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打折亂象何解等二則
房貸打折亂象何解?
《財經網》2009年1月7日
【背景】存量房貸原則上七折優惠,商業銀行細則顯亂象。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認為,房貸問題之所以如此敏感,與它們面對的三個方面的力量有關。
第一股力量是銀行自身的利潤。國內很多商業銀行都已是公司化運作,其中相當一部分已經上市。對它們來說,追求利潤最大化是天經地義的事情。房貸打折,會影響它們的收益,自然有所猶豫。但是,銀行也不得不顧忌第二股力量,就是政府監管。大部分商業銀行還是國有銀行,即便是股份制銀行,也都有國有背景。銀行在出臺房貸細則時,要考慮到監管機構的意愿和態度。還有第三股力量,就是民意。
監管部門的意愿、銀行自身的利益和民意顯然并不完全趨同,這三方面交織在一起,銀行才會顯得非常矛盾。同時,房貸新政策對存量房貸的表述也并不清晰,留下了自由操作空間,這些因素共同作用,造成了銀行存量房貸一時的亂象。
任何新的政策出臺,都必須考慮到經營機構要有正常的利潤空間,否則,這種政策就是不可持續的;同時,對金融機構而言,風險控制是它的生命,必須尊重金融機構合理的風險管理和風險控制的基本需求。政府可以出臺宏觀政策,但不應對微觀層面的經營施加過多干預。必須要求各個企業依據市場規律運作。當前,出臺一些刺激經濟的政策是有必要的,但也必須防范風險,包括金融風險。金融機構對風險的漠視是這次金融危機很重要的起因。危機還沒有結束,不能“傷疤沒好就忘了痛”。(《財經》記者姜海燕采寫)
如何療治“畢業即失業”?
《財經網》2009年1月8日
【背景】大學生就業新政策出臺,首提放開非直轄市戶籍限制。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認為,不久前國務院出臺的七條政策都很正面,如果能夠落實,應該能夠促進大學生就業。但仍不能說這就能解決問題,因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根源不在這里。雖然大學生就業難與金融危機有關,但不像農民工那么直接。大學生就業難已不是一天兩天,今后也會是一個長期問題,必須要做好思想準備。所以,除了上述七項政策,還要有長效性的改革措施推出,比如教育制度改革、產業結構升級等。大學生就業與產業結構和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有很大關系,涉及深層的制度改革,不是一兩個政策就能改變的。
直轄市以外的各地城市對高校畢業生取消落戶限制,這一政策是一個大的進步,也能對戶籍制度的改革產生推動作用。當前,戶籍制度約束最嚴重的還是直轄市,特別是北京、上海這兩大城市,天津和重慶的壓力與其他省會城市情況類似。這一政策排除直轄市,在執行層面會更加可行。在北京、上海尋找就業機會的大學生雖然非常多,但現在放開大城市戶籍并不可行。(《財經》記者姜海燕采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