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美國的虛擬企業研究項目NIIIP、歐共體最大的虛擬企業研究項目PRODNET II以及1991年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對虛擬企業的本質都有一個共識,即“通過企業間合作,解決企業快速響應市場機遇所需資源的約束問題”。然而,它們并沒有回答為了“解決企業快速響應市場機遇所需資源的約束問題,企業間為何要合作及采取何種合作形式”這個基本問題。本文將以企業資源觀理論為依據,從企業資源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即對虛擬企業的形成進行研究。
[關鍵詞] 虛擬企業 企業資源觀理論
一、企業資源觀理論
企業資源觀理論認為:(1)同一產業中的不同企業所控制的戰略資源或許是異質的;(2)這些資源在企業之間或許是不完全可移動的,因此資源的異質性將長期存在;(3)企業是由其獨特的無形和有形資源集合構成,企業資源屬性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競爭優勢;(4)當企業擁有了有價值的、稀缺的、不完全可模仿的、不完全可替代的資源,它就可以執行不易被競爭對手復制的價值創造戰略,從而獲得持續競爭優勢。企業資源包括其所控制的所有的資產、能力、組織過程、企業屬性、信息等等,通過使用這些企業資源,促使企業能夠規劃和執行提高其效率和效益的戰略。
二、企業成長與其資源關系
企業是建立在某一管理性框架內的各類資源的集合體,其功能則是獲取和組織人力與非人力資源贏利性地向市場提供產品或服務,企業的成長則主要取決于能否更為有效地利用現有資源。由于資源的不可分割性、資源間的永不平衡性、人的理性和能力的有限性,導致企業總是存在著未充分利用或過剩的資源。并且這些過剩資源或許是不完全可移動的、不完全可模仿的、不完全可替代的核心資源或能力,導致企業不能或者不愿將其從企業剝離出去。如索尼的微型化能力,NEC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系統集成方面的技能。在這種情況下,企業資源既是企業擴張的誘導性因素,又是擴張速度的限制性因素。企業要想更完全、更充分的利用現有資源,就要擴大生產規模,或者搞多角化經營。企業擴大生產規模、進行多角化經營,既可以通過“內部成長戰略”,即內部投資,也可以通過“外部成長戰略”,即合資、并購、股權參與或組建契約形式的聯盟。企業如何在這些成長戰略中選擇呢?
三、虛擬企業形成
由于企業成長導致過剩資源出現,市場、技術和經濟環境的變化導致新的市場機遇出現,過剩資源和市場機遇的結合使得客戶價值、企業利潤的實現成為可能。然而在通常情況下,企業只是部分擁有滿足市場機遇所需的資源。如果所需資源市場存在(如標準件),企業可以直接通過市場購買。然而新興產業缺乏產品或技術標準,導致企業無法在現貨市場購買響應新的市場機遇所需資源。對于屬性為不完全可移動的資源,如廠房、地理位置和組織技能,它們經常與其它資源不可分離,通過市場購買所需資源不是有效地解決資源約束問題的途徑。對于屬性為不完全可移動、不完全可模仿和不完全可替代的資源,如地理位置、組織技能、技術訣竅和組織信譽,企業在一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的限制下,無法通過內部開發獲取這些資源,只能通過外部成長獲取。外部成長戰略包括合資、并購、股權參與和組建契約聯盟。如何在這些外部成長戰略中選擇是企業成長面臨的重要問題。
相對于股權參與和組建契約形式的聯盟,合資在解決企業資源約束方面存在以下不足:(1)合資企業是新建立的企業,其從計劃投資到投入運營周期可能比較長,在動態多變的市場和技術環境下,當時間對企業戰略的實施起著重要作用的時候,合資是不可行的;(2)合資意味著投資,有些投資可能是專用性的投資,是不可逆的,在動態多變的市場和技術環境下,合資可能給企業帶來“套牢”的風險,降低企業的戰略柔性。
并購可以快速獲取那些不完全可移動、不完全可模仿以及不完全可替代的外部資源。但是,企業是由其獨特的無形和有形資源集合構成,這些資源經常是不可分的,因此并購經常會帶來大量并不需要的資源。其次,解決企業的資源約束問題,既可以通過并購獲取資源本身(acquiring resources),也可以通過股權參與或組建契約聯盟獲取資源支持(accessing resources)。在動態變化的市場和技術環境下,通過并購獲取資源本身會導致企業退出的困難,降低企業的戰略柔性。虛擬企業的形成如圖所示。
圖 虛擬企業形成邏輯
四、結論
虛擬企業通常適用于具有市場不確定性和技術不確定性的市場環境,如新興產業;由于企業快速響應市場機遇所需資源具有不完全可移動性、不完全可模仿性和不完全可替代性,導致企業只能通過企業間合作解決快速響應市場機遇所需資源的約束問題;技術和市場不確定性要求企業的戰略執行具有戰略柔性和快速響應性,相應地導致虛擬企業的合作形式是契約聯盟或股權參與聯盟。
參考文獻:
[1]Barney JB. 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 Journal of Management, 1991, 17(1).
[2]Grant RM, Baden-Fuller C. A knowledge Accessing Theory of Strategic Alliances[J]. Journal of Management Studies, 2004, 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