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科學發展觀是著眼中國又面向世界提出的重大理論成果,用科學發展觀的思路研究中國經濟戰略的選擇與調整本身就是理論創新。科學發展觀與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緊密的內在聯系。
[關鍵詞] 科學發展觀 經濟社會發展 內在聯系
一、新階段面臨的新任務和存在的問題對有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世紀頭20年,對我國來說,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因為,我國己經進入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要到2020年,建設“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目前,國內外形勢的新變化,我國經濟社會的新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的新期待,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提出了新要求。黨的十七大順應形勢發展和人民意愿,在十六大確立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的基礎上,對我國發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對2020年的奮斗目標進行了充實完善,并做出了重要部署。這是因為,新階段中國還面臨許多突出的問題:一是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主要包括需求結構不協調、產業結構不協調、城鄉發展不協調,以及地區發展差距、個人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和經濟整體運行效率不高;二是需要破解存在的一些“兩難”的矛盾,如在新階段需要解決提高經濟增長質量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矛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與高投入的矛盾、保持經濟穩定安全與深化改革開放的矛盾;三是面臨國外強有力的挑戰,特別是面臨全球化的挑戰、發達國家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挑戰、廉價勞動力的挑戰;同時,在我國社會總體形勢平穩的同時,一些不穩定因素還長期存在并有所增加。
如果把上述經濟社會問題從經濟戰略方面予以歸納,可以說,由于中國改革開放的實踐基本上是摸著石頭過河,一些戰略舉措和相關的一些經濟戰略,往往是針對當時顯露的一些突出問題而提出的。這樣一來,提出的某些經濟戰略難免存在一些問題:
一是有些經濟戰略雖然很有針對性,但由于對經濟的運行及其長遠發展缺乏系統的分析,往往存在腳痛醫腳、頭痛治頭的現象。二是有些經濟戰略雖然設想很好,但在實際中卻很難執行,使存在的問題不但沒能得到更好地解決,有的甚至進一步加深了。三是經濟發展中的一些老問題依然非常突出,說明原有的經濟戰略仍然在執行。四是經濟發展中出現了一些新的突出問題。
很明顯,上述存在的問題,不是發展過程中突發的問題,而是長期存在的問題,也不是發展過程中必然會出現的問題。因此,很有必要從整體的高度系統地分析中國經濟戰略存在的問題,及其需要調整的走向。我們正在經歷著由“傳統社會發展戰略”向“新的科學的社會發展戰略”的調整。
二、科學發展觀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經濟社會的建設走向指明了方向
如前所述,全球化不完全是經濟的全球一體化,同時也包涵著社會、政治和文化諸多領域的全球化。全球化給中國的經濟、政治、社會、文化,以及意識形態、價值觀念帶來了一系列深刻的變化。黨的十六大以后,新一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更加重視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問題,明確提出了樹立和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胡錦濤總書記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對科學發展觀做出了明確而科學的評價:“科學發展觀,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
在發展中,必須辯證地理解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關系。如果不能全面協調發展,不僅阻礙經濟增長,而且會激化社會矛盾,嚴重的失調則會造成災難性的后果。因此,這就需要統籌兼顧,即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來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關系,保障經濟社會的平穩健康快速發展。著眼于科學發展觀的經濟緯度可以看到,科學發展觀是堅持“速度與質量、效益相統一的節約發展觀;區域平衡,內外資源并重的協調發展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相統一的全面發展;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相適應的協調發展觀,是一條經濟可持續發展、社會全面進步、資源永續利用、環境不斷改善、生態良性循環的發展道路。”
它為全球化背景下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一是科學發展觀為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顯而易見的問題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原則。對于這些問題,按照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顯然要堅持全面協調的原則。“單打一”可能在短期內有效,但在長期時間內不一定有效。解決服務業比重過低的問題,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需要對“三農”問題、工業問題和服務業問題進行系統分析,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才能做出統籌安排——確立三次產業協調發展的新型工業化戰略。又如,解決個人收入過分懸殊問題,在中國也不是簡單地通過收入再分配手段就能解決的問題,它與中國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這些問題是顯而易見的,但實際上是帶有全局性、長遠性的結構性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靠“單打一”也是行不通的,只有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確立可行的發展戰略,做到統籌兼顧,方能得到切實解決;二是科學發展觀為解決社會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兩難矛盾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原則。比如,解決提高增長質量與經濟高速增長的矛盾,必須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基本要求加以解決;三是科學發展觀為應對國際挑戰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導原則。例如,如何應對發達國家科學技術發展迅猛的挑戰,科學發展觀提出,要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這就應當正確處理好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關系,以及自主開發與引進國外先進科學技術的關系。總的來說,確立或調整經濟發展戰略要堅持科學發展觀,方能解決經濟中帶有全局性、長遠性、根本性的戰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