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自古以來被人們視為天塹,阻隔著南北交通,阻隔著兩岸人民交往。鎮江和揚州雖只有一水相隔,但過去相互來往卻十分困難。我從鎮江乘船、坐車去揚州,可以說有數十次之多。
記得我第一次去揚州,是1983年的春天,我和妻帶著女兒從鎮江8號碼頭乘船到六圩,再坐車進揚州城。來去一趟起早貪黑整整一天時間,當時我就想,鎮江與揚州直線距離只有二十幾公里,步行幾小時也到了呀,可惜中間就是有一條江啊。
90年代初期,我從部隊轉業到地方,每次去揚州便從鎮揚汽渡乘船過江。可每遇大風大霧和雨雪的惡劣天氣,便滯留江邊不能過江。有時汽車排著長隊,一直排到三茅宮,許多人站在江邊只能望江興嘆了。當時我想,在長江上架座大橋,不是不會受天氣的影響了么。
轉眼到了2000年10月,潤揚長江公路大橋開工建設。大橋歷時五年半,在近兩萬(最多時)建設大軍的奮戰下,于2005年4月30日終于建成通車。值得慶幸的是,我也曾是一名大橋建設者,為大橋建成出了一份綿薄之力。
大橋建設期間,廣大的建設者和科研人員,克服了復雜的地質和水文等許多疑難問題,創造了數個神州第一,如:神州第一錨,萬里長江第一吊,主橋懸索橋號稱中國第一世界第三,第一高塔。潤揚大橋無論從哪方面講,都是一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英國、日本、菲律賓和印尼等許多國家的橋梁專家參觀潤揚大橋后,無不贊嘆,稱贊中國了不起。印尼交通部長在時任中國交通部部長張春賢的陪同下,看了大橋后高興地說,今后印尼的幾座大橋準備交給中國建造。中國建成潤揚大橋,已是實實在在地從橋梁大國,跨進了橋梁強國。
每當我爬上215米高的大橋主塔,俯瞰美麗而壯觀的大地,觀望大小車輛在橋上順利行駛,遠眺玉帶似的長江,內心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總覺得人民群眾太偉大了,社會主義制度真優越,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長江從此再也不是阻隔鎮江、揚州兩市的天塹,多少代多少人建橋的夢想,今天終于變成了現實。
潤揚大橋建設期間和建成后,許多革命老一輩、老領導、老同志都興致勃勃地來參觀宏偉壯麗的大橋。只要是我接待和介紹,我都會高興地說一件事實:當年南京長江大橋建設時,是集全國之力量,花費了10年時間才建成。而現在,我們僅江蘇一個省,在長江上就有三座大橋同時在建(當時是:南京三橋、潤揚大橋、蘇通大橋),可見我們國家經濟發展的能力和國家的綜合國力。許多老領導、老同志同樣感慨萬千,無不翹起大拇指,稱贊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變化。
現在,我們過江只需幾分鐘時間,便可安全到達江對岸了。每當我坐在車上從大橋急馳而過時,內心便會贊嘆,我們社會主義祖國的建設,真是日新月異,真想站在大江上面高喊一聲:中國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