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陽市委黨校為了深入貫徹落實十七大提出的“扎實抓好黨員隊伍建設這一基礎工程,堅持不懈地提高黨員素質”等一系列的黨建新理論,提出了“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同學共建、協調發展”的黨建工作新理念,努力發揮黨校理論優勢,充分發揮黨校理論宣講主陣地、主渠道的作用,以理論宣講為重點,全力構造黨建工作的新格局。
一、把握導向,夯實理論宣講基礎
強調“學術無禁區,講壇有紀律”的理論宣講導向,要求黨校每個教師在理論宣講時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導向,必須與黨中央的要求保持一致。為此,他們堅持“一周一講”。利用每周的學習時間進行實戰練兵,安排專兼職教師在黨校內部進行有關十七大精神的試講,并且組織全體專兼職教師進行課后評議,達到既檢驗了老師的上課水平,又提高教學能力的目的。堅持“一月一學”。每個月都組織專兼職老師學習與十七大有關的理論知識,交流與探討教學經驗、教學技巧,通過學習交流,既防止教師知識老化、思想僵化、學術退化現象出現,又達到理論水平提高的目的。堅持“一季一考”。每個季度安排一次考試,考試內容為與學習宣講十七大精神有關的內容、信息,以及最新理論動態,在全校營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大力提升黨校教師的認知力、理解力和融會貫通能力。同時,他們還大力推動“調研促宣講”的教學活動。組織了四個調研小組,積極主動地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了解本地社情、民情,跟蹤本地發展動態,知曉本地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經過深入調研,使黨校教師積累了感性認識,形成了調研文章,豐富了教學內容,做到了用本地的實踐經驗與成果來印證十七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從而達到了學以致用、以用促學,把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認識統一到黨的十七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實現黨的十七大確定的各項工作要求上來的宣講目的。
二、分類施教,引領全面學習高潮
十七大提出,“繼續大規模培訓干部,充分發揮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作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質?!钡り柺形h校以此作為開展黨建工作的重要指導思想,將推動全市學習十七大高潮,提高認識水平,作為黨校黨建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一是做到“主動服務”。在十七會議結束之后,及時在《丹陽日報》刊登黨校教師理論宣講專題;定期編制《學習與思考》,刊登黨校教師學習十七大的認識體會;派出教師到基層組織為黨員進行培訓,宣講黨的新理論、新觀點,提高基層黨員的政治理論水平。截至5月底,黨校教師對全市理論輔導已經達到了54場次,十七大宣講輔導人員已經超過一萬人次。二是做到“分類施教”。針對基層組織的特點制定不同的教學內容。他們為加強基層社區“四個文明”建設,在培訓課程中增加了文明禮儀內容,提升了基層黨員及群眾的文明素養;在基層村組,結合十七大報告中新農村建設要求,以及市委、市政府及當地鎮政府的中心工作,重點增加了新農村建設的內容;他們還針對溫州商會是新成立的“二新組織”,成員中企業較多,開展黨建工作經驗不足,黨建工作存在的“認識瓶頸、體制瓶頸、人才瓶頸”問題,提出了“以黨建促發展”的黨建工作指導思想,發揮黨校在企業管理方面的人才優勢,著重增加了科學發展觀的宣講內容,幫助企業提升了企業管理能力。這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不僅受到了基層組織的普遍好評,也豐富了黨建工作內容,增強了基層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的熱情,推動了基層單位學習十七大精神的高潮。
三、結對互幫,凸現黨校理論優勢
十七大對基層黨員提出的新要求是“拓寬黨員服務群眾渠道,構建黨員聯系和服務群眾工作體系,健全讓黨員經常受教育、永葆先進性長效機制,使黨員真正成為牢記宗旨、心系群眾的先進分子”。丹陽市委黨校將這一要求落實在黨員結對互幫上,凸現在理論宣講優勢發揮上。他們選擇了司徒鎮甸田茶場和溫州商會作為結對互幫活動試點單位,通過結對,定期派出教師到基層走訪、了解情況、開展調研,針對基層組織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指導。在調研的過程中,他們遇到甸田茶場在推行土地流轉的過程中出現的基層群眾對土地流轉政策不理解、不支持的現象,于是就派出教師就新農村建設中土地流轉相關政策,對基層群眾進行宣講,從而使該村800畝土地流轉工作得以順利進行。面對當前勞動力緊張、人民幣匯率不斷升值、國際競爭環境日趨惡劣的狀況,他們在基層企業結合黨建工作,開展了加強企業科學發展的理論宣講,提高了基層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了應對困難局面的能力。■
(作者系丹陽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