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07年吉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立項項目階段性成果。
立項題目是:《“實現奮斗三年,總量翻番”目標問題研究》——旅游經濟方面
當旅游成為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旅游業的發展方向、旅游資源的利用和開發也就變得重千斤。
北國江城——吉林市,以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宜人的氣候、豐富的資源、眾多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旅游業發展做了充分的儲備。那么,怎樣充分利用吉林市現有資源,充分挖掘資源潛力,使旅游事業錦上添花呢?這是我們應考慮的問題。
一、樹品牌,創和諧,走出長遠之旅程
品牌是一個在人們心目中感知、理解和認可的集合體。知名品牌是社會的寶貴財富。可口可樂公司的一位老板說過:“即使工廠一夜之間燒光,只要品牌還在,我馬上就能恢復生產。”品牌價值由此可見一斑。
旅游業不是單純追求經濟利益的。而旅游品牌的創立是旅游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長遠規劃和主渠道。
吉林市的旅游品牌是什么呢?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就是將傳統文化與旅游業結合起來,就是讓人們在旅游中享受到文化的熏陶,在享受文化中感受旅游的快樂。這是一項雙贏的事業。
追求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是人們長久以來的夢想。在人際關系和諧,社會秩序井然,有安全感的旅游中,人的心地自然會變得開闊、高遠,心靈也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陶冶。
英國哲學家湯恩比在1970年就提出:“挽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問題,惟有中國的孔孟學說和大乘佛法。”可見,世界需要中國傳統文化理念的推廣和實踐。傳統文化的普及和復興也必會帶來人際關系的和諧、社會的長治久安,人們心情的順暢,可持續發展也就能得以平穩地實現。
吉林市的旅游業應走出自己的品牌——文化旅游。這是造福江城造福中國的有效的旅游文化事業。
新增清明、端午、中秋三個傳統節日為法定假日,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意義重大,同時也預示著傳統文化旅游前景無限。
二、順渠道,求發展,開發旅游新項目
樹品牌,求發展,要開啟可行性的渠道,大力開發文化旅游新項目,并力爭做到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為此,我們將在以下幾方面做試探性的開發和利用,以收到預期的效果。
1.古廟群的利用
吉林市歷史文化積淀深厚,儒釋道的人文資源隨處可見。吉林古廟以悠久的歷史文化,幽遠、寧靜的氛圍,精美的建筑藝術受到社會廣泛的認同。我們不僅可以利用其文物價值來為經濟建設服務,同時也可借助其幽遠、寧靜的氛圍為精神文明建設服務。
吉林文廟與曲阜孔廟、南京孔廟、北京孔廟并稱為中國四大文廟。論格局,不亞于南京文廟;論規模,僅次于曲阜文廟。是吉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廟內有孔子生平事跡展覽、圣跡石刻圖陳列、歷代衍圣公及夫人繡像展室、吉林碑林等。但其經濟價值并不高。
究其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一是社會對其文化內涵缺少深入挖掘,沒有形成一種儒家思想文化交流的良性循環體系,人們對其重視的程度不夠。我們不妨以文廟為中心,舉辦普及性質的《論語》《弟子皈》等的學習班、研討會等,讓儒家思想深入人心,形成一種趨勢。同時注意與兄弟城市間的互動學習和交流。二是開發、利用率不高,導致文廟的長期閑置。我們可以在文廟內舉辦各類書畫展,以及傳統文化學習交流的經驗展等,這不僅能豐富人們的文化生活,也可促進文化的交流,還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另外,我們也可在文廟內設置每年的高考文理科的狀元宣傳欄,這不僅對狀元學生是一種鼓舞,同時對其他學生也是一種激勵。這樣,吉林文廟的充分利用和開發必將成為旅游市場的一大亮點。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青巖鎮,走文化與旅游經濟并重發展的路子,已見成效,游客人數大增,旅游業收入實現了50%的高速增長,足見打造文化旅游品牌的必要性。
2.短途近郊游
假日制度調整后,短途近郊游必然會有所上升。吉林市的短途近郊旅游還有待開發。
(1)橋梁一日游:利用吉林市各種橋梁建筑的人文資源,舉辦短途水路或陸路的橋梁一日游。水路可沿江設置游船或游艇,游客在觀賞吉林市各式橋梁的同時,也可享受到自然風光與人文風光結合的美感。而陸路則可領略魅力城市的精美之處,一睹都市繁華的容貌,增添些許對未來的憧憬。
(2)大學一日游:吉林市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內有多所大學,如東北電力大學、北華大學等。其校園、圖書館、體育館等都是現有的資源優勢。而短途的大學一日游,不僅能帶來經濟效益,同時人們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增強尊重知識、追求文化的意識。北大、清華等重點大學都設有此項短期旅游項目,而吉林市的大學校園一日游仍是空白。
3.旅游產品的開發
吉林市與之相適應的傳統文化旅游產品還有空白需要填補,這就需要通過創意為游客開發適宜的旅游產品,來適應市場的需求。人們在旅游觀光的同時,還要留些回憶,旅游紀念品是不可少的。
首先要設計出精美的導游圖。這是最直接、最實際、最易于人們接受的,也是最具保留價值的旅游產品。如北山旅游圖、文廟旅游圖、松花湖旅游圖、吉林市旅游圖等。在各省的重要旅游區都能買到城市及旅游景點的導游圖,而吉林市在這方面難以滿足游客的需求,對游客來說的確是一種遺憾。
其次,能夠增加親情體現孝道的旅游產品也必將受到大眾的歡迎。如北山的拐杖、宣傳孝道的精美字畫、書籍、小飾物等,不僅能體現一個城市的文化氛圍,同時也可以帶來一定的經濟效益。
以挖掘傳統文化、打造文化品牌為起點,以繁榮旅游市場、促進經濟發展為目的的文化旅游,不僅能傳承文化,也會拉動經濟,無疑將成為吉林市對外展示文化底蘊的鮮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