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西方體育產業起源、發展、擴大形成了健身體育娛樂業、職業體育產業、體育用品業、體育經紀業由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發展中我們了解到影響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因素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歷史文化傳統消費水平,以及市場競爭機制有很大的關系。
[關鍵詞] 體育產業 經濟 啟示
一、國外體育產業的起源與發展
人類歷史上出現的各種社會現象和活動,都有一個產生和發展的過程,體育作為一項產業活動是隨著資木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與發展而萌芽和演進的。
西方學者一般認為,體育作為一項產業起源于英國。一方面現代體育可以作為產業來經營的絕大部分運動項目基本上都起源于英國人創立并竭力推薦的“戶外運動”,如足球、拳擊、橄欖球、高爾夫球等,隨著英國殖民主義的擴張,又把戶外運動傳播到美國和歐亞許多國家,這就客觀上為體育在全球的職業化和商業化作了經營內容上的準備。另一方面,體育作為產業除了需要可以開展經營的內容之外,還必須有開展經營所不可或缺的組織形式。這一組織形式是俱樂部制,而俱樂部體制最早也是產生于英國。1750年英國的一批貴族資助成立了著名的賽馬俱樂部,開創現代體育俱樂部法人治理結構和與之配套的規章制度及運行機制,并且“賽馬俱樂部”的模式很快就被英國的板球、拳擊等其他運動項目仿效,并進一步在歐美國家流行。所以說,英國比其他任何國家都更有理由成為體育產業的發源國。
19世紀初期,“賽馬俱樂部”模式開始在美國流行,許多年輕人紛紛按照英國人的傳統建立體育俱樂部,但是他們發現英國的俱樂部體制在美國很難獲得成功,因為美國社會缺乏貴族傳統,俱樂部難以找到貴族們的贊助而難以維持。于是美國人開始探索盈利型俱樂部的運作方式,1828年美國紐約市一個賽馬俱樂部的會員考德沃德·科爾頓,為解決俱樂部的資金困難而向俱樂部提出兩條建議:一是在俱樂部內部出售1萬美元的股份,二是向觀眾出售門票。盡管俱樂部經過討論否決了他的第一項建議,但是同意他在1829年的賽季按商業方式運作俱樂部的賽事,開創了體育商業化的先河。1871年部分職業棒球隊聯合成立了全美棒球協會,凡是給尖子隊員支付薪金的棒球俱樂部都可加入該協會。1876年有棒球沙皇之譽的威廉·赫爾伯特接管了全美棒球協會,將全美棒球協會改為全美棒球聯盟,隨后即著手制定聯盟的各項規則,并有計劃、有步驟地開發棒球聯賽的市場,進行聯盟的壟斷經營。棒球職業聯盟的成功運作,使得這種體制很快在藍球、美式橄欖球和冰球等項目中推廣。
當人類進入20世紀,美國已率先在自己的職業體育領域建立和完善了聯盟體制,在今日美國,除了我們所熟悉的NBA之外,棒球大聯盟、全美橄欖球聯盟、全美冰球聯盟和足球大聯盟都創造了令人嘆服的商業奇跡。
體育產業的形成和發展除了與競技項目從業余走向職業的商業化路徑有關外,大眾體育的全球勃興和健身娛樂產業的迅速崛起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但是相對于竟技運動的職業化探索,大眾體育在商業化上的時間要晚得多,盡管18、19世紀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上流社會己經有了一定規模的體育健身娛樂消費,但那時的消費規模整體上還比較小,還形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產業。實際上直到20世紀中葉,歐洲國家在二次大戰之后的經濟重建重新崛起時,體育健身娛樂消費才真正實現了平民化、普遍化和生活化,大眾體育才有了產業地位。經過短短幾十年的發展,后發的體育健身娛樂業己在產業規模和產值上超過了先發的競賽表演業,而成為體育的主導產業。
二、西方主要國家體育產業概覽
西方是體育產業的先發之地,也是當今全球體育產業最活躍和最發達的地區。
1.體育產業全面發展的美國
美國是世界經濟第一大國。美國經濟在20世紀多數時間里的持續增長與該國第三產業的迅速發展,尤其是體育產業成為該國第三產業中的支柱產業有直接關系。美國人喜歡創造奇跡,敢于把任何活動市場化、商業化和產業化。尤伯羅斯在洛杉礬給國際奧委會上了一堂生動的體育市場營銷課,迫使國際奧委會修改了《憲章》;大衛·斯特恩不僅締造了NBA帝國,更是創造了“喬丹產業”這樣一個不可思議的神話。
而著名體育經紀人唐·金能把一場拳王爭霸賽的出場費炒到近億美元則令人膛目結舌。美國人在20世紀體育產業發展史上創造的一系列奇跡和神話,使得該國體育產業的規模、結構、水平和效益都遠遠高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1995年,美國的體育產業產值總額已達到1520億美元,成為美國的第11大產業,占其GDP的20%
美國的體育產業主要有體育健身娛樂業,職業體育產業,體育用品制造業,體育經紀經營業,除此之外,美國體育產業還包括體育媒體業、體育廣告業、體育博彩業、體育保險業,以及體育贊助、體育建筑、體育出版、體育紀念品銷售等方面。總之,美國體育產業是一個無所不包的混合產業,也是當今世界上規模最大、水平最高、活力和效益最好的產業。
2.各具特點的歐洲各國
英國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也是現代體育產業的發源國。該國的體育產業盡管在整體的規模、結構和發展水平上不及美國,但是英國是一個有貴族傳統的國家,英國人崇尚運動,有體育消費的意識和習慣。因此,該國的體育消費和體育市場都比較發達,體育產業體系也相當完整。英國的體育產業起步早,但發展相對緩慢。實際上該國體育產業直到20世紀60年代,國民經濟從戰后重建中全面復蘇后才真正步入了快車道。經過近40年的發展,目前,該國體育國內生產總值(GDSP)已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7%,體育產業在英國經濟中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體育產業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職業體育產業,而在職業體育產業中又以“足球產業”為支柱。意大利的“足球產業”是一個包括門票、廣告、電視轉播權、俱樂部標志產品的營銷、職業運動員買賣和足球彩票在內的復合產業。按照一般的估計,這一特色產業的年產值在3.5萬億~4萬億里拉,完全可以排在意大利國民經濟十大部門的行列。足球彩票是意大利足球產業中最重要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目前,意大利足球彩票每年發行量高達200多億美元,彩票收入約占意大利財政收入的1. 5%,排名第15位。
法國是以健身娛樂業為主的,據法國青年與體育部1998年的統計,法國現有各類體育俱樂部17萬個,正式注冊的會員1250萬人,體育人口占總人口的73.9%,職業運動員約4000名。法國的體育產業以健身娛樂業為主。由于法國的體育人口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因此,該國的大眾體育消費水平非常高。1993年法國居民用于購買體育用品的總支出近300億法郎,用于獲得體育健身娛樂服務的消費總支出約409億法郎。
3.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的演進過程對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啟示
西方發達國家在體育產業發展中取得的經研和教訓,對落后發展中國家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由對發達國家體育產業演進的分析我們看到:
(1)體育產業的發展水平同經濟發展水平呈完全的正相關關系
體育產業起源于19世紀初的英國,全面發展于美國。美英等發達國家的體育產業發展實踐表明,體育產業是在人們解決溫飽問題,已有閑暇和財力著眼于健康娛樂時,開始逐步發展的。并且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產業占各國GDP的比重日益加大。有數據表明,體育產業的發展水平同經濟發展呈完全正相關的關系。例如世界前三位GDP排名的國家,體育產業產值也按此排名排列。目前西方發達國家體育產業已經成為本國國民經濟的有力增長點,這些國家體育產值一般都占本國國內生產總值的10%~20%,體育產業在增加本國國民的就業機會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作用也越來越突出。一些國家在體育產業中的就業人數己超過在某些傳統優勢行業中的就業人數,在推動本國經濟與社會持續發展方面的貢獻越來越大。可見,體育產業的發展在一國的經濟增長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因此.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的體育產業蓬勃發展。
(2)體育產業是受各國歷史文化傳統、消費習慣影響相當大的產業
經濟學理論認為,個人消費結構主要影響消費資料產業的內部結構。有什么樣的市場需求,社會形成什么樣的市場供給,整個產業的投資結構、投資力度、產業分布都是以需求為導向的。體育產業的發展也是遵循這一規律。尤其是體育產業是受各國歷史文化傳統、消費習慣等影響相當大的產業,因此在各國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盡管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各國體育產業發展的過程,產業重點相差很大。例如意大利人酷愛足球,足球是意大利人閑暇生活的重要組織部分,足球產業也就成為意大利體育產業的支柱產業,年產值在3.5萬億~4萬億里拉。法國歷史上是一個崇尚運動體閑的國家,體育產業以健身娛樂業為主。1993年法國人用于購買體育用品的總支出近300億法郎,占總額的62%。大眾體育消費水平非常高。而德國是以體育用品業為體育產業,阿迪達斯公司的產品和市場占有率代表了德國體育用品的整體水平。美國是世界上職業體育開展最好的國家,棒球、籃球、橄欖球、冰球和足球5個項日就擁有近800個職業隊。20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職業體育的總收主已突破了70億美元,日本人喜歡觀看相撲運動,全世界只有日本的相撲體育發展的非常好;英國人喜歡賽馬、馬術運動,相關產業的份額比較大。因此,依據我國民族文化傳統的特點發展和扶持重點產業,是增強我國體育產業國際競爭力的有效途徑。
(3)體育產業是一個可以靠充分的市場競爭發展起來的行業
美國、英國等主要發達國家的體育健身業、職業體育業、體育用品業、體育經紀人組織都是由私人機構按照公司化方式運行的。例如最著名的美國四大職業聯盟MLB、NFL、NBA 、NHL實質上都是由若干家私人或股份制公司所組成。其中觀眾是消費者,球員是有特殊技能的勞動者,俱樂部、媒體是所有者和經營者,政府則是行業的管理者。意大利的足球彩票雖然由意大利奧委會以官方名義發行,但最具魅力的足球聯賽由各俱樂部共同參與、操作。各足球俱樂部,更是隸屬于私人資本,或是由私人資本投資而組成。國外的實踐證明,體育產業完全是一個可通過充分市場競爭發展起來的行業。我國體育產業發展過程中尤其是特定的發展階段政府的適當扶持、引導是必要的,但要使其真正發展、壯大是離不開市場競爭的,競爭是體育產業發展的動力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1]趙清波趙偉:發達國家體育產業發展的特點及模式帶來的啟示.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 2004, (10)
[2]曹繼紅:體育產業及其發展的社會環境因素.[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1995, (03)
[3]劉江南:對美國體育產業調研而引發的思考.[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1.(04)
[4]劉江南:美國體育產業概貌及社會學因素的分析.[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01.(01)
[5]朱旭紅:我國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因素分析[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5, (02)
[6]李建設:發展體育產業的若干理論問題[J].中國體育科技,2004,(05)
[7]王德平等:中國體育產業發展的動態競爭優勢[J].中國體育科技,2004,(03)
[8]楊再淮等:我國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