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實現社會科學發展以及和諧社會建設,必須要解決企業社會責任的問題。本文從分析企業社會責任的涵義和本質入手,探討了如何進行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決策。
[關鍵詞] 企業社會責任 決策 和諧社會
從2005年至今,我國各界要求企業履行其社會責任的呼聲不斷。從拖欠工資到特大礦難事故,這一切問題顯示出,企業不承擔社會責任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危害。當前要實現政府極力倡導的科學發展以及和諧社會,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就必須要解決。
一、企業社會責任的涵義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簡稱CSR)。20世紀20年代的歐洲,隨著資本的不斷擴張而引起一系列社會矛盾,諸如貧富分化、社會窮困,特別是勞工問題和勞資沖突等,有學者提出了這一概念。目前,國際上普遍認同的企業社會責任,對其比較通俗的一個理解是:企業在賺取利潤的同時,必須主動承擔對環境、社會和利益相關者的責任,最終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從企業內部看,就是要保障對員工的尊嚴和福利待遇,從外部看,就是要發揮企業在社會環境中的良好作用。
總起來說,企業的社會責任可分為經濟責任、文化責任、教育責任、環境責任等幾方面。企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主要有六種情況:一是對投資者的社會責任。就是要為投資者提供較高的利潤和企業資產的保值與增值,以確保投資者在企業中的利益。二是對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就是要對消費者履行在產品質量或服務質量方面的承諾,不得對消費者有欺詐行為。三是對企業員工的社會責任。這就要求企業對員工的安全、福利、教育等方面承擔義務。四是對債權人的社會責任。就是要按照債務合同的要求,按時足額地還本付息。五是對政府的社會責任。要求企業按照政府有關法律、政策的規定,照章納稅和承擔政府規定的其他責任義務,并接受政府的依法干預和監督。六是對社會的責任。主要是指企業對社會慈善事業、社會公益事業以及社會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方面所應承擔的責任與義務。企業的社會責任實際上也就是對這些利益相關者承擔責任。企業的管理者應積極了解不同利益相關者的要求,并利用組織資源,盡可能地滿足各個利益相關者的愿望和要求。
二、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
企業是社會的經濟細胞,因此從社會角度而言,企業絕不僅是單純的營利組織,它還是社會經濟價值的創造平臺,是國民收入的分配平臺,更是社會進步的發展平臺。正由于企業行為的這種外部效應,企業必須對社會尤其是對利益相關者負起責任。現在的問題關鍵在于:履行這些責任往往需要企業付出一定的額外成本,這在本質上是一種權益的讓渡,即企業的所有者向企業的利益相關方讓渡部分剩余索取權。在經濟發展的相對初級階段,這種讓渡不啻于與虎謀皮,然而在經濟發展的相對高級階段,這種讓渡則顯示了一種著眼于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智慧和社會共識。
三、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決策
1.建立政府指導下的企業社會責任約束和監督機制。企業社會責任看起來是企業自身的經營理念和社會責任管理體系,但是,企業也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發展和運作的。根據目前全球化進程中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一是推進企業社會責任法制化,建立企業約束和監督機制的基礎環節和基礎層次在于政府,表現在政府從維護社會利益和保證社會運轉的需要出發,以社會公眾利益代表和社會公共管理者的身份,以國家立法的形式和行使政府權力的形式,建立政府指導下的企業社會責任約束和監督機制。要在《公司法》的總則中突出強調企業必須承擔的基本社會責任,使企業社會責任納入法制化、規范化的管理體系中;二是使企業社會責任管理與國際接軌,建立企業社會責任評價體系。在西方發達國家,對任何一個企業的評價都要從經濟、社會和環境三個方面進行,經濟指標僅僅被認為是企業最基本的評價指標,而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評價多種多樣,如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多米尼道德指數等都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評價體系。而在中國,對企業的評價仍然停留在經濟指標上;三是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培訓,要讓地方政府管理部門的官員和企業經營者、管理者理解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發展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幫助企業樹立社會責任的理念,在創造利潤的過程中,不能忽視企業的社會責任;四是加大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宣傳,使企業在一個積極促進企業社會責任的環境中認識到推行社會責任,有利于企業發展,否則,對企業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五是地方政府要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對企業守法行為的情況要充分了解,并做出定期評估。表彰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對那些嚴重違反《勞動法》、《生產安全法》和《環境保護法》的企業提出批評或懲罰,從而引導企業轉變觀念。
2.建立和完善企業社會責任治理的自身制度安排。企業是社會的產物,當今社會除政府外,企業是最有力量的組織。在社會的大環境中,企業是一個與公民個體一樣的“企業公民”,“企業公民”意味著企業不能只滿足于做個“經濟人”,還要做一個有責任感和道德感的“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必須采取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的發展戰略去面對市場。從企業自身看,它必須明白,承擔社會責任不僅可以使企業贏得更好的聲譽、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得到大眾的認可,同時也可以在市場中更好地體現企業的文化取向和價值觀念,使企業得到社會公眾的支持和稱贊,為企業長期持續發展提供可能。
在實施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時,應考慮下列因素:一是列出各利益相關者的期望和需求;二是針對企業社會責任問題,規劃企業遠景和目標,如果需要,制定生產守則;三是針對企業社會責任制定企業的短期和長期戰略,在此戰略指導下,制定行動方案;四是建立一套監督和報告體系;五是把企業社會責任管理過程貫穿于質量和管理體系中,采取不同的企業社會責任戰略,有關企業社會責任方面的管理是不同的;六是針對所使用方法和取得的成就與內外部利益相關者進行溝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