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眾多要素構成的復雜市場環境使傳統的商業企業管理遇到挑戰。混沌理論研究的復雜系統的特點與市場環境復雜性具有一致性,混沌理論對商業企業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模式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本文力圖用混沌理論詮釋商業系統運行規律,提出改變傳統的、機械的商業理念,放棄用預測和計劃來確定未來,在混沌的市場中交流和創新。
[關鍵詞] 混沌 商業企業 管理創新
一、混沌理論對復雜系統運行規律的詮釋
1.混沌理論強調系統的整體性
系統整體不再是其各子系統性質的簡單相加,其功能將是系統內元素之間的自組織相互作用突變的結果, 系統整體表現出來的性質不再等于部分之和,因此,只能從總體上把握整個系統。
2.商業系統演化的不確定性,
混沌理論認為系統演化的規律具有確定性,但是演化的結果卻是隨機的,即系統確定性下的內在隨機性。商業企業作為具有外在隨機項的復雜經濟系統,系統的演化規則每時每刻都不確定,雖然結構是確定的,短期行為可以比較精確地預測,而長期行為卻變得不規則,初始條件的微小變化會導致系統的運行軌跡出現巨大的偏差。蝴蝶效應會在系統的發展變化中充分體現。
3.商業系統結構的分形特征
有混沌就有分形,只是混沌強調動力學過程,而分形強調幾何結構。商業企業是一個多層次結構的系統,每個層次盡管具有不同的特點,其整體與部分間卻存在著結構、功能、理念的自相似關系。
二、混沌理論對商業企業管理創新的啟示
1.商業企業管理思維方式的改變
(1)將傳統的分析性思維轉到整體性思維。對于復雜的企業的認識,我們習慣于將其分解成簡單獨立的組成部分,然后分析每個部分,再合成結果。在長期的研究實踐中,這種分析模式的局限性逐漸顯露從來,一個事物被拆分成碎片后,其中的很多重要的、只有在構成整體才會表現出來的特性消失了,因此拆分后再合成的結果就必然帶有片面性。在商業企業的市場分析中,人們常常專注顧客、買場、潮流、廣告等個體要素,但是缺乏總體的把握和直覺的判斷,由此做出的戰略規劃往往與實際情況的錯位或時間上的滯后。當收集了足夠的信息,99.99%地確定了你所做出的決策是正確的時候,決策也許已經完全過時了. 因此要求我們開發整體性的方法,不要事事總是分解、分析,而要迅速對整體市場做出直覺的判斷。直覺和預感這些一度被現代科學管理排除在外的方法,我們現在應該拿回來了。
(2)將決定性思維向非決定性思維轉移,在相當長的時間里人們都熱衷于根據掌握的規律來準確地預測未來,而實際的結果卻總是發生偏差。一個復雜的的商業系統具有混沌的特點:分析和預測都建立在對初始條件的把握上,混沌理論證明:即使初始條件值有微小的差異,混沌系統對初始條件的敏感依賴性將導致截然不同的結果,問題的關鍵是在實踐中我們不可能知道商業市場的全部細節,而這種初始條件值的微小差異不管有多小,未來都將造成人們錯誤的預測。在商業企業管理過程中,即使制定了明確的營銷戰略、也廣泛接受了專家建議、并且有精細的方案,不確定性將依然存在,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的組織溝通教授菲利普·科萊皮特說:“企業應該主動接受不確定性,因為不確定性意味著機遇”。
(3)線性思維邁向非線性思維,要調整我們的思維理念,盡量避免循規蹈矩的、機械的、邏輯的推理,創造性的管理需要的是非線性、非邏輯思維,顧客、廣告、價格、時尚等各要素對我們思維的非線性作用,會引發想象、直覺、靈感,成為管理創新的前提,引發商業管理的革命,使僵化的商業組織轉變為具有適應復雜環境變化能力的新商業組織和新的管理形式。
2.商業企業管理模式的改變
(1)倡導自組織管理的管理模式。混沌學的研究表明,系統在宏觀整體上是穩定有序的,但在微觀上存在著無窮的隨機性,具有相當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這表明了系統整體上的有序和穩定正是來自微觀上的無序和不穩定.商業企業系統在宏觀上是一個整體,要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穩定發展,就必須把作為微觀的員工個體“搞活”,要注意采用自組織的管理不是向系統下達管理者的指令,而是要營造一個自組織管理的寬松環境。商業企業的員工充滿活力和創造欲望,具有相當的自由度。怎樣才能不致引起整個商業企業的混亂呢?采用自組織的管理模式就應該致力于商業文化、企業環境的建設,使員工感受到組織內部相當寬松和諧的心理環境和文化氛圍,能把整個企業的價值觀溶合到自己的價值觀當中,而對員工的工作方式、技巧、過程等不做具體硬性的規定,給員工以自主性,釋放其活力,發揮其創造力.創造使整個商業企業到達自組織的狀態的條件。①員工對企業具有高度的認同感;②企業是開放的,能有效與外界進行人員、物質和信息交換;③良好的企業知識和信息共享機制;④商業策劃和預案是自下而上產生的;⑤針對快速變化的市場,有迅捷的市場反饋機制。具有這樣條件的企業,更有可能出現自組織。而看似無序的自組織作用,將導致系統邁向遠離平衡的狀態,最終突變為更高一級的新的商業系統。
(2)用創新取代預測和計劃。拉普拉斯的決定論認為只要給定初始條件就可以準確地預測未來。而混沌理論認為初始條件不管發生多么微小的變化都會導致系統未來的運行軌跡出現巨大的偏差。更何況在現實中我們不可能把握作為初始條件的市場的全部細節, 所以預測和實際結果之間的蝴蝶效應就成為必然.在商業企業管理中蝴蝶效應是屢見不鮮的。管理者一個銷售策劃的失誤可使商店虧損倒閉;而一則成功的廣告會使銷量成倍增長,成就一個超級企業.希望通過預測未來,用看似周密的計劃來應對變化的商業市場注定難以有好的結果。商業企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非線性理論認為開放、交流、創新是系統進化的關鍵,包括電子網絡的各種現代媒體為企業提供了一個開放環境,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促進交流和融合,人員、知識、信息在交流中融合碰撞,更容易產生新的元素,因此取代預測和計劃的最好途徑就是交流和創新,樹立新的商業理念、開拓新的銷售渠道,開發新的商品、創造新促銷模式。企業將會在不斷的創新過程中邁向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范如國:《企業制度系統的復雜性:混沌與分形》.科研管理,第23卷第4期2002年7月
[2]王洪清:《復雜性科學為企業市場營銷運作提供的幾種新范式》.消費經濟,2005年8月第21卷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