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青年旦角演員,我在近些年來的演出實踐中深切地體驗到,觀眾的審美意識提高了。
隨著近年來民營劇團的增多,出現了廣大戲曲觀眾審美需求的提高與戲劇藝術質量下降之間的矛盾。我親眼看到同樣是演出曲劇《陳三兩》《淚灑相思地》《卷席筒》《寇準背靴》《屠夫狀元》,有的劇團演出時觀眾趨之若鶩,不惜奔跑幾里、十幾里追著臺子去看戲。有些觀眾盡管對所演的劇情、唱詞嫻熟于心,但還要一遍又一遍地追著臺子看,有時遲到一刻,少看一場就覺得可惜。而有的劇團在演出之前盡管大張旗鼓地廣而告之,卻少有人問津!所以要使群眾對所演出的戲曲喜聞樂見,并贏得觀眾的喝彩,必須把戲演好。要演好一臺戲,除有高水平的伴奏、化妝服飾等方面的配合,最關鍵的是必須有唱、念、做、打“四功”扎實和手、眼、身、法、步“五法”過硬的優秀演員。演員不僅應該“四功”“五法”入“戶”到家,還必須具備崇高的職業道德?!耙慌_無二戲”,紅花還得綠葉襯,演好一臺戲,主角當然重要,配角也必須旗鼓相當,配得花團錦簇。
做為一名青年演員,無論是領銜飾演主角,還是當配角,跑龍套,都要一絲不茍地力求達到真切、新穎、深刻、完美。每次演出中哪怕出現一點瑕疵、一絲紕漏都覺得愧對觀眾。行家里頭都知道,“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能功等戲,不能戲等功”。為了把戲演好、演精、演美,我牢記古訓,冬練三九,夏練三伏,不惜汗灑演練場。要演好戲,唱為“四功”之首,我一年四季堅持喊嗓、吊嗓,從不間斷,凡是我要唱的唱段,一定要練得字正腔圓、伶俐清晰,富有穿透力,直至唱出自己的風格,唱出自己的特色。根據不同劇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性格,唱出人物的情感,唱出人物個性。“千斤念白四兩唱”,這句話的本意是強調念白的重要性,它告誡演員不要輕視念白的作用。我練念白,一是練口勁,使唇、齒、舌、顎靈活自如;二練咬字,把字頭、字腹、字尾清清楚楚地送出口,讓每字、每詞、每句響亮而飽滿,一直練得觀眾近聽不刺耳,遠聽不含混;三是練音樂性和節奏感,快、慢、緩、急,抑、揚、頓、挫,要練得有層有次,有條有理,給觀眾以美的享受?!八墓Α敝械摹白觥笔撬茉煨蜗蟆⒖坍嬋宋锏闹匾侄?。古裝戲中的虛擬化表演之所以能不靠舞臺上的實景就能把劇情傳達給觀眾,并把人物刻畫得活靈活現、逼真可信,主要靠“做”的功夫。演員在舞臺上的舉手抬足、上車下馬、捋須甩袖、開門進院、穿針引線、搖櫓劃船、撒網撲魚、燒火做飯等等,一招一式都要逼真地再現生活的真實。尤其演現代戲,演員的“做”能否既像現實的生活,又要美于現實生活,這是檢驗演員“做”功的尺度。據我所知,戲劇界的不少青年演員在“做”功的演練上怕吃苦,常常是照搬原始生活中的說說笑笑,打打鬧鬧,比比劃劃,蹦蹦跳跳,缺少節奏、缺乏神韻,索然無味。我對“做”功的練習,沒有進行一般地模仿,而是刻苦地“提煉、磨煉和錘煉”,哪怕是一個細小的動作,也要練得形似而神像,并賦于動作韻味和美感。曲劇在河南省地方戲曲劇種中的影響非常大,但由于多種主客觀原因,現存劇目少、導演欠缺,尤其演員尚有差距?!八墓Α敝械摹按颉惫?,佼佼者更是鳳毛麟角。我常想,要振興曲劇,做一名優秀的曲劇演員,唱、念、做固然重要,“打”的功夫也必須練得精熟。當然練“打”苦、練“打”累、練“打”難,但再苦、再累、再難也要練。不僅練出“打”的嚴密、連貫,既狠、又準,還要使手、眼、身、法、步協調一致,給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
博采眾長,海納百川是所有戲曲藝術名家們的成長和成熟之道。戲劇大師梅蘭芳、豫劇皇后常香玉、越調皇后申鳳梅、曲劇皇后張新芳等等都是立足她(他)們所從事的劇種,悉心吸收其他姊妹劇種的長處,出神入化地把別人的優點融為己有、為我所用而成了一代大師。我自己常想,現在的青年演員太幸運了,一不像前輩老藝人學藝時那樣生活艱辛;我們現在的青年演員生活在和諧美滿的社會里,學藝條件、從師渠道既多又廣,各級各類學校、長期短期的培訓場所遍布全國各地,教材豐富、名師如林,又有現代化的傳媒手段,遠隔萬里的名師、名段都可以足不出門就能在屏幕上看到,從收錄機中聽到,若有疑難問題,還可以通過電話更直接地咨詢。雖然戲曲仍處于低谷,與從前的老藝人們相比較,捫心自問,我們年青的演員有什么理由不去博采百家之長、廣吸百花之蕊,然后融會貫通,為廣大觀眾釀出獨具風味的曲劇藝術之蜜呢?我在從藝的道路上之所以能取得一些成績,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不厭其煩地“溫故”,反復錘煉已經掌握的技藝,使之精益求精;二是博采眾長而創新,不僅刻苦潛心地學習各派曲劇名家“四功”“五法”的優點長處,還要虛心專注地分析、研究、理解、吸取豫劇名家、越調大師以及其他劇種的佼佼者如何把技與藝、情與理、形與神、真與美和諧地統一起來塑造舞臺形象,學習他們如何把戲唱響、唱亮、唱甜、唱美,用心唱,唱動人心。學習他(她)們如何巧妙科學地發音、咬字、噴口、行腔,把白念得輕松自如、快慢有序、抑揚頓挫、有韻有神……
(作者單位:河南省許昌市曲劇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