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而言養老還是個很模糊的概念,總覺得很遙遠。也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的將來會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年輕時衣食無憂足夠了,也不奢求什么大富大貴,更沒有考慮過老年時的生活問題。養老似乎總是被放在最后面考慮的,甚至根本無暇顧及。而事實呢?
現實狀況令我深思
在目前的城市社會保障體系中,退休后每月能夠領取的養老金主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社會平均工資(指退休者戶口所在地)的20%,另一部分是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的1/120。其中社會平均工資部分大家都是相同的,差異主要在個人養老金賬戶余額。對于那些在職時收入遠遠高出社會平均收入的人來說,養老金收入與在職工資收入的落差將會更大。除了年老后的生存問題,老年人的醫療也是很重要的一大筆開支。根據現行的醫療保險制度,目前40歲人退休后,每年可以獲得相當于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的醫保資金。如果是看急診,在用完個人醫保賬戶資金后,要自付相當于上一年社會平均工資5%的費用,剩余部分再由醫保資金支付,支付的比例為一級醫院70%、二級醫院65%、三級醫院60%。如果是住院,則要先承擔相當于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8%的費用,然后由醫保承擔85%的住院費用,最高支付限額為上一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4倍,超過最高限額的醫保基金承擔80%。
嘗試規劃養老
深深的感觸,讓我從現在開始就要為將來做好人生規劃。按照《大眾理財顧問》推薦的理財專家的建議,結合市場情況、自己的收入、風險承受能力等一系列實際情況,我為自己制定了一系列投資和保險計劃。
在基金方面,我為養老選擇了匯豐晉信2026生命周期基金,主要看中該基金強調投資風險隨年齡增長逐步降低的需求,每5年一次降低股票倉位并提高債券的配置,使基金向更穩健的類型過渡。它的第一只生命周期基金2016基金成功運作的經驗也給了我很大的信心。然后買了華夏紅利作了基金定投,并在大跌中始終在堅持,希望通過20~30年的定期定投,可以為子女的教育和自己養老攢下一筆可觀財富。在保險方面,我選擇了太平洋人壽保險公司的太平盛世長壽養老A保險,每年保費為5364元,繳費期為20年,在60歲時每年領取12000元養老金,領取至終生,這樣可以使我避免利率風險,同時合法規避利息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