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醫藥上市公司業績繼續趨好
長城證券最新醫藥行業報告稱,截至目前,已有18家醫藥企業公布2008年三季度業績大幅預增。其主要原因分為兩類:一類是產品銷售快速放量;另一類是產品價格上漲。
三季度醫藥企業經營的良好狀況仍將持續,但長期來看,依賴產品銷售拓展帶來的業績增長更具有持續性,而原料藥等前期瘋狂漲價品種,后續受到石油價格回落等影響,2009年業績必然面臨增速回落。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藥品外采中國受歡迎程度最高
據普華永道公布的一個報告預測,中國的原料藥及藥物有效成分出口額預計將從2007年的56.3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99億美元,而印度將從2007年的17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27.6億美元。
中國出口的這些產品主要包括抗生素、維生素、氨基酸和有機酸,主要市場包括歐盟、美國、印度和日本。在成品藥出口方面,印度將繼續領先,出口額預計從2007年的48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64億美元;中國則從2007年的7億美元增長到2010年的18.8億美元。據預測,在國際采購市場上,綜合成本、市場機會和風險因素等指標,在藥品外采受歡迎程度方面中國列第一,印度列第二,韓國列第三。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國藥控股有限公司正式重組寧夏醫藥商業集團
近日,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下屬的國藥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與寧夏醫藥商業(集團)公司簽訂重組協議,這是寧夏回族自治區推動國有資本進一步向優勢行業和優勢產業集中的又一重大舉措。
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管理的大型中央企業,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集藥品和醫療器械經營、生產、投資等為一體的醫藥企業集團。國藥控股有限公司作為中國醫藥集團總公司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經營規模、贏利能力、管理水平等均處于國內領先地位,銷售網絡覆蓋全國200多個城市。寧夏醫藥商業(集團)公司作為寧夏自治區最大的醫藥流通企業,是全區醫藥流通服務的主渠道。
據了解,寧夏近年來加大了地方企業與中央企業的重組力度,目前已有寧夏煤業集團公司、建材集團公司等12戶大型地方國企與中國神華集團公司、中國中材集團公司等中央企業實現了戰略重組,培育了一批具有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有效調整和優化了地方經濟結構。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國內最大流感疫苗生產基地將在深圳建成
全球最大流感疫苗生產企業法國賽諾菲巴斯德公司總裁畢懷恩近日表示,該公司在華投資興建的現代化疫苗生產基地一期工程已經完工。預計到2012年全部建成投產時,該基地可實現年產2500萬劑疫苗的生產能力,從而成為中國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
2007年,中法簽署協議由賽諾菲巴斯德公司在深圳投資9 400萬美元興建一座現代化疫苗生產基地,用于生產季節性流感疫苗。
“這里生產的流感疫苗將主要投向中國市場,并可以根據中國市場的需求隨時將產能再提高一倍,達到年產5000萬劑。”畢懷恩說,“一旦發生全球流感大流行,這個基地可以為中國備戰流感大流行作出貢獻。”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受經濟衰退影響美國人減少醫療支出
美國最大藥店之一沃爾格林(Walgreens)的首席執行官杰夫#8226; 瑞恩(JeffRein)日前指出,美國國內開出的處方數量增長在放緩。“我們認為,最大的影響是舉步維艱的經濟。”瑞恩先生表示。他指出了一份由全國保險監理專員協會(NationalAssociationofInsuranceCommissioners)于2008年7月份所做的調查,調查發現22%的美國人減少了看醫生的次數以節省用錢,還有11%的人減少了用藥。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首家數字化管理血液凈化中心在上海建立
經過大規模的設備更新和人員培訓,我國首家數字化管理血液凈化中心近日在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成立。
在中心內利用全球領先的血液透析實時監控系統和患者數據處理及管理系統,醫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開具電子醫囑,對患者血透期間發生的任何情況進行監控,并保存所有相關數據,從而避免了國內目前普遍采用的人工定時查看可能導致遺漏等不足,便于醫務人員進行回顧和分析研究,盡可能地保證醫療質量和治療安全性,提高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實現對每一位血透患者的長期管理。
該中心依托國家重點建設學科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腎臟病科,歷時半年籌備建設,投入500多萬元,目前設有55張病床,能接待200多位患者進行治療。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樟樹第39屆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凸顯國際化特征
為期3天的樟樹第39屆全國藥材藥品交易會近日在中國藥都樟樹開幕。此前已成功舉辦了38屆的樟樹藥交會今年更加凸顯國際化特征,會場上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與會代表為千年藥都平添了一道亮麗風景,該交易會正由區域性展會向國際性展會邁進。
伴隨著樟樹街頭撲鼻的藥香,記者來到交易會現場。此次藥交會實際到會廠商6700余家,比上屆增加了12%,開幕當天的參會代表超過6萬人,較上屆增加8%,開幕當天的成交額近12億元。
在來來往往的人群中,記者注意到有一些不同膚色的客商。據介紹,同往屆相比,本屆樟樹藥交會的國際化特征凸顯,境外的參會客商人數超過往屆,大會特別邀請了歐洲、非洲等一批境外中藥材采購商、藥企參展,尤其在2005年樟樹市與韓國“藥都”堤川市建立了友好城市關系之后,他們每年都派高級別的政府代表團參會交流。
記者還注意到,除了在專業交易會現場,藥交會期間的系列活動,如各類研討會、展示會上,也有一些不同膚色、不同語言的與會代表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在首屆“中國藥都國際藥膳養生文化旅游節”上,來自韓國藥膳文化協會、湖原大學校、高麗專門學校和臺灣餐旅文化協會、美國食品設計家協會的上百名藥膳大師和選手的精彩表演獲得了現場觀眾的滿堂喝彩。
而與此同時在另一場地舉行的“創新中醫藥產業發展論壇”上也不乏境外客商、專家的身影。據樟樹市衛生局局長楊小根介紹,創新中醫藥產業發展論壇已連續舉辦了11屆,已成為樟交會的一個品牌,本次論壇邀請了香港賽馬會中藥研究院專家、日本富山醫藥大學藥學博士等一批海內外知名學者前來舉行講座。
與會的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評價說,中藥產業正成為國際產業發展的新熱點,是21世紀世界醫藥事業發展的趨勢之一。樟交會常辦常新,已發展成為海內外中醫藥界交流與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樟樹藥業始于漢晉,盛于明清,至清代有“南北川廣藥材總匯”之稱,享有“藥不到樟樹不齊,藥不過樟樹不靈”的美譽。建國之初,樟樹被國家確定為全國十大中藥材市場之一、全國三大藥交會主辦地之一。自1958年首次舉辦以來,樟交會歷時半個世紀,為我國醫藥產業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近年來,樟樹醫藥產業發展迅猛,全市醫藥企業達78家之多。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復旦學子榮獲復星醫藥獎學金
2008年10月14日,在復旦大學光華樓舉行了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復星醫藥獎學金頒獎典禮。在頒獎儀式上,共計有14名學生分別獲得一、二等獎。
復星醫藥集團總裁陳啟宇、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書記葉敬仲出席了頒獎儀式。 葉敬仲書記在致辭中表示,感謝復星醫藥集團為復旦大學的教育事業給予的支持。他希望在座各位同學不要把獎學金僅僅看成是物質層面的,還要看到獎學金蘊含的復星的文化和精神,要看到復星人對社會、對母校的貢獻和回報。他并殷切希望各位同學在今后成功后也能夠像復星人一樣,用自己的智慧、奉獻、財富回報社會、母校和祖國,多做貢獻、多做善事。
復星醫藥集團陳啟宇隨后作了題為“修人力之身方能立企業之業”的演講。在向在座同學大致介紹了復星集團的發展歷史、發展模式之后,陳啟宇向大家介紹了復星醫藥的核心價值觀,即“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他說,復星醫藥就是要通過不斷的發展,最終達到 “助天下”——回饋社會的目的。陳啟宇還通過復星醫藥16年的人才發展歷程揭示了復星醫藥的人才觀,即以發展來吸引人,以事業來凝聚人,以工作來培養人,以業績來考核人。他表示,今后復星醫藥要靠系統培養和人才引進并舉來實施人才戰略,并歡迎在座各位同學在今后有機會能夠進入復星醫藥,為復星醫藥的發展作貢獻。
會后,復星醫藥集團人力副總監豐金勇針對部分同學在復星醫藥招聘方面的一些疑問進行了解答并做了互動交流。
2006年9月23日,在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建院20周年暨生物系成立80周年之際,復星醫藥集團向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捐贈人民幣100萬元,用于設立“復星醫藥獎教金和獎學金”。 獎教金用于青年教師科研創新獎勵,獎學金主要用于獎勵家庭貧困的一、二年級優秀學子;獲獎學生將有機會在復星醫藥參加半年到一年的工作實習,有優先錄用的機會;而獲獎教師將被授予“復星醫藥生命科學特聘教授”的稱號。
(來源:復星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