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先生是我的“老病號”,對塵螨、法國梧桐和豚草花粉過敏,已有5年的病史,一年中2/3的時間幾乎都是在打噴嚏和流鼻涕中度過的,每年的4月和9月癥狀還會加重,兩三種抗過敏藥物一起上往往都控制不住,令他痛苦不堪。
對于這樣的 “重度過敏性鼻炎”患者,我建議他來年提前一個月開展預防性治療。第二年2月下旬,伍先生主動找到我,要求進行預防性治療。在聯合抗過敏藥物和免疫治療1個月后,梧桐花絮等已經不再成為伍先生的過敏原。除了偶爾打幾個噴嚏外,伍先生基本不再發生過敏癥狀。
很多人往往都是發生過敏癥狀之后才往醫院跑,年復一年,既費時間又浪費金錢。其實,有季節性發病傾向的過敏患者可以進行預防性治療,在癥狀出現之前4~6周來醫院檢查,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治療,等到季節來臨,85%以上的患者的病情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比如,一些患者既對塵螨過敏又對法國梧桐花絮過敏(在南京,法國梧桐4月開花),這類患者從3月上旬起就應該接受預防性治療。4月之前,機體和過敏有關的細胞活化程度低,這時候通過免疫療法和藥物聯合控制,可以使之釋放更少的過敏介質,有效地控制臨床癥狀發生。一方面可以減輕當季的患病癥狀,另一方面也客觀上節約了費用。
預防治療方法相對比較簡單,患者只需將一滴過敏原提取液滴到舌下,含服2~3分鐘吞咽下去即可,這又被形象地稱作“舌下含服免疫療法”。
過敏者應多接觸農場
過敏似乎特別偏好年輕白領,而他們大多都很注重個人衛生,生活的小區、住的房屋大多也很潔凈。為什么還會發生過敏呢?這跟人體的特殊細胞有關。人體內的輔助性T淋巴細胞(Th)分為1型和2型兩種,二者在體內按一定的比例分布,保持平衡狀態。其中Th1型淋巴細胞與感染性疾病有關,而Th2型淋巴細胞與過敏性疾病有關。隨著衛生條件的改善和醫療技術的提高,如今我國疾病譜一大明顯變化就是感染性疾病在減少。這意味著,在體內Th1型免疫反應向Th2型偏移,由此則導致過敏性疾病增多,其中包括過敏性鼻炎、哮喘和過敏性皮膚病等。如果你是一個容易過敏的患者,多接觸一些像農場一樣的環境,也許有利于控制過敏癥狀。
對花粉過敏者,可能也對某些水果過敏
在長期接觸過敏患者的過程中,經常可以遇見同時發生口腔過敏的患者,這類患者往往出現口腔黏膜腫脹,咽喉、消化道水腫,喘鳴等癥狀,嚴重時甚至會發生過敏性休克。這可能是特定花粉和某些食物的成分中有交叉的抗原(過敏原)反應。
目前已經知道相關聯的“過敏朋友”有:白樺花粉與蘋果、櫻桃、桃子;艾蒿花粉與芹菜、辣椒粉;豚草花粉與哈密瓜、香蕉、西瓜等。因此,花粉過敏者,不宜吃與之對應的“過敏水果”。
編輯/楊春霞 yangchunxia@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