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加入WTO以來,我國出口量大幅度超高速增長,貿易順差增長的速度更是驚人。隨著外匯儲備的屢創新高,貿易摩擦的越發頻繁。我國的雙順差問題已經引起了各方的關注。本文首先簡要描述加入WTO之后我國進出口情況,然后著重分析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的內在原因。最后簡要介紹貿易平衡的重要性。
[關鍵詞] 貿易順差 內在原因 中美匯率 貿易平衡
一、加入WTO以來我國進出口情況
自我國2001年底加入WTO以來,進出口、貿易順差、FDI等等涉外經濟交易都出現了飛速的增長,其速度幾乎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下面是加入WTO后我國進出口情況統計。
數據來源于國家統計局官方網
從上表可以清楚的看出出口和順差的增長速度,特別是2007年進出口總量突破兩萬億美元的時候,順差達到2648.9億美元的歷史高位,引起了各方的關注。國家采取了各種措施特別是匯率市場化改革等激進的手段來調節進出口,但是收效甚微。
二、我國順差不斷擴大的內在原因
從前階段對順差的調節效果,我們不禁反思,調控政策是否具有針對性,順差的內在原因是否和外在表現一致,下面予以初步探討。
1.貿易相關量與主要國家地區匯率的關系
本文將2002年至2008年一季度的出口和順差季度數據與中美匯率、中歐匯率和中日匯率做了計量分析得到計量系數和相關系數如下表:
表2的結果表明:實際上人民幣相對美元的不斷升值對中國大量的出口,對中美貿易并沒有正的影響,從兩者的計量系數(-5.778304)可以看出,中美貿易的內在決定因素并不是貨幣因素。這也有力的證明了美國借口貿易赤字不斷施壓人民幣升值的荒謬舉措。從表面上看,中美匯率與我國出口和順差的相關系數比較大,這就成了中美貿易摩擦的理論借口。
2.出口和順差與消費和投資的計量關系
本文將2002年至2008年一季度的出口和順差季度數據與FDI、消費、投資季度數據作計量分析,得出的結果如下表:
上表表明FDI對出口和順差沒有正的影響,可能主要原因是,FDI主要是長期投資,且主要投資于固定資產,而且從相關系數上看(0.434、0.347),其相關度也不大;消費對出口有一定影響,是因為國內消費不足導致大量剩余的產品走出國門尋找出路;投資本來對出口和順差應該有很大影響,但與計量結果相反。這剛好說明了我國雙順差的內在原因:投資的不合理導致的經濟結構曲扭。也就是說,我國的投資有偏向出口部門的情況,這與國民經濟發展初級階段實施的出口導向戰略不謀而合。另外一個根本原因是:美國的產業優化和轉移使得國內出現了產業空心化現象,特別是關系民生的部門,這剛好與我國大力發展民生部門相協調,形成了產業互補的局面。所以產生了當今的這種貿易狀況是很正常的。
三、平衡貿易更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要改變順差持續擴大的局面,首先必須明白,進口和出口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要明白進口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
下面是用EVIEWSR軟件對我國加入WTO以來季度數據分別于進口和出口作計量分析得出的系數:(21.97878;16.37593)。從而可以很容易的得出GDP分別于進口和出口的線性關系:
GDP=9527.111+21.97878JK
GDP=13957.69+16.37593CK
兩個式子很清楚的表明進口對GDP的影響要大與出口對GDP的影響,而且影響都是正的!另外,我們也不能忽視進口的正效應;減少國內稀缺資源的消耗,降低我內“三高一低”產品的生產;填補國內空缺市場,提高國內消費者的生活質量;進口產品的技術溢出有利于我國產品的高端優質化;國外產品的進入有利于增強國內市場的競爭,提高國內企業的憂患意識和親民行動。
基于以上的分析,進口和和出口同樣重要,甚至進口的作用更明顯,美國多年的雙赤字而經濟卻持續高速發展正是充分利用了國外的資源來為自己的經濟發展服務。
四、結語
一定額度的貿易順差從而形成的一定額度的外匯儲備對一個國家對外經貿往來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但是持續高額的貿易順差不僅對一個國家外匯的管理帶來挑戰,而且會惡化與其他國家的經貿關系。更為重要的是,大量的出口不僅浪費了稀缺的資源,對經濟結構的完善和優化也會是一種障礙,況且對外依存度太高也不是好事,會加大國內經濟動蕩的風險!因此,我們應該同時利用進出口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在對外貿易平衡的基礎上優化我國的國民經濟體系。
參考文獻:
[1]入世第6年:中國外貿總值和貿易順差及外匯儲備和海關稅收均創新高.世界貿易組織動態與研究,2008年第3期
[2]胡吉嶸:我國貿易順差的現狀趨勢與對策研究.觀經濟研究,2007(4)
[3]張旭宏:如何看待目前我國存在的貿易順差.經濟究究參考,2006(31)
[4]尚廣東:中國巨額貿易順差的原因研究.財經界,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