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冰島之后,哪些國家將面臨經濟破產和政治的徹底垮臺呢?
英國:英國經濟的下滑主要是因為,和其他經濟體比起來,英國經濟更多地依靠其金融業。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的加深,英國民眾已經開始將矛頭指向了政府。最近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60%的英國民眾認為,新的經濟復蘇計劃會失敗。
拉脫維亞:受本次危機影響,拉脫維亞目前是27個歐盟成員國中經濟最疲軟的一個。今年1月,超過1萬名拉脫維亞人舉行了該國自上世紀80年代末以來規模最大的示威。
希臘:面對稅收收入下降和救助計劃急需資金等壓力,希臘可能會被迫退出歐元區。去年12月,希臘各地爆發了嚴重的騷亂,150多家銀行成為攻擊的目標,暗淡的經濟形勢被公認為此次騷亂的根本原因。
烏克蘭:烏克蘭的出口導向型經濟及其不穩定的政治體系,使該國成為東歐各國中受此次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國家。
尼加拉瓜:尼加拉瓜的經濟嚴重依賴外部匯款,每年尼加拉瓜人從國外寄回來的匯款約有8億至10億美元。美國經濟衰退意味著尼加拉瓜人寄回家的錢變少了。奧爾特加在國內的集權統治招致了發達國家的不滿,而尼加拉瓜卻要依賴這些國家的援助。
美國《外交政策》
2009年2月 編譯:曹惺璧
達沃斯:顛倒的世界
去年的達沃斯,世界精英云集,樂觀氣氛漫溢。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體現的時代精神卻大相徑庭。
雖然參與者陣容依舊強大,很多活動中人們摩肩接踵,不過達沃斯的真實情況是,經濟世界似乎顛倒了過來:領導者們仿佛處于反轉的平行宇宙,其言行在危機前幾乎難以想象。俄羅斯總理普京警示了國有經濟的危機,因為國有經濟抑制創新和發展。眾所周知,俄羅斯以政府對經濟的干預而著稱。克林頓對此開玩笑:“我很高興聽到普京為自由企業說話,希望自由企業為他效力。”
商業界情況如何?百事可樂公司總裁努伊在會談上說:“資本主義導致貪婪。我們必須讓最棒、最聰明的人進行(政府)管制。”下一位發言的英國匯豐銀行的集團主席贊成努伊的觀點,不過同時指出:“一家公司要是沒有強大的價值,管制也不管用。”
這種角色互換令人暈眩:政府領導人希望他們要做的變少,前自由市場主義者則請求立法者將 “看不見的手”變得有形一點兒。
前英國首相布萊爾出現了,他警告不要借金融危機來“封閉世界”,政府不應抑制創新并追求以鄰為壑的政策。布萊爾接著解釋說,國家手段并不是答案。政府的新職責并非控制企業,而是幫助它們在困難的時候找到出路。“為何不利用此次危機來投資于未來能源,來幫助地球村里的每個人呢?”他的結語迎來熱烈的掌聲——觀眾對于樂觀精神實在渴望已久。
美國《財富》
2009年1月29日 編譯:王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