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斯坦福大學將建全美最大干細胞研究中心
美國商業新聞社創始人洛里#8226;羅基近日宣布,他將向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捐資7 500萬美元,以幫助其建立全美最大的干細胞研究中心。
羅基在一項聲明中說,“干細胞將和導致硅谷誕生的硅片一樣重要,它將為延長人們生命和改善生活質量帶來全新的醫療方式。”
除了羅基的捐款外,斯坦福大學醫學院還將獲得加州再生醫療研究所提供的4 360萬美元的撥款。該學院稱,它將利用這些款項建造一幢面積20萬平方英尺,可供350名科學家工作的干細胞研究中心,該中心將于2008年10月27日動工,2010年竣工。該中心建成后將成為全美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干細胞研究中心。
2004年,美國加州通過法案,允許州政府在未來10年內,以發行公債的方式,為干細胞研究提供3億美元的經費,以盡快研發治療艾滋病、帕金森氏綜合征和老年癡呆癥等疑難疾病的藥品。
但加州此舉與布什政府的政策背道而馳。2001年,布什總統以取得干細胞會破壞人類胚胎為理由,限制聯邦政府在胚胎干細胞方面的研究經費,規定不得進一步摧毀人類胚胎以獲取新的干細胞。
干細胞長久以來被認定具有分化更新、生殖及再生的能力。因此,如果能將干細胞分離并使它們向特定的方向分化,未來就可以用健康的組織細胞取代病人體內損壞了的組織細胞,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雖然干細胞在生化和醫療上的潛力無窮,但是細胞來源的取得卻引發道德倫理上的爭議。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八成乙肝患者治療方法不當
保肝、降酶一直是很多慢性乙肝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日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名譽主任委員莊輝在接受記者專訪時提醒乙肝患者,保肝藥、降酶藥雖然可以使轉氨酶降下來,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治好肝病。慢性乙肝患者一定要到正規醫療機構接受乙肝抗病毒治療,切不可舍本求末,貽誤病情。
莊輝說,目前,我國接受正規抗病毒治療的慢性乙肝患者只有19%。對于多數仍以吃保肝藥、降酶藥為主的患者而言,應轉變治療觀念,只要有適應證,且條件允許,就應進行規范的抗病毒治療。
據莊輝介紹,慢性乙肝治療主要包括抗病毒、免疫調節、抗炎保肝、抗纖維化和對癥治療等。其中,抗病毒治療是關鍵,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還能減少轉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目前,我國已有兩種干擾素和4種抗病毒藥物能夠有效治療乙肝。其中,4種經國家批準的治療乙肝的抗病毒藥物可以口服,副作用相對較小,患者需要長期服用。經過藥物治療,一部分患者可臨床治愈。
他同時強調,在乙肝治療過程中,患者應一方面進行抗病毒治療,一方面提高機體免疫力,把病毒從機體清除出去。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
專家呼吁重視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及預防
現在的醫療是高科技、高投入、高風險,然而人要保持健康可以很簡單、很節約、很容易,那就是積極的預防。
以心臟病為例,我國26%的人存在心血管病高危風險,每年死于心血管病的人數為250萬至300萬,每年心血管疾病花費約為3 098億元。可見,我國承受著巨大的心血管病治療負擔,仍然挽不回眾多患者的寶貴生命。
但是,如果了解心血管病的危險因素并采取積極的預防措施,結果就會不一樣。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在控制吸煙、不合理膳食和缺乏體力活動等危險因素后,約80%的心血管病、糖尿病和40%的腫瘤可以預防。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臟中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心血管內科醫師分會會長胡大一說,研究表明,10個心肌梗死患者有9個可以被檢測、控制和改變,6個心肌梗死患者5個可被預防。
“鞏固健康不能僅靠導管,導管永遠打不贏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還要預防。”胡大一疾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心血管疾病和慢性疾病的源頭,保障健康必須從源頭治理,從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做起。
胡大一介紹,現代不健康生活方式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能量攝入過多和結構不合理,吃肉、蛋多,吃蔬菜、水果少;二是運動少,不鍛煉;三是精神壓力過重;四是吸煙。這些不健康生活方式容易導致肥胖、高血壓、糖尿病或者血脂異常,而這些對于心血管病人來說都是危險因素。
據了解,我國現有高血壓患者1.6億余人,糖尿病患者有4 000萬左右,吸煙及被動吸煙人數約9億。這表明我國心腦血管疾病的防治形勢不容樂觀。
為了提高公眾對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的認識,并促進患者采取各種預防措施,2008年世界心臟日將主題定為“了解您的危險”。
配合2008年的主題,胡大一教授在世界心臟日前夕向記者推薦了一個“健康手機號碼”,這個號碼是14065430268,“140”指血壓控制在140以下,“6”指血糖控制在6個單位,“543”指的是總膽固醇,一般人降到5個單位以下,有糖尿病或者有冠心病的人降到4個單位以下,兼有冠心病和糖尿病的人降到3個單位以下,“0”指完全戒煙,“268”指的是腰圍,男性控制在2.8尺以內,女性在2.6尺以內。
“記住這個‘健康手機號碼’,大家就能比較簡單地判斷自己的危險因素。”胡大一說,知道了自己存在心血管病高危風險,公眾就應積極采取措施預防,在控制體重、合理飲食、戒煙的基礎上,還應適當服用一些藥物。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老年心內科主任李小鷹介紹說,服用阿司匹林是預防心血管病的重要措施。研究表明,對于心血管病患者,長期小劑量服用阿司匹林可以使冠心病事件減少1/3,所有的心血管病患者死亡減少1/6;對于有其他危險因素的人群,心血管事件總的發生率可以降低15%,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總的風險可以降低23%。
她說,長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最佳劑量為每天75至150 mg,長期預防性應用100 mg就足夠了。在劑型方面,精確腸溶劑型更好,因為它在腸內釋放,不會引起明顯的胃腸道副作用。
(來源:新華社上海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