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運用文獻資料、問卷調查、數理統計等研究方法對陜西省六所高校大學生的體育消費意識、動機、結構和水平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了解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的現狀及影響因素,引導大學生大學生合理、健康地進行體育消費,為陜西高校體育改革及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 大學生 體育消費 現狀 調查研究
一、前言
作為大學生,他們是體育運動開展很廣泛的群體,其體育消費行為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未來人們體育消費行為的走向。本文著重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現狀進行了調查與分析,為促進高校體育產業化發展、引導大學生合理地進行體育消費及有關部門制定體育政策提供參考。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以陜西科技大學、西北大學、長安大學、西安工業大學、西安醫學院、咸陽師范學院等六所高校的1200名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研究過程中查閱了與本研究有關的大量文獻、書籍。
(2)問卷調查法:共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67份,其中男生598份,女生569份,有效回收率為97.25%。
三、結果與分析
1.陜西省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現狀
(1)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的意識
表1 體育消費意識統計表
調查結果顯示:陜西省高校學生對體育消費表示非常需要與需要的占89.55%,對體育消費持消極態度的僅占被調查人數的2.15%,表明高校學生總體上對體育消費的態度是積極的,體育消費觀念已普遍被大學生所接受。這表明隨著社會進步,大多數學生已充分認識到體育消費投入是參加體育鍛煉的前提,是達到強身健體的基礎。大學生對體育消費的這種認識,必然對我國全民健身運動、體育消費市場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2)高校學生體育消費動機
表2 體育消費動機統計表
陜西省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主要是健身需求、社交手段、消閑娛樂、上課的要求和追求時尚等5項(見表2)。陜西省大學生對體育消費功能的認識基本正確,在體育消費過程中注重健身需求的同時還注重追求快樂的心理體驗;大學生更加希望通過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建立更加廣泛、良好的社會交際關系,符合青年學生要求積極上進、進取的心理特點。大學體育課的要求也使得大學生自覺不自覺提升了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的動機水平。
(3)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結構及消費水平情況
表3 消費結構統計表
從表3可以看出,陜西省大學生對體育消費還是以實物型消費為主,高校學生實物消費主要用于運動服裝、體育器材。在運動服裝、器材等的消費方面,男女生的選擇比例都比較高。主要是因為這些體育消費品具有可替代性,運動服既可以參加體育活動穿,又可以代替普通衣物穿著,可以滿足學生的多種需求,因而深受學生的喜愛。在“體育俱樂部鍛煉”這一選擇項上,女生明顯高于男生,可能主要是因為性別不同喜好項目不同的原因,女生比較喜歡健美操、形體訓練及小球類項目,而且喜歡在室內進行鍛煉。
表4 消費水平統計表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學生的體育消費經費主要是家庭供給,其他來源甚少。隨著我國經濟的繁榮與發展,人們的經濟收入不斷增加,家庭的物質生活步入小康水平將越來越多,這在一定程度上為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創造了有利條件。但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54%以上的男女大學生體育消費支付都在100元以下,可見高校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總體還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的水平上,消費內容、結構也較為單一。
2.影響高校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表5 制約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統計表
從表5的調查發現,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依次為:經濟條件不允許、缺乏場地器材、課程負擔、體育消費種類、自身條件和對體育鍛煉的興趣。經濟條件差成為制約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第一因素。大學學生的課程較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大學生由于就業壓力,忙著充電,掌握更多的技能,還有大部分學生有考研究生的準備,給當今大學生閑暇時間較少,也影響了大學生的體育消費。女生往往把課程負擔和自身條件作為少參加體育活動、減少體育消費理由。而男生主要是場地短缺影響他們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之一,這主要是由于我國高校擴大招生規模,場地設施建設速度嚴重滯后于學生增長速度。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
陜西高校大學生總體上對體育消費的態度是積極的,體育消費觀念已普遍被大學生所接受;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主要是健身需求、社交手段、消閑娛樂、上課的要求和追求時尚;目前陜西省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較低,消費內容、結構也較為單一。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主要因素有經濟條件不允許、缺乏場地器材、課程負擔、體育消費種類、自身條件和對體育鍛煉的興趣。
2.建議
學校和政府部門加大對學校體育設施和場館建設的投入, 建立指導學生體育消費和體育健身的機構和體系,多渠道提供體育信息。把加強學生體質作為一個突出問題,放到各級政府部門的議事日程。學校應加強對學生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的組織和指導。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習慣。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