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在繼續——來自中國的新藝術”展覽參觀人數創新高
英國當代藝術收藏家查爾斯·薩奇在倫敦的新畫廊隆重開幕,開幕展選擇了張曉剛、方力鈞、岳敏君、王廣義、曾梵志等24位中國當代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聯展。自08年10月份至今,該展覽已經吸引了52.5萬觀眾到新畫廊參觀,這個數字也打破了1997年薩奇在英國皇家美術學院舉辦的“感覺”展覽的30萬人的參觀紀錄。


日本大阪舉行中國當代美術展
大阪國際美術館日前舉行了“前衛中國——中國當代美術20年”展覽。本次展覽展出了近20年的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過程,這些作品大都創作于1980-1990年之間。張曉剛、方力鈞等參加了展覽,展覽將于2009年3月22日結束。
2008布雷拉大師畫展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揭幕
以“2008上海布雷拉大師畫展”為主題的展覽,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展示了超過120件的藝術作品。此次在上海劉海粟美術館集中展出的作品,均是經過精心挑選自倫巴第大區和米蘭地區的76家優秀藝術畫廊的繪畫作品。這是米蘭乃至倫巴第大區的藝術作品首次亮相在中國這個被認作最為活躍的新興市場。米蘭現已成為繼倫敦和紐約之后世界第三大藝術品交易中心。
瑪麗蓮·夢露生前最后一組照片拍賣
2008年12月17日,紐約佳士得拍賣行開始了為期兩天的瑪麗蓮·夢露照片的拍賣,著名時裝攝影師波特·斯特恩受《Vogue》雜志之邀為夢露所拍的一組36張圖片共拍得14.56萬美元,這些照片可謂是夢露最后時光的見證。兩天的拍賣共分三節,總共拍賣超過100幅瑪麗蓮·夢露的照片,這是目前為止舉行的最大規模瑪麗蓮·夢露照片拍賣會。
中國當代藝術回顧展
——“多倫5周年”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在建館5周年之際舉辦中國當代藝術大型回顧展,邀請了來自上海、北京和海外的陳丹青、陳文令、王廣義、徐震、楊福東、周春芽、周鐵海等六十余位當代藝術家攜作品參加了本次回顧展。展覽還展出了多倫藝術館過去五年的文獻和藏品,美術館還邀請了高名潞、島子、朱其等人就當代藝術具有的公共性、實現性、批判性和多元性特征舉行了系列講座。

尤倫斯珍藏古畫將現身國內拍場
據悉,著名收藏家尤倫斯將把私人珍藏的一批重要中國古代繪畫當代藝術數件在國內進行拍賣,目前正在與拍賣公司接洽。如果進展順利,我們將會在馬上到來的春拍中見到這批書畫作品。尤倫斯的這批藏品大多來源于90年代初的佳士得和蘇富比拍賣,流傳有序、并有數件為國寶級一級文物。尤倫斯宣稱為了將這些經典作品還給中國,將以當初的購買價為底價進行拍賣。
世界最昂貴藝術書《米開朗基羅·智慧之手》贈新加坡
《米開朗基羅·智慧之手》全手工制作,由天鵝絨和大理石材料裝訂而成,制作時間長達兩年,全球限量33本,號稱全球最昂貴的新書,《紐約時報》更將此書譽為“世界最漂亮的書”。日前由圣馬力諾駐新加坡大使葛里米奈捐贈給了新加坡。書的主要內容是文藝復興時期大師米開朗基羅45幅藝術畫作和100張雕刻照片。
大英博物館250歲“走進中國”
2009年1月,大英博物館迎來對外開放250周年紀念日,為紀念這個日子,大英博物館舉辦一系列慶祝活動,其中包括在英國6個不同城市舉辦以“中國——東方之旅”為名的藝術品巡展。此次巡展將持續到2011年。“中國——東方之旅”巡回展將于1月24日正式開展,展覽的第一站是布里斯托爾的城市藝術博物館,其后,它將移師到曼徹斯特、約克城、考文垂、貝辛斯托克、桑德蘭等其他五個城市。巡展為期兩年,將展出一百多件中國珍貴歷史文物。
我負丹青——吳冠中作品捐贈展上海美術館開幕
本次展覽緣起于2008年吳冠中先生捐贈自己珍藏的87件代表作給上海美術館的非凡舉措。他的這批捐贈作品包括了他各個創作時期的油畫、水墨畫力作和素描寫生精品,其中有些是很少公開面世的大尺幅作品。對于上海美術館來說,這無疑是十分珍貴的藝術典藏。事實上,早在2005年,上海美術館主辦《吳冠中藝術回顧展》之時,吳先生就已捐贈給上海美術館水墨和油畫代表作6幅,加上2008年此次捐贈,吳冠中先生已捐贈給上海美術館油畫、水墨畫和素描寫生作品87幅,涵蓋了20世紀60年代至今各個創作階段的重要作品。由此,上海美術館亦成為國內目前收藏吳冠中先生作品最為豐富和最為完整的藝術機構。
弗洛伊德為木桐佳釀設計酒標極具收藏價值
盧西安·弗洛伊德,被公認是英國最偉大的當代畫家之一。最近,這位著名藝術家應邀為木桐酒莊2006年份佳釀設計了新穎酒標。木桐酒莊委托藝術家為其設計酒標的歷史已有六十年,畢加索、達利、米羅(Miró), 安迪·沃霍、培根等藝術大師都為其設計過酒標,英國查爾斯王子的水彩畫也被作為木桐莊2004年份佳釀酒標。他此次為木桐莊葡萄酒設計的酒標上,畫著酒莊傳統的公羊標志,紅色條紋的斑馬和一棵盆栽樹。
軍火庫展覽3月開幕
軍火庫展覽自1999年開始舉辦第一屆博覽會到現在,已經有整整十個年頭。軍火庫展覽主要以當代藝術作品為主。但是軍火庫展覽近日也增加了現代藝術部分。以后參觀軍火庫展覽的觀眾不僅能夠看到藝術界的最新發展動向,也能夠欣賞到成名大師的經典作品。
傳奇時裝大師藏品將拍賣,估價3億歐元
曾經主導婦女時裝界長達40年之久的時裝大師——伊夫·圣羅蘭,擁有令人驚嘆的藝術品收藏。這批藏品在這位大師離世之后,由他的戀人拍賣。這批藏品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講,都令人嘆為觀止。兩人的公寓里藏有估價達3,000萬歐元的畢加索畫作、價值1,200萬歐元的馬蒂斯名畫、法國畫家塞尚創作的最大幅的水彩畫,藉里柯、安格爾、胡安-格里斯、價值2,000萬歐元的布朗庫西木雕塑的也在收藏之列。兩人的物業里還存放著十八世紀前的歐洲名畫,古羅馬時期古董,中國明清兩代的雕塑,以及精美的德國銀器。圖書館里收藏著三幅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三幅安格爾的作品,另一幅出自藉里柯之手,他們還收藏裝飾派藝術大師Jean Michel Frank設計的家具。據估計所有這些藏品總價達3億歐元。
“藝術北京基金”和“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基金”正式啟動
2009年1月15日,藝術北京主辦單位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和北京艾特菲爾文化有限公司成立的“藝術北京基金”和“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基金”啟動儀式在北京奧加飯店舉行。“藝術北京基金”將致力于中國藝術推廣和中國展會市場的活躍。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機之下,“藝術北京基金”的啟動將在一定程度上穩定北京地區藝術博覽會的發展。而“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基金”是國內第一個針對中國現當代美術的研究基金,也是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下設的專項基金。該專項研究基金啟動后,將主要在研究、推廣、出版和對外交流上形成特色。基金將通過政府支持和社會募集的方式,動員社會資源,扶持和支持成立“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研究中心”,扶持和策劃“中國油畫文獻”、“20世紀中國畫文獻”等重點文獻的編撰與出版,策劃“中國現當代美術文獻展”以及“中國現當代美術研究獎”、“中國當代青年美術創作獎”等。
臺北故宮藏品有望“回鄉探親”
日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商談加強交流合作的事宜,計劃在3到5年內將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的珍寶送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展出。17日,臺北故宮相關人員拜訪北京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李文儒,商討關于臺北借北京故宮文物舉辦雍正大展事宜。同時計劃臺北故宮文物3到5年內“回鄉探親”。

中德博物館簽署展覽協議
2009年1月29日,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與德國三家博物館館長在德國柏林總理府簽署了合作協議。正在德國訪問的中國總理溫家寶和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了簽字儀式。德國三大博物館將于2010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舉辦“啟蒙的藝術”展覽,展示從文藝復興至今的歐洲思想文明發展史。自2007年開始,國家博物館閉關改造,工期三年,新改建的博物館將成為世界上建筑面積最大的博物館。
投資2.2億的武漢美術館開放
2008年12 月26 日,由武漢市政府投資2.2 億元進行改建的武漢美術館向公眾全面開放。
美術館配備有畫廊、培訓教室、修復室、畫家沙龍等,承載著收藏、研究、陳列展覽、教育、交流和社會服務6大功能。據美術館人員介紹,每年將引進一兩次國內大師的展覽,2009年將展出徐悲鴻、劉海粟的作品;國外大師的畫展也有安排,比如德國畫家路德維希畫展也已列入09年計劃。
炎黃藝術館改革后重拳出擊
3月9日《徐悲鴻大型藝術展》在北京炎黃藝術館舉行。此前頗受關注的民生銀行捐助藝術機構的行動終于有了一次重量級的回音。炎黃藝術館將在未來更長的時間里,逐步完成中國現代美術若干重要問題的研究,同時將陸續推出“中國現代美術奠基人系列”等重要展覽。炎黃藝術館將以此為契機重啟中國現代美術的研究,這也是炎黃藝術館將來的基本研究方向與學術定位。
金融危機影響香奈兒“流動的藝術展”
香奈兒流動藝術展預計兩年的全球巡展,在結束于紐約市中央公園巡回展出的第三站后,近日被證實由于經濟衰退被迫中斷接下來其他城市的展覽。
這一場實驗美學于2008年2月在香港揭幕,之后計劃將依次在東京、紐約、倫敦、莫斯科、巴黎巡展,預計2010年在巴黎結束。夏奈爾公司也承認已經取消了其“流動的藝術展”在歐洲最后三個地點的展出,這意味著倫敦、巴黎和莫斯科將無緣目睹這座曲線十足的建筑。700平方米的亭臺已經在香港、東京和紐約中央公園展出。流動的藝術展由香奈兒發起,并由品牌享負盛譽的設計師卡爾·拉格菲爾德構思,原意是為了紀念于50多年前面世的香奈兒經典“2.55”菱格紋手袋。

北京未來兩年將新建9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
2008年12月29日北京市發改委宣布,目前北京已認定了兩批共21個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到2010年,北京將擁有30個類似798藝術區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這意味著未來2年中,北京還將建設9個新的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這9個名額在2010年前由各個區縣申報,市發改委等部門審批認定。目前北京文化創意產業數量已經超過1萬家,從業人員超過100萬,成為服務業中僅次于金融業的北京新興支柱產業。分兩批認定的21個市級文化創意產業聚集區,涵蓋了9個行業,覆蓋了13個區縣,其中包括北京CBD國際傳媒產業聚集區、798藝術區、房山歷史文化旅游聚集區、潘家園古玩藝術品交易園區、北京宋莊原創藝術與卡通產業集聚區等文化創意街區和文化創意新村。
大英博物館館長被評為年度人物
大英博物館館長麥克格瑞格被倫敦《時代》雜志評為2008年年度人物。麥克格瑞格2002年起擔任英國博物館館長職務,當時大英博物館負債近700萬美元,有將近三分之一的部門關閉。在麥克格瑞格的努力下大英博物館扭轉這一頹勢,現在每年有600多的參觀人數。
CIGE 2009主打年輕牌,尋找強力合作伙伴
CIGE 2009年將重點打造特別展覽MAPPING ASIA單元,主打亞洲范圍內新銳藝術家作品。同時,CIGE今年同英國非盈利機構CAS合作,以建立收藏家與藝術家之間的聯系。與彭博電視亞太(以下簡稱Bloomberg TV)合作是繼BloombergTV作為CIGE 2008贊助商之后,雙方的再次合作。
范曾作品遭搶購
國畫家范曾乙丑新作展日前在北京舉行,不足1個小時120余件作品幾近售罄,交易額高達數千萬,更有外地商人組團斥資近千萬搶購數十幅書畫作品。范曾書法作品每字價格逐年遞增,每字已達5萬元,一幅普通畫作也高達50萬元。范曾無疑是當今中國畫壇上頗有建樹的大畫家,雖其一般大路貨作品的行情,基本上維持在4-5萬元/平尺之間的價位,但其諸多精品卻往往拍出令人瞠目結舌的高價,上百萬元甚至幾百萬元也不在話下。
中國境界——從古典走入當代
古董家具、抽象藝術作品等等,已經逐步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為現代家居,增添文化氣息,更是收藏愛好者們靈巧的投資理念。2008年末,一場名為“中國境界——從古典走入當代” 在滬青平公路1568號D棟進行了為期44天的展出。此次展覽由收集、整理大量中國古典家具的“環翠堂”,以古典石雕品聞名的“杰森石雕博物館”,以及擁有大批中國當代藝術家作品的“五千年藝術空間”聯合舉辦。
藝術北京09年連唱三場,獲政府資金支持
“藝術北京”當代藝博會將改至2009年4月26日日舉行。同時舉辦的“影像北京”也將比去年擴大規模,邀請更多的國外專業畫廊。另外將在2009年下半年推出“經典北京”藝術博覽會,主推古典藝術。參加藝術北京的畫廊也將得到“藝術北京基金”的資助。“藝術北京基金”為北京文化發展基金會下設的專項基金,2009年預計投入500萬。該基金將主要用于支持“藝術北京”品牌的推廣,策劃學術展覽,邀請海外收藏家、媒體等,同時還將資助一級市場——畫廊的展覽及相關項目。
特納作品四月亮相中國美術館
由英國泰特美術館收藏的,英國繪畫大師——特納的作品將于4月13日在中國美術館展出,這次展覽經歷了數年的協商,終于修成正果。特納是19世紀上半葉英國學院派代表畫家,在藝術史上也是由其將風景畫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次展覽將展出近80張油畫和水彩作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一幅名為《暴風雪:漢尼伯軍隊穿越阿爾卑斯山脈》的作品,該畫是特納最優秀的作品之一。此外《迦太基王國的衰落》以及包括《諾勒姆城堡的日出》在內的幾幅著名的帆布油畫也在展出之列。展覽將于2009年4月在中國美術館開展。展期由4月13日持續到7月3日。該展覽由泰特美術館策展人Jan Warrell以及中國美術館研究部副主任徐虹共同策劃,是英國文化協會、英國泰特美術館和中國美術館同理合作的成果。英國大使館相關負責人馬丁·戴維森(Martin Davidson)表示,中國是英國重要的經濟合作伙伴,而藝術文化將成為維護兩國友好合作關系的重要紐帶。
游走在虛幻與現實之間
長久以來,紀錄片、紀實攝影一直被公眾認為是傳達真實歷史畫面的主要途徑。然而,在數碼時代的今天,無論是影像還是圖片,都可以由人們任意修改,改來改去,就可能將真相改成假相,將假相改成真相。幸好,我們生存的世界里還有一個群體叫做“藝術家”,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想象與創作,用虛假的畫面、影像去表達真實。2009 年2 月21日至3月22日,在廣東美術館舉行的《虛實相映—瑞銀集團新近藝術珍藏展》就是一次通過虛幻體會真實的奇妙旅程。
比如,奧斯卡· 姆紐佐的作品《為記憶而做的項目》并沒有直接呈現哥倫比亞因為藥物及游擊戰而往生的罹難者照片。取而代之的是五屏幕的錄像裝置,錄像里是姆紐佐用畫筆沾水,根據報上的照片在石面上創作的五幅罹難者肖像,每幅畫像隨著水份的蒸發而逐漸消失,但藝術家卻一遍一遍地回頭重畫,表示他不愿讓圖像消失,不愿讓記憶被遺忘。1995 年以來持續創作的作品《呼吸》,姆紐佐讓觀眾朝鏡面吐氣,隨著觀眾口中水氣的呼出,鏡面上顯示出失蹤哥倫比亞人的形象,但隨著水氣的蒸發,鏡面上又變回觀眾自己的影子。觀眾迅速地把生命力透過呼吸傳遞給影像中的陌生人,這是一種微妙的紀念方式。
也許徐震的作品是唯一刻意要引誘人們相信假象的。藝術家所拍攝的影片和22 張照片記錄了他與三位同伴攀登珠穆朗瑪峰,并且從山峰上切下了1.86 米高的頂峰(正好是藝術家的身高)的過程。藝術家展出了大量的石頭、錐子、地圖、繩索以及照片作為此舉的證據。不過徐震與其同伴是否真的切下了高峰的一部份呢?他們又是如何把1.86 米的石頭搬回基地的?此舉的動機是什么?徐震巧妙地運用了貌似真實的照片來挑戰我們對紀錄片這種媒介的信任,讓我們不再只擔任單方面接收新聞的被動角色,而是讓我們深思—真相與虛構之間的聯系,到底可以有多遠。
虛實相映-瑞銀集團新近藝術珍藏展
地點:廣東美術館
(廣東省廣州市二沙島煙雨路38 號)
時間:2009-2 -21-3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