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財政信息公開、部門預算公開、項目公示、網民投票等方法,讓公眾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利和權。
太行南,黃河北,焦作市山水俊秀,人杰地靈。也許是因為早得改革風氣之先,“十年磨一劍”的綜合財政改革就出了在這里。
改革探源
隨著公共財政體制機制改革步伐的加快,老百姓在充分享受經濟發展成果的同時,也開始關注政府財政的錢是怎么花的?開始關注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如何實現公平透明理財、科學民主決策,讓老百姓放心、滿意?焦作市財政部門絞盡了腦汁。
他們認為,財政工作除了想辦法增加財政收入外,更重要的是要調整和優化支出結構。對于政府想辦的事,首先要弄清楚哪一件是老百姓最需要的。于是,他們開辟了一條“綠色”通道,讓公眾能夠就政府項目提意見,通過代表投票充分表達百姓意愿,這對于提高政府財政資金的投放效率是一種很好的嘗試,也成為焦作市積極推行參與式預算改革的出發點。
參與式預算,就是在公共預算的各個階段(制定、審批、執行和評估),采用有效的創新方法,加強公眾對預算的參與,創造公眾參與的環境和機制,注重公眾參與的能力建設。這項試驗成為焦作財政依法理財、公開透明、公平正義和焦作民眾實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的切入點。
漸進有序
焦作市實施參與式預算的主要做法和采取的措施具體有七大步驟:
第一步,信息公開。首先,召開了2008年部門預算編制征求意見座談會,邀請各預算單位主管領導和財務負責人,就公用經費定額標準修訂及部門預算編制需重點解決的問題征詢建議。其次,市人民辦公室印發《關于編制2008年市級財政部門預算的通知》,要求貫徹透明性、績效性原則,主動接受人大和社會的監督,組織專家做好項目論證和評審工作,逐步健全預算聽證制度,提高預算編制的透明度和公眾民主參與度。最后,市財政部門通過政府網站和“財經沙盤”信息平臺,向全市公開了預算編制基礎信息、資源分布和定額標準等情況。
第二步,部門申報。例如,2007年9月至11月,各預算單位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優先保工資、保運轉,確保教育等法定和重點支出需要等政府財政預算編制原則和要求,在規定時間內按照“一個部門一本預算”的要求,及時編制本單位部門預算,并經其主管部門審核后報財政部門。
第三步,財政匯審。如,2007年11月至12月,財政部門統一匯總經主管部門審核后的各預算單位部門預算,并登錄“財經沙盤”廣泛征求意見,多次召開會議進行研究討論,通過“兩上兩下”公開程序,進行部門之間的磋商銜接和多方審視,進行匯總、平衡后,達成初步意見,提出市級部門預算(草案)。
第四步,民意測評。在2007年11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部門申報、財政匯審的基礎上,以改善民生為重點,對重大支出項目和事關民生等公共支出項目梳理排隊,提出項目公示意見,通過媒體、網絡等形式進行項目公示,通過座談會、采取問卷調查等方式公開征集社會公眾意見。
第五步,專家論證。從財政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和專家庫中選擇的4位大學教授、4位人大政府財經專家和2位經濟學者組成10人專家組,來自市教育局、市計生委等13個項目承辦單位代表參加了專家論證會議。各位專家的意見整理并匯總成冊,形成論證報告,成為領導決策和科學編制部門預算的重要參考和依據。
第六步,社會聽證。從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和專家庫中選擇專家,并邀請社會行風評議代表、財政監督員及愿意參加聽證的社會人士等財政決策咨詢專家庫的專家組成公眾陳述方。所有聽證記錄整理后形成聽證報告,在政府網站等媒體上公開刊發,接受社會監督。
第七步,人大審查。市人大常委會從2007年部門預算執行的4個部門和2008年部門預算有法定、重點及民生熱點支出的9個部門中,用票決的形式各推選出2個。
信息公開
如今,來到焦作的客人,能夠在人民廣場、火車站等人群集散地方的電子屏幕上看到事關民生的財政支出動態變化情況,能夠在焦作電視臺看到“公共財政與百姓生活”專題欄目動態報道,在行政服務中心和財政服務窗口等地方能夠看到所有政府預算資料,這些只是焦作財政公開透明理財的一部分。
早在2000年,焦作財政就在全國率先建立了面向社會公眾、公開透明的服務大廳,將行政審批、財政預算、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公物拍賣、等公共財政事務向社會公開,所有預算單位和社會公眾都可以通過電子屏、觸摸屏和文本資料查看部門預算等財政財務公開信息。
2008年12月4日,在焦作市政府門戶網站上,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兩辦”《關于做好市委市政府2009年度為民辦十件實事征集工作的通知》要求“確保實事項目更貼近民意,讓發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人民群眾”。
“政府績效”對于建設服務型政府,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效率,增強政府責任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通過廣泛參與財政改革,特別是通過公共財政信息公開、部門預算、項目公示、網民投票等方法,人民群眾可以享受到更多的經濟實惠和政治民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