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對于馬來西亞軍隊建設來說是十分關鍵的一年。許多大型重點項目將在今后兩年內得到落實。據悉,在馬來西亞“九五”計劃(2006~2010)期間,政府將撥款152.7億林吉特(48億美金)用于防務軍購,其中包括了許多大型采購項目。
陸軍
馬來西亞陸軍的前身是成立于1933年3月1日的馬來志愿兵團。長期以來,馬來西亞一直十分重視陸軍裝備的建設。尤其是進入2l世紀,馬陸軍為適應國防及聯合國維和任務的需要,不斷從國外引進新型裝備,其實力也隨之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坦克裝甲車輛 馬陸軍希望在今年年底前接收48輛波蘭制造的PT-91M主戰坦克及其相關保障車輛,組建一個新的坦克團。與PT-91主戰坦克相比,馬陸軍引進的PT-91M在諸多方面有所改進。PT-91M的主炮為一門D-81TM型125毫米滑膛炮,安裝了法國SAGEM公司的SAVAN 15火控系統。這套系統在2001年7月安裝在PT-91M原型車上進行移動目標的射擊試驗時表現非常出色,馬來西亞專家當即敲定了此套系統。在防護方面,PT-91M的車體和炮塔(包括前部和側面)掛裝了波蘭新式的增強型模塊化爆炸反應裝甲。為增強對地雷的防護,在戰車的底部安裝了防護附件,乘員的座椅下還裝備了特殊防護裝置。

今年是比利時生產的“西布瑪斯”裝甲火力支援車的最后服役年限。馬陸軍現裝備了88輛該型支援車。為了保證新老裝備的順利接班,陸軍希望在“十·五”計劃(2011-12015)期間采購一種新式車輛,正式招標將在今年或明年發出。馬陸軍已經組建了一個專門的參謀班子,用于論證德國萊茵金屬公生產的“康多”輪式裝甲運兵車的服役期是否可以超過2010年。馬來西亞陸軍在上世紀80年代共采購了460輛“康多”裝甲運兵車,但目前能正常使用的車輛不到總數的一半。據悉,論證過程中,效費比是馬陸軍的首要考慮因素,其中包括延長該型車的服役期;對該型車進行整車翻修和升級改造以及采購新型替代車三個方案。
火炮及反坦克導彈 2007年8月,馬陸軍與巴西阿韋布拉斯航空工業公司簽署合同,向該公司購買18門ASTROS Ⅱ多管火箭炮。ASTROS Ⅱ系統是當今世界上最先進的火箭炮之一。該系統經歷過兩次海灣戰爭的作戰檢驗,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的陸軍所采用。之前,馬陸軍已經購買了18門ASTROS Ⅱ多管火箭發射器,并組建了一個多管火箭發射團。國防軍司令阿卜杜爾·阿齊茲將軍在2007年8月向媒體透露,馬陸軍正在接收足夠的裝備第二個多管火箭炮,但他沒有說明這些系統的具體數量和交付日期。此外,在裝備G5 155毫米45口徑牽引式榴彈炮的陸軍炮兵團中,有一個團將換裝ASTROS Ⅱ多管火箭炮,該團的火炮將根據計劃移交給其余炮兵團。同時,馬陸軍還打算購買可以裝備一個團的155毫米輪式或者履帶式自行火炮。
除了各型火炮之外,馬陸軍還打算購買數量不定的中程反坦克制導武器,目前招標工作仍在進行中。陸軍司令坦·斯里·伊斯梅爾將軍指出,事實上馬陸軍在去年已經就購買反坦克制導武器開展了招標工作,但是經評估所有競標系統均不能完全滿足軍方的要求,所以一直沒有最后敲定。據悉,去年取消的標書涉及購買24個導彈發射裝置和200枚導彈。
陸航 馬來西亞第一支陸航部隊有望在2010形成戰斗力。據悉,馬陸航部隊將主要承擔偵察和觀察任務,屆時空軍將向陸軍轉交中型直升機的運輸職責,但交接時間尚未確定。目前,已有多名陸骯飛行員前往空軍接受S-61“鸚鵡”直升機的操作培訓,以便為交接做好準備。
空軍近年來,馬來西亞皇家空軍在建軍思想方面發生了較大變化,其主要任務已經從鎮壓暴亂向打贏未來高技術戰爭轉變。
戰斗機目前,馬來西亞空軍的主力戰斗機無疑是18架新引進的蘇-30MKM多功能戰機。蘇-30M KM以專門提供給印度空軍的蘇-30M KI型戰斗機為基礎研制,可用于奪取制空權,使用制導和非制導武器對地面和水上目標實施打擊。但只有區區十余架戰機顯然無法滿足馬來西亞空軍的要求。據悉,馬來西亞政府在未來可能會追加蘇-30MKM戰機的采購數量。不過,除了蘇-30MKM戰機外,美國波音公司生產的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也是馬空軍未來主力戰機的備選機型之一。2003年9月,美國國會曾決定取消向馬來西亞出售18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機。此后兩軍一直未能簽署任何戰機采購合同,但有關官員堅持認為不排除采購該型機的可能性。追加采購蘇-30MKM戰機合乎正常邏輯,不過采購過程中涉及的政治因素加上裝備供給多樣化帶來的好處可能影響最終結果。如果沒有足夠的保障經費,馬空軍可能會對現有F/A-1813戰機和米格-29戰機執行中期升級改造,以作為權宜之計。
預警機 早在2007年5月,馬空軍就確定了空中預警機的所需機型,但至今未對外公布其決定。據悉,參加競爭的預警機主要包括諾斯洛普·格魯曼公司生產的E-2C“鷹眼”2000預警機、巴西埃姆布拉爾飛機制造公司生產的EMB-145“亞馬遜”預警機和瑞典制造的SAAB-2000型“愛立眼”預警機。外界對該項目的進展情況知之甚少,不過該項目的存在足以說明馬來西亞空軍轉型的意圖和決心。有消息報道,馬來西亞的近鄰泰國和新加坡均欲購買先進的預警機,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該地區國家提升防空能力的普遍愿望。
直升機 由于現役的S-61“鸚鵡”直升機日益老化,馬空軍已開始著手新型直升機的采購計劃?!胞W鵡”直升機于1968年開始服役,過去40年中一直是馬來西亞空軍直升機部隊的主力。時至今日,該直升機已經老態龍鐘,具備作戰能力的不到總數的三分之一。2007年,“鸚鵡”直升機曾發生墜機事故。事發后,馬內閣專門召開會議,決定加速購買新型直升機。據悉,新型直升機的競標公司包括意大利阿賈斯塔·韋斯特蘭公司生產的AW-101直升機、歐洲直升機公司生產的EC-725“美洲獅”直升機、俄羅斯米里公司生產的“米-17”多功能直升機和美國西科斯基公司生產的S-92直升機。
運輸機 馬空軍目前的空中運輸力量主要由c-130H運輸機承擔。為了提高空運能力,馬空軍擬從2013年開始購買歐洲A400M運輸機。A400M運輸機由英國的BAE系統公司、歐洲航空防務與航天公司、比利時的Flabel公司和土耳其的Tusas宇航公司聯合研制,首架飛機已于2008年6月26日正式下線。A400M運輸機長43.8米,寬42.4米,高14.6米,載重量37噸,主要承擔運送戰斗部隊和裝甲車輛,執行快速反應部隊部署、人質解救行動、人道主義援助等戰略、戰術任務,其有效載荷大大超過馬來西 亞空軍現役的C-130H運輸機。此外,該機還擁有高懸浮起落裝置,可以在短距離內完成起飛和降落,并具備遠距離高速巡航的能力,可以執行長距離機動運輸任務。據悉,馬空軍已于2005年花費7.42億美金訂購了4架A400M運輸機,一旦該機交付使用將大大提升馬來西亞軍隊的戰略部署能力。
教練機 為了承擔蘇-30MKM戰機飛行員的訓練任務,馬政府已與意大利馬基公司簽署協議,購買8架由該公司生產的MB.339 C高級噴氣式教練機。據悉,雙方的交易總額約為8800萬歐元,其中包括交付后兩年內,阿萊尼亞·馬基公司為這8架飛機提供備用零部件、相關地面設備以及維護服務。MB.339是意大利馬基飛機公司為意大利空軍研制的教練/攻擊機,用來取代老式的MB.326和G.91T教練機執行中級和高級訓練任務。MB.339的主要型號有MB.339A雙座串列教練/攻擊機、MB.339B高級噴氣教練機、MB.339K單座對地攻擊型和MB.339C 教練/近距空中支援型。
海軍
自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馬來西亞根據《軍隊20年(1990至2010年)發展計劃》,按照“質量優先”的原則,加速推進海上力量建設,力爭到2010年建成一支在東南亞地區處于領先地位的現代化海軍。

兩犧攻擊艦為了提升兵力遠程投放能力和人道主義救援能力,馬海軍已開始制定大型兩棲登陸艦的引進計劃。據外界透露,馬海軍即將引進的兩棲攻擊艦就是韓國建造的“獨島”級大型兩棲登陸艦。“獨島”號采用類似航母的全通型甲板,滿載排水量超過1.8萬噸,可同時搭載多種直升機、坦克裝甲車輛和登陸艇,或者總數超過700人的登陸作戰部隊。如果加以適當的改進,也可搭載垂直起降戰斗機充當輕型航母的角色。據悉,該艦今后可用于登陸作戰以及反艦、防空和反潛編隊的指揮艦,也能用于救災、維和以及緊急撤僑等任務。
潛艇2002年6月5日,馬來西亞同法國艦艇建造局和西班牙Izar公司簽署了一項價值約10.8億美元的軍購合同,購買由這兩家公司合作生產的2艘鲇魚級常規潛艇和一艘經過大修的法國阿戈斯塔70型潛艇。根據合同,第一艘蚰魚級潛艇將在法國瑟堡船廠建造,第二艘則在西班牙卡塔赫納造船廠建造。據DCN稱,這兩艘排水量為1700噸的魚級潛艇將裝備SUBTICS綜合指揮、武器控制和聲納系統,主要武器為6具533毫米魚雷管,共可裝載18枚“黑鯊”重型魚雷和sM-39“飛魚”反艦導彈。目前,兩艘蚰魚級潛艇將暫不安裝AIP動力系統,待今后改裝時視具體情況而定。預計,第一艘魚級潛艇將于2009年初交付使用,6個月后交付第二艘,這比最初計劃的日期晚了約2年。蚰魚級潛艇可執行包括反潛、反艦、特種作戰和情報收集在內的多種任務,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常規潛艇之一。
護衛艦上世紀90年代,馬來西亞海軍曾經從BAE系統公司購買了兩艘耶巴特級護衛艦,分別名為“耶巴特”號和“萊丘”號。如今,馬海軍打算再花10億美金從BAE系統公司購買兩艘該型艦艇,雙方已在2006年7月簽署了采購意向書。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馬來西亞海軍和建造商已經在原則上達成一致意見,一旦政府點頭即可簽訂合同。新購艦艇可能以目前裝備的耶巴特級護衛艦為基型,同時加裝更加先進的傳感器和武器套件,其中包括由泰雷茲公司和內德蘭公司共同開發的SAMART-S MK2偵察監視雷達和集成式“增強型海麻雀”導彈,用于執行地區防空任務。如果雙方能順利簽署合同,艦艇建造工作將在英國和馬來西亞的納閩造船廠同時開展。預計,新購艦艇有望在2015年左右開始服役。
巡邏艇為了更好地維護馬六甲海峽和馬來西亞專屬經濟區的安全和穩定,馬海軍在1998年訂購了6艘以MEKO 100級巡邏艇為基型的大型巡邏艇。前2艘巡邏艇由德國布洛姆·福斯船廠建造,已于2006年中期交付使用。而第3艘巡邏艇也已在2007年11月交付使用。馬海軍原計劃追加購買21艘該型巡邏艇,但由于該艇在建造方面存在困難,這一計劃已經不可能落實。因此,馬海軍正考慮對該型巡邏艇進行升級改造,使其有足夠的空間和承載量安裝反艦導彈和內置式防空武器系統,以便進一步提升其戰力。
獵雷艇目前,馬海軍共裝備4艘意大利制造的馬哈米盧級獵雷艇。為了提升其獵雷能力,馬海軍對其中的兩艘加裝了泰雷茲水下系統公司生產的TSM 2022 MkⅢ寬帶多頻獵雷聲納,另外2艘有望在近期得到翻新并加裝無人駕駛水下掃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