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等方法,對河北省城市中學生的體育消費結構、體育消費水平、體育消費行為與動機進行比較和分析,探討河北省城市中學生的體育消費現狀。
[關鍵詞] 城市 中學生 體育消費 現狀
中學生是未來城市生活的主體,也是當前開展體育活動的主群體之一,他們的體育消費情況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未來體育消費的走向。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的抽樣采取隨機抽樣法,在河北省的11個地級市的市區中,每市隨機抽取1所中學(滄州、廊坊、唐山各2所),共14所學校,每個市抽取200名女生(初、高中各100份),共2200名在初級中學和高級中學女生中隨機抽樣。
2.研究方法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統計分析法等。共發放調查問卷2200份,收回2084份,占94.73%。其中有效問卷2060份,有效率為98.85%;初級中學為1061人,高級中學為999人;對所獲數據進行了數理統計。
二、結果與分析
1.河北省城市中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總體現狀與分析
“體育消費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體育實物消費資料和體育勞務或服務消費資料的數量,可用價值(貨幣)單位來表示。”本文通過對河北省城市中學生在體育消費金額方面的調查,從貨幣單位上體現出其目前的體育消費水平。在所有2060份有效問卷中,中學生每年平均體育消費水平為291.18元,(經區間估計,95%置信區間)其中年度體育消費金額在801元~1000元以上者為423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0.53%;601元~800元者為178人,占調查總人數的8.64%;401元~600元者為297人,占調查總人數的14.42%;201元~400元者為47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22.86%;200以下者為691人,占調查總人數的33.54。
近幾年我國人均消費有了較大發展,但總體消費水平相對還很低,最新的《中國統計年鑒-2007》中的數據顯示,我國2007年的全國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水平為8472.20元。當今美國社會在消費觀念中認為體育消費應占全部生活支出消費總額的20%左右,如果把河北省城市中學生體育消費與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們可以說,河北省城市中學生的體育消費水平總體上還是相對較低的。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可能是:一是中學生的學習任務很重,較少有余暇時間也就很少進行體育方消費了;二是河北省城市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普遍很低,除了必要的生活支出外,用于體育消費的錢相對有限;三是國家對于體育商品的宣傳力度不到位,尤其是對體育勞務方面進行消費的宣傳與外國相比差距更大。
2.河北省城市中學生體育消費結構總體現狀與分析
“體育消費結構是指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人們在體育消費過程中消費各種不同類型的體育消費資料的比例關系。”它是一定體育意識和消費層面的具體反映。本研究把體育消費分為觀賞型、實物型、參與型三種類型,將中學生可能涉及到的體育消費歸納為常見的六類,分別是:(1)體育服裝、鞋、帽;(2)體育報刊雜志、音像制品等;(3)到收費場館鍛煉門票等;(4)觀看體育比賽、表演門票等;(5)體育運動器材;(6)參加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培訓等;(7)其他(在問卷以外的有關體育的消費)。調查顯示(經區間估計,95%置信區間),體育服裝、鞋、帽類消費是河北省城市中學生體育消費的最主要內容,占所有體育消費方式總金額的54.76%~58.92%;其次是體育報刊雜志、音像制品費用,占體育消費總金額的9.31%~11.89%;到收費場館鍛煉門票費用,占消費總金額的8.95%~11.45%;觀看體育比賽、表演的門票費用,占體育消費總金額的8.37%~10.29%;購買體育運動器材費用,占體育消費總金額的4.75%~6.67%;參加體育專業知識技能培訓費用,占體育消費總金額的4.03%~5.83%;另外是本問卷以外的有關體育的消費,占體育消費總金額的1.74%~3.00%。在河北省城市中學生的消費行為中,實物型消費的比例明顯高于觀賞型消費和參與型消費比例。
3.不同性別中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結構、影響因素的差異
數據顯示,在801元~1000元以上和601元~800元水平段男生消費金額明顯高于女生,經方差分析p≤0.01,說明不同性別中學生在這兩個水平段具有高度顯著性差異。而在200元以下的比例女生要比男生高出10%左右,其他在401元~600元和201元~400元的兩項中男生和女生人數比例差異不大,但在消費的總額上男生要高于女生。可能是男女生之間各自的性別特點及體育意識的差異造成的這種結果,如余暇時間里主動參加體育活動的頻度、內容項目、時間結構上的差異等。
三、建議
1.有關部門應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加大減負力度,使中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從事參與型和觀賞型的體育消費。
2.強對中學生進行正確的消費意識教育,使其樹立起健康的消費觀念。特別是城市中學女生,讓其認識到哪些消費更有益于身心的健康發展,從而激發其體育意識的內在動力,切實保障和促使她們投入到中學生實質性體育人口的隊伍當中,不斷增加無形的勞務消費需求。
參考文獻:
[1]鐘天朗:體育經濟學概論[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1
[2]羅建英張輝:浙江省部分高校學生體育消費調查[J].體育學刊,2001,8(6):47~50
[3]叢湖平:體育統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7
[4]鮑明曉:體育產業--新的經濟增長點[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2.2
[5]顧文鈞:顧客消費心理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