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俗語,“擒賊先擒王,打蛇打七寸?!?/p>
36計中的第18計正是擒賊擒王,該計的解語是“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于野,其道窮也?!币馑季褪莾煞浇粦鸬倪^程中,要摧毀敵人的主力,擒獲敵人的首領,就能夠瓦解敵人的整體。

賊中之王
藝術品市場中也有“賊中之王”?答案是肯定的,藝術品交易市場中的“賊中之王”是那些藝術家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藝術品交易市場中“擒賊擒王”是一個基本的收藏原則。舉例來說,提起已故藝術家陳逸飛,具有藝術常識的人最先反映出來的應該是陳逸飛的“水鄉系列”作品,以及他之后創作的“西藏系列”作品,專業些的藝術界人士可能還會舉出陳逸飛與魏景山合作的《解放南京總統府》以及《黃河頌》、《踱步》等陳逸飛藝術創作生涯的其它代表作?!八l系列”中最有名氣的是1984年陳逸飛以故鄉為素材創作的作品《故鄉的回憶——雙橋》,這件作品曾在美國石油大亨阿曼德·哈默的畫廊中展出過,后來哈默以高價將這件作品買下,在哈默訪問中國時將陳逸飛的這件作品送給了鄧小平。這件作品的東方韻味,加上藝術家本身高超的藝術水準以及收藏者的顯赫使得這件作品成為陳逸飛的代表作之一。
為什么要購買藝術家的代表作
藝術家的代表作一般都是在藝術家年輕時期完成的作品。因為藝術家在年輕時正是創作激情最為飽滿的時候,同時也是藝術家精力最旺盛的階段,也是藝術家創新能力的黃金時期,比如陳丹青完成西藏組畫時年僅27歲,羅中立完成《父親》時也只有32歲。當然也不乏齊白石這樣的“衰年變法”、晚年有所大成的藝術家。
物以稀為貴
如果藝術家每年創作12件作品,那么從25歲開始創作到65歲,40年創作生涯,一生只能創作出480件作品,而優秀藝術家的代表作也不會超過20幅,甚至可能會更少,加之有些經典性作品很可能被博物館收藏,那么流入市場中的代表作品就更稀少,所以往往能夠拍出高價。比如目前中國當代藝術的代表之一的張曉剛賴以成名的系列作品就是《血緣大家庭系列》作品,這個系列的作品一直受到藏家們的追捧,尤以曾經在威尼斯雙年展參展的4件《血緣大家庭系列》作品最具代表性,受到很多國際批評論家的肯定,加之尺寸龐大,構成一個完整的序列,無疑是張曉剛的代表作品。這些作品后來被不同的藏家收藏,2008年這個系列作品中的《NO1》、《NO2》、《NO3》都出現在了拍賣市場上,屢創張曉剛作品的成交新高。這就充分的顯示出了藝術家代表作的價值要高于其創作的普通作品。
怎樣判斷藝術家的代表作
怎樣判斷一件作品是不是藝術家的代表作?這就需要藏家多做功課了。藏家需要先在眾多藝術家之中選擇自己喜歡的藝術家,鎖定目標之后多看藝術家作品畫冊,見多才能識廣,多看批評家對于藝術家作品的解讀,甚至如果有條件可以當面向藝術家請教,這些方式都會對您分析判斷哪些作品是藝術家的代表作有很大的助益。另外還有一個捷徑就是仔細研究拍賣圖錄,拍賣圖錄是拍賣公司為了吸引買家參與競拍的最重要的工具,目前拍賣公司在圖錄上做足了功課,會把藝術家的代表作品著力宣傳,甚至會成為拍賣圖錄的封面,其展覽、著錄、甚至流傳信息都介紹的比較詳細。如果您平時沒有那么多閑暇時間了解自己喜歡的藝術家的話,那么仔細研究拍賣圖錄肯定會對于您了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