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誠說:「企業最寶貴的資產就是沒有列入資產負債表中的那部分資產!」這就是品牌價值。品牌蘊含了品質感,品牌對消費者許下承諾,品牌為產品貼上了一個獨特的標簽,品牌讓消費者感覺自己與眾不同,品牌凝聚消費者的歸屬感,品牌賦予企業精神力……
品牌因故事而生動!我們用眼睛尋找大陸品牌化生存的臺企;用心靈感受大陸臺企品牌的魅力;用文字記錄大陸臺企每個品牌背后的生動故事。
《大陸臺資企業品牌報告》火熱開展中……
《大陸臺資企業品牌報告》活動的簡介:
在這里,你可以與大陸臺資品牌近距離接觸,聽取眾多品牌成功之道;
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大陸臺資品牌在殘酷的競爭中撕殺拼搶的實戰經歷;
在這里,你可以了解大陸臺資品牌面對危機時,如何轉「危」為「機」;
在這里,你還可以找到品牌臺資企業者們的心路歷程。他們沒有顯赫的背景,沒有傲人的學歷,他們有的只是勇往直前的勇氣和永不放棄的毅力。他們是構架兩岸經濟的橋梁,他們是我們學習的典范;
在這里,我們跟臺商們一起感受,一起成長,一起創造驚人的成績。
《大陸臺資企業品牌報告》,精彩不容錯過!
※介紹:
大陸改革開放30年間,數十萬臺商相繼投資大陸,成為兩岸經貿往來中最活躍的因數。石頭記、艾美特、康師傅、多普達……。抑或是臺灣品牌的延續,抑或是在大陸成長的自創品牌,品牌化的生存之道讓臺商在大陸創下的一個又一個成功案例,書寫下了他們在大陸的卓越成就。
《臺資企業品牌報告》遴選大陸知名的臺資企業品牌,每篇報導均為實地采訪的第一手鮮活資料,旨在揭示臺商知名品牌創立的時代背景、發展歷程和未來前景,結合品牌所屬行業的宏觀發展趨勢,展現各個企業獨具特色的品牌文化,深度剖析他們的品牌成功戰略,認真觀察臺資企業面對錯綜復雜的競爭環境而采取的應對措施,為更廣大的處于產業轉型時代的企業提供借鑒,為兩岸經濟關系的合作和發展提供有益參考,也為應對當前全球金融危機探尋企業的發展思路。
上海弘奇永和食品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1999年開始試水大陸市場,以「永和豆漿」為主打品牌,以大豆為核心競爭力,至今企業規模增長到了初期的三倍以上,平均成長率在兩至三成左右。產品亦已跨行業,經營模式也更加多元化。與同類產品相比,永和豆漿的市占率達到50%左右……
廣州石頭記飾品有限公司
從1990進軍大陸,以「石頭記」為主打品牌,主要經營真石飾品。20年的風風雨雨,如今,石頭記的企業的規模已經是當初的幾倍,產品也從單一發展為跨類,在同類產品中的市場占有率也達到30%,現階段,石頭記在飾品市埸上幾乎沒有競爭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