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筆者以新《公司法》一人有限公司制度的設立為切入點,在分析相關立法規定對解決公司僵局存在缺陷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一人公司制度的立法和司法建議,以期完善我國公司僵局的救濟措施。
[關鍵詞] 公司僵局 一人有限公司 破解
一、問題的提出
在公司實踐中,公司僵局的出現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公司僵局的發生使公司的正常運作處于停滯狀態,公司股東利益受損,其投資面臨重大風險。因此,破解公司僵局,完善公司僵局的救濟途徑,既是回應公司實踐的需要,也是完善公司法理論的需要。我國新《公司法》頒布和施行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規定,對解決公司僵局狀況大有裨益,但在適用過程中,對條文理解的偏差,條文可操作性的缺失等,都使得對公司僵局的救濟達不到理想的狀態,如何完善《公司法》關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立法規定,以期更好地解決責任公司僵局,就成了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所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公司僵局含義之解讀
在學界,對公司僵局的定義理解寬窄不一。筆者認為,對公司僵局各種定義的表述,從實質上看并無本質的區別。一般認為公司僵局,是指在公司存續期間,由于股東之間或公司管理層之間的利益沖突和矛盾,導致公司的有效運行機制失靈,股東會或董事會因對方的拒絕參加而無法有效召集,即使能夠舉行會議也無法通過任何議案,以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消極應對股東提議、建議,致使股東應有的參加公司決策和管理的權利,以及股東等利益之期待落空的一種事實狀態。
公司僵局是公司實踐中難以杜絕的一種不和諧狀態,由于有限責任公司的人資兩合性、資本多數決、資本維持原則和自身的封閉性等原因,它多發于有限責任公司。
三、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規定對解決公司僵局的重要意義
我國新《公司法》第58條規定:“本法所稱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而且《公司法》在第二章用了7個條文對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做了專節規定。
首先,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規定,從立法上規避了公司僵局產生的可能性。由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只有一個股東,不設立股東會,因此不會產生股東會僵局,而對于公司董事會的設立與否及如何設立運行,也由公司的唯一股東掌控,因此原則上也不會產生董事會僵局。
其次,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規定,對完善公司僵局的自力救濟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公司僵局的救濟方式有股權的自愿轉讓、強制收購、司法解散、強制由第三人托管等制度,但股權的自愿轉讓這種股東的自力救濟方式,應是解決公司僵局最好的事后救濟方式。自力救濟之所以成為最佳方案,主要是因為這種方式無須外力之出現即可解決問題。而其他方式或多或少地需要輔之以公力救濟。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存在,使得股權轉讓在公司僅有兩名股東時成為可能。
四、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規定在解決公司僵局時可能出題的問題
為解決公司僵局,當公司股權轉讓后,有限公司的股東人數由原來的2人~50人轉變為股東僅為1人,則發生了股權歸一現象,即出現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我國1993年的《公司法》除承認國家作為惟一股東的國有獨資公司外,并不承認由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作為惟一股東的普通的原生型的形式上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股權轉讓后股權歸一的繼發型一人公司問題法律沒有明確規定。
但2005年頒布的新《公司法》允許一個自然人或一個法人作為惟一股東設立普通的原生型的形式上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并且在第三章中對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權轉讓做了明確規定,這使得當股東股權轉讓后導致股權歸一時有了法律的保障。
但若有限責任公司出現僵局,為化解公司僵局,股東采取協議的方式進行股權轉讓導致公司的股東歸一,但同時無法滿足《公司法》關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的最低注冊資本金、出資期限或禁止復式等強制性的規定時,對于這種情況應如何處理,新的《公司法》未做任何規定,這就會給司法實務界在解決該類問題時帶來許多困惑。
五、完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制度的立法建議
實際上,大多數允許設立一人公司的國家,當出現股權歸一現象后,即使違反了相關法律規定,也是按照最大限度地挽救公司原則來進行處理的。
最大限度地挽救公司原則表現在對股權歸一后的法律規制手段上,即維持公司存在為基本方式,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不輕易解散公司原則。從各國的法律規定來看,在出現股權歸一后果后,一般并不要求公司立即解散,采取立即解散立法例的國家并不多見。其二,允許補正為基本原則。各國公司法為了避免公司解散的后果,基本上都采取允許補正和變更作為補救手段。具體方式包括給公司一個寬限期,允許股東在此期間吸納新股東,或改變公司的性質,使公司恢復存續條件。其三,以消極解散公司為主要補救手段。各國公司法對待股權歸一后的一人公司,從早期的嚴厲態度已逐漸發展到近期的寬松態度,許多國家的法律均將過去法院行使職權主動解散公司的積極態度轉為依利害關系人申請解散公司的消極態度。由此可見,各國均將解散公司作為窮盡了各種補救方式仍無法解決交易安全問題后的最后訴求。
筆者認為,我國的《公司法》應完善相關規定,如明確規定當公司股權轉讓歸一時,若轉讓后產生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不符合公司法的有關強制性規定,應給與公司一定時間的寬展選擇期,要么吸收其他股東進入公司,轉變為普通的有限責任公司;要么在寬展期內作出改變,使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符合最低資本金、出資期限、禁止復式一人有限責任公司等有關強制性規定,轉變為合格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要么解散并清算、注銷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