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快速響應(QR)是縮短上市周期的一種供應鏈管理系統,適用于生命周期短、消費者需求難以把握的服裝業。面對競爭,民營企業為主的泉州服裝業應著手實施QR,本文就其實施QR的現實問題進行分析。認為泉州服裝業應加強供應鏈合作伙伴意識,改進組織機構,加強管理;改大規模生產為小批量生產模式,應用遲延制造技術,實現柔性生產;與合作伙伴實現信息共享;與競爭對手合作,由3PL進行共同配送。
[關鍵詞] 泉州 服裝 快速響應
一年2~6度的泉州服裝品牌訂貨會又開始了,這種期貨訂貨方式固然顯得成交量很高,但在服裝生命周期縮短、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個性化的今天,多少顯得不合時宜。這種方式供貨周期較長,可能會導致服裝到達經銷商、代理商時已過時,造成庫存高、積滯品高的后果。國外品牌已形成包圍態勢,國內品牌競爭也達到白熱化程度。ZARA公司從設計到上架僅需12天時間,而國內企業一般需要3個月的時間,有的甚至長達6~9個月。21世紀不僅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而且是速度之間的競爭。面對競爭,泉州服裝業在產業做大、品牌做強的狀況下,應舍棄傳統的訂貨會方式,采用快速響應(Quick Response,簡稱QR)這種縮短上市周期的供應鏈管理系統來提升競爭力。
一、快速響應的概念
何謂快速響應?快速響應是指一個零售商與生產廠家建立(戰略)伙伴關系,利用EDI等信息技術,進行銷售時點的信息交換以及訂貨補充信息等經營信息的交換,用多頻度小批量配送方式連續補充商品,以實現縮短交納周期,減少庫存,提高客戶服務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為目的的供應鏈管理系統。可見,快速響應不僅是一種縮短上市周期的一系列技術方法,而且是一種動態優化系統,需要整個供應鏈的集成。快速響應最初集中于流通領域的合作,現在還包括設計領域、生產領域和流程再造等方面內容。
二、快速響應供應鏈管理的組成部分
快速響應供應鏈管理包括如下幾個組成部分:
1.以服裝生產商為核心企業,與上游的面料生產商等、下游的經銷商、代理商形成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共享信息,共享利益、共擔風險。(1)利用信息技術共享信息,共享包括庫存信息、生產信息、需求信息、預測信息等信息。(2)服裝生產商在設計時,與面料生產商協同,讓面料生產商在設計階段提前參與,以快速提供所需面料,解決面料供應這個瓶頸問題。(3)終端銷售因其最接近消費者,最了解消費者需求,與服裝生產商共同預測,預測效果更好;讓終端銷售或資深買家參與到服裝理念設計中去,以更好地設計消費者所需要的服裝款式。
2.應用各種技術方法,尤其是信息技術、物流技術,以縮短上市周期。運用CAD(計算機輔助設計)、CAM(計算機輔助制造系統)、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規劃進行設計),運用ERP(企業資源計劃)、FMS(柔性制造系統)控制生產,利用條形碼技術、RFID(無線射頻技術)以快速讀取數據,配合GPS(全球定位系統)、GIS(地理信息系統)以實時跟蹤貨物,EOS(電子訂貨系統)、POS(銷售時點系統)讓上游得到實時銷售數據,利用EDI(電子數據交換)、管理信息平臺以信息共享,利用ASN(預先發貨清單)、VMI(供應商管理庫存)、CPFR(協同計劃預測與補貨)來管理庫存與補貨,等等現代技術。
3.產品的快速設計與多樣化開發。CAD與CAM連接起來,可使數據準確、快速地傳送到生產部門。CAD為款式檢驗技術創造了條件,可實現在計算機上檢驗并修改款式。(CAD在電子商務中,在線試穿衣服等)。CAD技術、款式檢驗技術、庫存管理及其它技術的使用,可使服裝制造商緊隨季節和市場的變化調整生產。除了傳統的打板、放碼、排料功能外,服裝CAD新技術還可實現三維試衣、服裝虛擬設計。三維試衣用逼真的服裝效果圖配合傳統的數據進行連續展示,可起到積極的服裝促銷和導購功能。服裝虛擬設計則在計算機中建立以視覺為主導的虛擬世界,改變服裝業傳統動作模式,變得更快捷、更精確。
4.采用FMS(柔性制造系統)。(1)放棄數以千計的大批量的生產模式,改為以100件為單位的小批量生產,可采用新的吊掛傳輸式生產系統,實現“小流水”生產模式。(2)均衡生產。要實現小批量、多品種的均衡化生產,最關鍵的是要縮短設備的裝換時間。(3)生產布局合理化。要求服裝設備布置緊湊、工序銜接緊密、傳遞方式簡便,如采用U形布局。從而縮短了物流路線,簡化了搬運作業,解決了小批量傳遞所引起的費用增加問題。(4)遲延制造技術,將印染、印繡花工序推后。(5)集成化生產,可采用GT(成組技術)實現CAD/CAPP/FMS集成,也可利用最新的CIMS(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進行集成。
5.與經銷商、代理商合作,降低庫存。(1)利用VMI更好地管理庫存。經銷商、代理商利用EOS、POS,向服裝生產商實時反饋終端銷售信息,采用VMI,由服裝生產商來管理庫存,更好地控制生產批量。(2)小批量、多頻度配送。可與競爭對手(各服裝生產商)合作,對原材料、成衣通過3PL實施共同配送,以減少相應的配送成本、提高客戶滿意度。
三、泉州服裝業實施快速響應的現實問題
泉州服裝業,從聚酯-切片-拉絲-織造-染整-成衣到市場,已形成產業集群。但彼此之間無合作伙伴關系,反應速度慢,面料供應往往是制約反應速度的瓶頸。泉州服裝業要實施快速響應,由于其現實基礎問題,如下幾方面有待提升:
1.企業經營意識有待提升。(1)對建立供應鏈有疑慮。草根出身的泉州服裝企業大多從小作坊起家,目前有幾十家正在做大做強,走品牌戰略,大多正把眼光注意到銷售、品牌上。雖有供應鏈管理的意識,但有疑慮,擔心商業秘密泄漏。企業對信息共享有相當的疑慮,這也是供應鏈管理實施的現實問題之一。共同配送也有這方面的疑慮。相信在大環境開始重視誠信的情況下,試合作后做成本效益分析后,企業意識到合作利大于弊,會開始試著組建合作伙伴關系。(2)目光短視。寧愿大規模生產,節約生產成本,而不考慮過量生產、生產周期長帶來的庫存積壓的嚴重后果。(3)大部分企業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但投入相對不足。(4)面料供應是瓶頸,但沒有企業與面料生產商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更沒有企業在設計階段就讓面料生產商提前參與。
2.組織有待變革。民營企業固然有其靈活性,但存在諸多問題,諸如人員素質低、多頭領導、關鍵位置任人惟親、任人惟忠。須引用現代企業制度,組織機構有待變革。
3.信息技術、物流技術的應用有待加強。由于成本方面考慮,一些技術已較為廣泛使用,另一些則處于觀望態度中。(1)CAD、ERP、條形碼、POS較為廣泛使用,GPS、GIS、RFID仍處于觀望態度。(2)專門針對服裝企業的信息平臺EIPSP(紡織服裝企業信息化公共服務平臺)已投入使用。EIPSP是將ERP集成到ASP平臺的典范,包含ERP、CRM、SCM和SeCM四大體系,企業應用只需要通過互聯網登錄平臺,無需組建平臺運行環境、無需自己購買服務器等設備,更無需要供養專業的IT技術人員,只需要接通互聯網和一般性能的PC機、打印機、掃描儀,即可使用,而且企業用戶只需要花費少量的版權費用和維護費用。企業也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進行信息共享。
4.設計:CAD應用較為廣泛。但設計師隊伍缺乏相應的機制進行培養,更沒有想過和銷售終端或資深買家合作進行理念設計。應加大對設計的投入,培養設計師隊伍。
5.生產模式有待改進:遲延制造(印染、印繡花)大部分企業都會考慮、但很少企業實現以100件為單位的小批量生產模式。管理水平較低,談不上均衡生產、集成化生產。應實現小批量生產模式,加強管理水平。
6.終端控制有待加強。(1)部分企業實現終端實時反饋銷售數據,服裝生產商目前考慮用VMI的不多。VMI,究其實質,為通過信息共享達到降低庫存之目的。不采用VMI,只要與終端信息共享,亦可達到降低庫存的目標。(2)共同配送難以實現。一方面,服裝生產商對與競爭對手合作充滿疑慮,惟恐商業秘密泄漏;另一方面,泉州的3PL是瓶頸。泉州地區3PL管理水平有限,資質水準不夠,客戶滿意度恐難達到。
綜上所述,泉州服裝業,在做品牌之余,應加強供應鏈合作伙伴意識,改進組織機構,加強管理,更多地引入信息技術與物流技術;改大規模生產為小批量生產模式,應用遲延制造技術,實現柔性生產;與合作伙伴實現庫存信息、生產信息、需求信息、預測信息共享;與競爭對手合作,原材料、成衣交由管理水平高的3PL進行共同配送。綜上所述,泉州服裝業實現快速響應,可縮短上市周期,降低庫存成本,減少積滯品,在速度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