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大陸經濟調整的腳步來看,長期趨勢是不斷擴大內需,提高消費在經濟中的比重;但短中期的發展仍然要依賴進出口來維持。因此,在金融風暴沖擊全球經濟及消費的當下,對大陸來說,受影響最大的進出口仍是最需要振興的產業。
現任:上海宇博投資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上海優及達網路科技公司總經理
經歷:
研究大陸股市及經濟逾15年,多次在大陸及臺灣各大券商擔任演講嘉賓,精通兩岸產業動態及上市公司。
2003年成立宇博投資諮詢有限公司,致力于臺企財務顧問及產業投資服務;
2005年拓展訊即達互動視訊模式(www.u-builder.com)。
2008年成立優及達網路科技公司,并與國研中心知名專家合作定期舉辦宏觀經濟及多產業網說會。
年初以來,大陸連續公布了10大產業振興方案,讓人目不暇接。政府這一輪政策大力推動的目的,是想讓經濟能及早擺脫金融風暴的沖擊。或許許多人仍然以觀望的態度,來看待大陸這一次振興經濟方案的效果;但以筆者長期觀察及研究大陸經濟政策的經驗來看,此次振興方案就如同「十一五」規劃等經濟政策一樣,在經濟政策實施期間,大陸政府的配套政策都在按照規劃政策的導向在執行,這也充分反應了政府的承諾一一在兌現。
盡管人算不如天算,但是如同以往的「三農政策」一樣,此次更深化到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惠農政策的落實。大陸龐大的消費市場,現在開始以9億農民的消費為基礎,這怎能不讓苦撐已久的家電企業笑容滿面呢,就連臺灣的面板大廠都跟著笑起來了。
10大行業 鎖定進出口
此次我們看到大陸的10大產業振興方案,涉及到鋼鐵、汽車、船舶、有色金屬、石化、紡織、輕工、裝備制造、電子資訊、物流領域,雖然政策希望以此能刺激消費,維持經濟穩定,但值得注意是,這10大產業仍與大陸的進出口外貿有很大的關聯。似乎在金融風暴沖擊著全球經濟及消費的當下,對大陸來說,受影響最大的進出口外貿仍是最需要振興的產業;同時,從這一點可以確認,大陸經濟動力能否再度回升,仍然與進出口外貿何時回升有很大關系。無論是大陸出口大宗的電子資訊、紡織、輕工,或者鋼鐵、汽車、石化、有色金屬等大宗原物料,或與進出口有關的船舶、物流等,都是進出口外貿的重點行業。
目前,大陸進出口外貿數額仍然占了經濟總量的最大比重,未來也仍然是推動大陸經濟持續發展的主要動力。大陸出口何時復蘇,只能取決于全球經濟何時止跌回升;但大陸目前可以做的,是將受到沖擊的這些龍頭產業進行調整、扶持,以等待下一輪經濟復蘇的來臨。
振興政策向外貿傾斜
若從大陸經濟調整的腳步來看,長期趨勢當然是不斷擴大內需,提高居民消費在經濟中的比重。但是短中期的發展,大陸仍然要依賴進出口外貿,來保持經濟的持續發展;同時,居民收入仍然有很大一部分還是要靠勞力賺取外匯,盡管大陸的外匯儲備已達兩萬億美元,但龐大的農村勞動力的釋放,加上大陸持續對外開放,大陸農民工的就業問題,要只靠先富起來的城市居民消費來扶持,看來還不足夠。
因此,這次投入的4萬億人民幣中,占比最大的仍是交通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意在有利于讓內陸龐大的勞動力透過交通迅速輸出——無論是勞動力直接輸出到沿海,或者是轉化成工業品,透過港口輸出到全球。未來,大陸下一波經濟的回升仍然要靠出口。這也是為何,很多人在猜房地產是否會被列入10大產業振興方案,而最終沒有被列入的原因吧,房地產商并非受到外需不振的沖擊,當然就沒有被列入在振興的產業之中。
讓一部分的人先「花」起來
并非房地產不受到政府重視,畢竟住房問題,無論是城市或農村的人,都是大事一樁;但勞動力轉換而來的薪資,只能供給日常用品的消費,因此,我們經常談到刺激居民消費,在住房這種大額消費上,要想花得起錢購買一套房子,那是累積相當一段時間的一筆不小的財富,或富起來了,才有辦法做到。
鄧小平先生在1992年南巡時,提到了讓一部分人先富來,經過了10幾年,大陸經濟快速發展,已有一部分的人透過勞動力的轉化,先富起來了,但是還有很大部分的人,在等待富起來。因此,大陸經濟的新局面,就是要讓當初先富起來的那一部分人,先「花」起來,這樣才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帶動更多的人富起來、「花起來」,這就是拉動內需消費。
我們看到,為了提振居民消費,大陸各省市紛紛發放消費券,就是在鼓勵那一批先富起來的人加速消費;我們看到,在全球不景氣中,大家都紛紛將雙手伸向富起來的這一批大陸富人,當然也包括2008年兩岸三通后,臺灣積極開放大陸居民到臺灣觀光旅游,也不斷將入臺的條件放寬,看來,臺灣人要感謝鄧小平先生當初的遠見,讓大陸一部分的人先富起來,希望他們也能拉上臺灣經濟一把。
-27.2%,大陸外貿降幅驚人
2009年3月11日,大陸海關總署公布前2個月的進出口總值為2667.7億美元,比2008年同期下降27.2%。 其中出口為1553.3億美元,同期下降21.1%;進口1114.4 億美元,下降34.2%。
2009年2月份的進出口總值為1249.5億美元,同期下降24.9%。其中出口649億美元,進口600.5億美元,2月份貿易順差由1月份的391億美元收窄至48.5億美元,降至3年低點。經濟學家預計,由于出口繼續走軟,同時政府刺激計畫的實施將促使原材料和機械進口增加,因此大陸貿易順差可能進一步收窄,不排除出現逆差的可能。
出口一直是大陸經濟增長的關鍵推動力,然而大陸外貿已經連續4個月出現負增長,分析師認為,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徹底釋放,大陸出口惡化狀況上半年料難有起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