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英漢應酬語的作用和基本形式大體相同;但中西文化背景、價值觀念的差異決定這兩者在話題的出發點和具體內容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同。只有辨清二者區別,才能從根本上杜絕應酬語引起的文化沖突。
[關鍵詞] 應酬語 漢英 禁忌
對外交往中,總要說“您好”、“今天天氣真好”等應酬語來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交際氛圍,這種應酬語可使交際活動暢通并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整個交際過程的成敗。然而由于文化背景、民族心理、價值觀念的不同,不同語言的應酬語之間不同程度地存在著一些差異。就漢英應酬語而言,其作用和基本形式雖然大同小異,然而話題的出發點和內容卻有著本質的區別,如果我們不了解這種區別,就會在對外交往中造成尷尬的局面或引進誤會,因此對其進行寬泛的比較分析。
一、應酬語的基本形式和話題內容
簡單說來包括問候語;“Hi, Good Morning/ Afternoon…”;詢問語:“How are you, How do you do…”;評價語:“It is nice today, It’s very kind of you …”;祝愿語/道別語:“Have a good day, Good luck to you…”。然而,對于初次與英美人接觸的中國人講,最和諧、最保險的話題莫過于談天氣。西方人認為談話以天氣作為開場白,既有效,又不得罪人(mentioning weather can be a useful and inoffensive way of starting a conversation),當然,英美人很少只是為談天氣而談天氣,他們談天氣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打破冷場,活躍氣氛,引出話題。比如,陌生人在一起的時候,不管在火車上,還是在候機室,為了打破彼此間面面相覷的尷尬,會不約而同地談天氣,從而自然地啟動其他諸如工作、住房、愛好、旅游、新聞、娛樂等共性的話題。
二、英語應酬語的禁忌
中國人自古以來秉承尊老愛幼,關心他人的美德,但與英美人交往時,應遵循“八不問”原則,即不問年齡,工資,信仰,婚否,籍貫,疾病,衣物價格,體重等。
1.他們認為這八種關心侵犯了他們的隱私,很不禮貌。像You look pale, What’s wrong with you? (你的臉色不大好,是不是身體不舒服?)或You are so old. Why are you not married?(你的年齡都這么大了,為什么不結婚呢?)等問題一般都屬于個人隱私,會讓英美國人十分反感。再比如,You ‘d better wear more.(你最好多穿點)也會令他們不舒服。經常來華講學的美國博士(Rosemary)女士說,中國人見面有問寒問暖的習慣。假如在寒冷的天氣,許多中國人見到外國人總是說,You ‘d better wear more(你最好多穿點)。但是,美國人對此并不領情。Rosemary分析說,美國人討厭這種關心話有兩個原因:
其一,干涉了別人的私事和自由。在美國,穿衣戴帽,穿多穿少,旁人不得干預。他們認為自己不傻不呆,用不著別人指點,提醒她,只有母親才提醒孩子穿多穿少。一個女士即使在數九寒天,穿著短裙絲襪,也不樂意接受別人強加的關心和好意。美國人崇尚“愛我就別理我”。
其二,錯用了詞組had better。英語had better并不是漢語里所說的“最好”,即had better≠最好。had better實際上暗含一種威脅(threat),即你最好這樣辦,否則就有什么后果。就是說bad better 雖然字面意思譯為“最好、還是…好”,但后面的話沒說完,省略了轉折句otherwise(or)…(否則,要不然…) ,had better顯得粗魯。
2.當我們與英美人道別時千萬不要說“please walk well(您走好);Please walk slowly(您慢點走);Be careful on the road(路上小心); Have a slow ride(騎車慢點)”等標準的中式道別應酬英語,英美人聽了感到刺耳,這些話無法理解。他們認為你是在命令他人,同時也是在懷疑他人的生活能力,把別人當作小孩子看。時間寶貴,我又沒上年紀,為什么非要按你說的速度走路呢?為什么不能快走、快騎呢?實際上,“慢走”是中國人分別時的一種道別語,可以譯成Good-bye;“走路小心”可譯成 “Take care/Mind your step”.
3.對英美人不要隨便說“耽誤你的時間了”(Sorry to have taken up your time)。漢語里“耽誤您時間了”、“浪費你寶貴時間了”是中國人日常會話中比較流行的應酬語,它的真實意圖是對別人騰出的時間表示感謝。但若將漢語應酬語直譯,“耽誤您時間了”譯成 “Sorry to have taken up your time.”;將“浪費你寶貴時間了”譯成“Sorry to have wasted your precious time.”英美人肯定無法接受, 也無法理解。
英美人認為,難道你到我家玩或我幫你的忙,你就沒有樂趣或收獲嗎?如果客人應主人邀請或經過雙方預約,客人來訪就根本談不上耽誤時間、浪費時間。如果客人沒有與主人預約就來訪,就可以說是一種打擾、占用或浪費主人的時間。所以到英美人家里做客或他們幫助你后,按照英語習慣是:Thanks for your invitation/help!謝謝您的招待/幫助!I enjoy the evening much!今晚真開心!
中英文化差異決定著應酬語的話題內容和存在形式,只有充分了解雙方的文化差異,才能從根本上杜絕由于應酬語引起的不愉快和文化沖突。
參考文獻:
[1]新編英語口語實用詞典[Z].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
[2][英]埃爾希.伯奇.唐納德《現代西方禮儀》.候俊[Z].上海:上海翻譯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