貼警示標志,做到人走燈滅、關閉電源。(3)實施“五定”管理法,強化辦公用電的管理。一是辦公用電實行定額,針對不同氣溫、不同季節,嚴格執行限額管理。二是空調用電實行定期,春秋兩季堅決封停全廠空調的使用。三是冬季電采暖的使用實行定審。不具備采暖條件、需要使用電暖氣的崗位,由三級單位節能部門首先進行落實、申請,由技術監督部門進行最后審批并建立記錄臺賬。同時,統一發放電暖氣使用許可證。四是夜間照明采取定時。取消夜間基層單位大部分照明、宣傳美化用電,只保持基本的防盜照明需求。五是對轉供用電實行定查。由用電督導組每月對全廠轉供用電進行檢查,進一步規范外部用電秩序。加大檢查考核力度,將辦公生活用電的管理落到實處。應加強對辦公用電的監督檢查力度,在做好日常用電檢查的同時,加密了中午及夜間的檢查頻次;另外加強了對辦公用電的考核力度。
綜上所述,建立健全良好的用電管理機構及運行考核機制,實施閉環管理,是用電治理的重要保障;摸清用電狀況,找準降電潛力,是用電治理工作的基礎環節。油田企業的年度治電方案必須明確、可行,經過充分論證;應實施產液結構調整等低能耗提液的降耗措施,緩解采油廠產液規模逐年擴大與電費成本控制之間的矛盾,而且用電治理工作應從小處著眼,細處入手,強調全員參與,分系統、全方位地開展工作。
(作者單位:勝利油田分公司東辛采油廠 山東東營 257094)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