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筑工程項目管理中,風險管理屬于一種高層次的綜合性管理工作,它是分析和處理由不確定性產生的各種問題的一整套方法。文章介紹了建筑工程項目風險的轉移技術的最新發展情況。
關鍵詞:建筑工程 項目管理 項目風險管理 風險轉移
中圖分類號:F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8-217-02
一、項目風險管理概念和特征
項目風險管理(Project Risk Management)是指項目管理人員對可能導致損失的項目不確定性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評估和有效地處置,以最低成本為項目的順利完成提供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學管理方法。
建筑工程項目是最為常見也是最為典型的項目類型,是項目管理的重點。建筑工程項日管理就是有步驟地對建設工程項目進行高效率的計劃、組織、指導、控制,達到節約投資、縮短工期、保證質量的目的。建筑工程項目具有特定的對象、時間的限制、資金的限制和經濟性要求、一次性、特殊的組織和法律條件、復雜性和系統性等特點。其中一次性特點與我們建筑施工企業通常所說的“項目管理”中的一次性提法直接相關。任何建筑工程項目作為總體來說是一次性的,不重復的,它經歷前期策劃、批準、設計和計劃、實施、運行的全過程,最后結束。建筑工程項目的這個特點對于項目的組織行為的影響尤為顯著。
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任務是利用組織措施、經濟措施、技術措施和合同措施,在項目四大目標——投資、進度、質量和安全出現偏差時進行控制,這就是目標控制。而項目的進展是一個充滿不確定因素的過程,風險管理的作用在于積極主動地控制項目目標出現偏差,即保障目標控制的實現。風險管理正成為工程項目管理日益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風險轉移是項目風險管理的最新核心內容之一,下文將以此作為探討的內容。
二、建筑工程項目進行項目風險轉移的方法
風險轉移是指項目組將風險有意識地轉給與其有相互經濟利益關系的另一方承擔的風險應對方式。轉移風險,包括向對方轉移風險和向第三方轉移風險。
1.向對方轉移風險,主要指推行索賠制度。工程索賠是一種權利要求,其根本原因在于合同條件的變化和外界的干擾,這正是影響項目實施的眾多變化因素的動態反映。沒有索賠,合同就不能體現其公正性,因為索賠是合同主體對工程風險的重新界定。工程索賠貫穿項目實施的全過程,重點在施工階段,涉及范圍相當廣泛。比如工程量變化、設計有誤、加速施工、施工圖變化、不利自然條件或非乙方原因引起的施工條件的變化和工期延誤等,這些都屬于可計量風險的范疇。FIDIC紅皮書關于工程索賠的條款已由第三版的1個分條款增加為5個分條款,形成獨立的主題。我國《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關于工程索賠也作了相應的明確規定。這些索賠條款可以作為處理工程索賠的原則利法律依據。盡管工程索賠的解不是唯一的,但卻是可以計量的。利用合同條款或推斷條款成功地進行索賠不僅是減少工程風險的基本手段,也反映項目合同管理的水平。
對承包商而言,不善于工期索賠必然導致工期延誤的風險;不善于費用索賠必然導致巨大的經濟損失,甚至虧本。實踐證明,如果善于進行施工索賠,其索賠金額往往大于投標報價中的利潤部分。因此,樹立合同意識、風險意識和索賠意識,重視風險管理對降低工程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2.向第三方轉移風險。包括推行擔保制度和進行工程保險。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風險轉移是工程風險管理對策中采用最多的措施,工程保險和工程擔保是風險轉移的兩種常用方法。
(1)推行保險制度。工程保險是指業主和承包商為了工程項目的順利實施,向保險人(公司)支付保險費,保險人根據合同約定對在工程建設中可能產生的財產和人身傷害承擔賠償保險金責任。工程保險一般分為強制性保險和自愿保險兩類。保險是最重要的風險轉嫁方式。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強制性的工程保險主要有以幾種:建筑工程一切險(附加第三者責任險)、安裝工程一切險(附加第三者責任險)、社會保險(如人身意外險、雇主責任險和其他國家法令規定的強制保險)、機動車輛險、10年責任險和5年責任險、專業責任險等等。其中,建筑工程一切險和安裝工程一切險是對工程項目在實施期間的所有風險提供全面的保險,即對施工期間工程本身、工程設備和施工機具以及其他物質所遭受的損失予以賠償,也對因施工而給第三者造成的人身傷亡和物質損失承擔賠償責任。過去,一切險的投保人多數為承包商;現在,國際上普遍推行由業主投保工程一切險。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建筑師、結構;工程師等設計、咨詢專業人均要購買專業責任險,對由于他們的設計失誤或工作疏忽給業主或承包商造成的損失,將由保險公司賠償。國際上工程涉及的自愿保險有以下幾種:國際貨物運輸險、境內貨物運輸險、財產險、責任險、政治風險保險、匯率保險等等。
國際上工程保險的通行做法和特點是;保險經紀人在保險業務中充當重要角色、健全的法律體系為工程保險發展提供了保障,投保人與保險商通力合作是控制意外損失的有效途徑,保險公司返賠率高且利潤率低。
目前,我國工程建設市場主要開展了建筑(安裝)工程一切險,職工意外傷害保險,一些保險公司在江浙一帶開展了個人建房工程險,開始籌備開展設計責任險。一些利用外資工程普遍地購買了不同品種的建筑工程保險。國內重大工程購買相應保險的已經比較普遍。
(2)推行擔保制度。工程擔保是指擔保人(一般為銀行、擔保公司、保險公司、其他金融機構、商業團體或個人)應工程合同一方(申請人)的要求向另一方(債權人)做出的書面承諾。工程擔保是工程風險轉移措施的又一重要手段,它能有效地保障工程建設的順利進行。許多國家政府都在法規中規定要求進行工程擔保,在標準合同中也含有關于工程擔保的條款。
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常見的工程擔保種類如下:第一,投標擔保:指投標人在投標報價之前或同時,向業主提交投標保證金(俗稱抵押金)或投標保函,保證一旦中標,則履行受標簽約承包工程。一般投標保證金額為標價的0.5-5%;第二,履約擔保:是為保障承包商履行承包合同所作的一種承諾。一旦承包商沒能履行合同義務,擔保人給予賠付,或者接收工程實施義務,而另覓經業主同意的其他承包商負責繼續履行承包合同義務。這是工程擔保中最重要的,也是擔保金額最大的一種工程擔保;第三,預付款擔保:要求承包商提供,為保證工程預付款用于該工程項目,不準承包商挪作他用及卷款潛逃;第四,維修擔保:是為保障維修期內出現質量缺陷時,承包商負責維修而提供的擔保,維修擔保可以單列,也可以包含在履約擔保內,有些工程采取扣留合同價款的5%作為維修保證金。
以上四種擔保是在工業發達國家和地區常見的工程擔保種類,除此之外還有以下幾種:反擔保、付款擔保、業主無能為力擔保、分包擔保、臨時進口物資稅收擔保、完工擔保、差額擔保、施工執照擔保等。
3.通過分包合同向分包商轉移風險。非保險型轉嫁方式是指項目組將風險可能導致的損失通過合同的形式轉嫁給另一方,其主要形式有租賃合同、保證合同、委托合同、分包合同等。通過轉嫁方式處置風險,風險本身并沒有減少,只是風險承擔者發生了變化。
三、小結
風險轉移和風險回避兩者都是試圖減輕項目風險及其可能的損失,但回避風險是不需要任何人承擔風險后果,而風險轉移是將項目風險轉移到第三方。外包是一種很好的風險轉移策略。
參考文獻:
1.沈建明.項目風險管理[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
2.田利民.建設項目工程變更索賠的風險管理[J].中外建筑,2004(4)
3.馬守才.論建設工程中的索賠管理[J].蘭州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1)
4.黃鶯.工程項目索賠及索賠風險的應用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5.陳惠新,程仕標,張臻.建設工程風險管理與工程保險[J].中國工程咨詢,2006(1)
6.張樹功.對推行工程保險制度問題的思考[J].甘肅金融,2004(3)
7.姚麗萍,盛克蘇.推行工程保證擔保制度完善建設市場運行機制[J].武漢工業學院學報,2005
(作者單位:安徽大學 安徽合肥 230601)(責編: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