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的肥瘦強弱除了先天稟賦外,后天營養(yǎng)調攝狀況最為密切相關,所謂「脾為倉廩之官」、「胃為水谷之海」,正強調著脾胃與營養(yǎng)調控的重要性。肥胖的根本外因是飲食失節(jié),復加內因陰陽平衡失調,雙重影響到人體氣血津液的作用與代謝,造成體質異常。
陳瑞瑩
上海鼎瀚中醫(yī)門診部 主治醫(yī)師
臺灣鶴春堂顧問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博士班
福建省第二人民醫(yī)院臨床內科碩士
臺灣大學學士
肥胖、糖尿病、高血壓、血脂紊亂是冠心病和中風的主要危險分子。并且,這些危險因素經(jīng)常發(fā)生在同一人身上,稱之為代謝綜合癥。研究發(fā)現(xiàn)。代謝綜合癥使冠心病危險增加3倍,腦卒中危險增加4倍。單純腰圍增大與肥胖是代謝綜合癥的核心。
與代謝綜合癥關系密切的是腹腔內脂肪和積聚,而不是總體脂肪或者皮下脂肪增加。預防醫(yī)學從「大腹便便」著手干預代謝綜合癥,腰圍可作為中心型肥胖的指標,腰圍測量方法:男超過90cm(35.4吋),女超過80cm(31.5吋),腰臀比(W/H)超出0..9(男性)、0.8(女性)就屬于肥胖體型。(如圖1)
正確觀念才能享「瘦」人生
體重是否超過標準是決定一個人健康的因素,追求苗條的身材,一方面是為了提升自己的風采與形象,也是追求長壽與健康的先決條件。名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解釋:「食欲」是生理饑餓感的需要,不過若食欲真的是餓了才吃,世界上可能就不會有胖子了。為了確實能減掉脂肪,達到享「瘦」一輩子,在此給大家一些正確的觀念。
第一,減少能量攝入,調整「Input」。 通常減重飲食的熱量,男性大約 1400~1200卡/天,女性大約 1200~1000 卡/天,飲食最好以含糖量低的為宜。鹽的攝入控制在6~8克/天;戒酒或控制飲酒。減少飲食中血脂的攝入,尤其是飽和脂肪(如動物脂肪、乳酪、奶油及動物內臟)。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橄欖油;多選粗糧、豆類、魔芋、海帶、紫菜及新鮮蔬菜(芹菜、韭菜等)增加纖維素攝取。烹調方式采三低一高——低鹽、低油、低糖和高纖飲食,盡量用水煮、蒸、燉、涼拌之方式,少用糖醋、醋溜、油煎、油炸的烹調方式,善用蔥、姜、九層塔、五香粉、花椒粒、及八角等增加美味,吃飯勿淋肉燥、肉湯煮飯,買菜前先算好吃飯人數(shù)及份量,避免吃下過多剩菜。
第二,運動治療計畫。適度運動可使體重減輕,腰圍縮減,達到理想體重,建議以適量、全身、節(jié)奏性的方式為好,如散步、快走、慢跑、騎自行車、健身操、太極拳、游泳、劃船和跳舞等;在運動治療前,一定要對糖尿病、高血壓及存在代謝綜合癥疾病的患者進行健康狀況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