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析了循環經濟的內涵和逆向物流的本質,闡述了循環經濟體系下開展逆向物流管理的三種策略。
[關鍵詞] 循環經濟 逆向物流 和諧發展 3R原則
物流是循環經濟系統中的重要內容,循環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對物流的管理;而逆向物流是循環經濟實現的重要環節,循環經濟的循環過程離不開逆向物流。
一、循環經濟的內涵
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一詞是物質閉環流動性(closing materials cycle)經濟的簡稱,是相對于傳統經濟而言的。傳統經濟是“資源→產品→廢棄物→污染物”的單向流動的線性開環經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資源消耗大,對生態環境污染嚴重。循環經濟是模仿自然生態系統,并按照其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規律建構循環式經濟系統,從而使經濟系統和諧地納入自然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過程,在環境方面表現為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具體表現為:按照自然生態系統中物質循環共生的原理,通過廢棄物交換和再利用將不同企業或產業群聯系在一起,形成“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產品”閉環的循環式經濟,使資源在經濟循環中合理、高效和持久的利用,使生產和消費過程中投入的自然資源最少,將人類活動對環境的排放或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從根本上解決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矛盾,實現了經濟系統、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的和諧循環。
循環經濟的核心內容是在3R(減量化或減物質化(reduce)、再利用或反復利用原則(reuse)、資源化或再生利用原則(recycle))原則的指導下的物質循環,它包括三個層面的循環:小循環、中循環、大循環,而實現這三個層面的循環都離不開逆向物流。
二、逆向物流的本質
完整的物流系統應包括正向物流與逆向物流,它們組成一個完整的物流循環系統。通常所說的物流主要指正向物流,正向物流是從供應商到消費者的商品及相關信息的流動,是物流的主要流向;逆向物流是指為了重新獲取產品的使用價值或正確處置廢棄產品,而對原材料、半成品庫存、制成品及相關信息從下游企業或消費者返回到上游生產商或供應商進行計劃、管理和控制的過程。
逆向物流的本質在于通過對不合格產品或包裝物等廢棄物的回收、處理和再生循環等,重新獲得其使用價值,使產品、產品運輸容器、包裝材料以及相關物流信息,從最終客戶端開始,沿著供應鏈從下游向上游反向流動的過程,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實現人類與自然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循環經濟下的物質和能量流動方式是閉環形式。在現實生產、生活中,傳統的物品僅僅正向的流動方式顯然無法達到物質、能量閉環流動要求,這就要求人們積極開展逆向物流。
三、循環經濟環境下開展逆向物流管理
1.樹立循環經濟發展理念,將逆向物流作為展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逆向物流的本質在于對廢棄資源進行回收、處置,以重新獲取它們的使用價值,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而循環經濟也是將清潔生產、資源循環利用、生態設計和可持續發展等融為一體來實現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從中可以看出逆向物流和循環經濟所涉及的領域在很大一部分中是重合的。因此,在循環經濟領域中發展逆向物流實際上也是發展循環經濟的重要內容。因此,政府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時要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逆向物流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將逆向物流的發展納入到本地區發展循環經濟的規劃中,同時制訂適當的優惠政策,鼓勵逆向物流的發展。
2.積極推進企業逆向物流相關技術創新
一直以來,我國的經濟發展模式主要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忽視資源的循環利用,廢棄物的回收、處置和資源化的技術比較落后,逆向物流的成本高,再生資源的利用率低,許多廢棄物因技術因素無法回收和處理就直接流入生態和社會系統中,加劇環境的污染。因此,技術因素已成為制約逆向物流發展的瓶頸。
目前,在我國大力倡導自主創新時,應加大逆向物流領域相關技術的研發力度,首先,應鼓勵企業改進產品設計,提高產品質量,實現綠色制造,把好逆向物流的入口關;其次,由于產品的回流是不可避免的,政府應鼓勵企業為處理回流產品做好預案,在產品的設計之初就應考慮如何使得回流產品后續處理簡單易行,便于產品的翻新、再制造和原料的回收利用;再次,應重點組織對延長生產鏈和相關產業鏈的連接技術、回收和再利用等技術的研發,提高逆向物流的處理效率,降低逆向物流成本,減少環境的污染。
3.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網,加強信息共享
我國的逆向物流發展時間不長,許多企業不太重視逆向物流的管理,缺少統一、有效的逆向物流網絡信息系統,整個社會的逆向物流市場網絡沒有形成,造成信息不暢,市場調節的盲目性大。企業不能全面、及時了解逆向物流市場信息在發展逆向物流時只能接受市場的自發性調節,逆向物流成本高,從而降低企業從事逆向物流的積極性。因此,從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角度出發,整合現有信息資源網絡,建立一個全國性的逆向物流信息網絡,搭建企業與產業、社會、個人之間良性溝通平臺。通過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網絡,廢棄物的產生者和需求者能共享信息資源,使循環經濟的企業層次的小循環、企業間的中循環、企業和社會大循環三個層面的循環有機協同起來,形成循環經濟物流領域的全社會統一大市場,從而實現逆向物流的經濟效益、規模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結束語
隨著物流業的迅速發展,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傳統線性經濟發展模式已難以為繼, 循環經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經濟發展模式,而逆向物流作為循環經濟的關鍵環節,是實現循環經濟的重要保證。因此,在提倡發展循環經濟時,應把逆向物流的發展納入循環經濟的發展規劃中,加大逆向物流相關技術創新,建立逆向物流信息網,來促進循環經濟快速、健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坤:循環經濟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3
[2]王西兵:循環經濟模式下構建企業逆向物流的思考[J].上海企業,2006(2)
[3]高志雅:循環經濟體系下的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電力標準化與技術經濟,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