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很多的物流企業以組建戰略聯盟的形式,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融合各自的相對優勢環節,以提高在行業中的競爭力。但是有些戰略聯盟并不穩定,使得預期效果大大折扣。本文從博弈論的角度對組建物流企業間戰略聯盟的可行性進行分析,以期為聯盟雙方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 戰略聯盟 混合策略 納什均衡
物流行業最近這些年在我國蓬勃地發展起來,出現了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物流企業,但是相對于國外的物流企業來說,我國的物流企業還很弱小。因此為了提高自身的競爭實力,很多企業紛紛組建戰略聯盟,以期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達到雙贏的目的。但是,很多的戰略聯盟并不穩定,各聯盟企業經常由于合作收益問題產生糾紛,破壞了戰略聯盟合作氣氛,甚至使得聯盟形同虛設或者瓦解,使人對物流企業戰略聯盟的可行性產生懷疑。本文就從博弈的角度對物流企業戰略聯盟進行分析。
一、模型假設
1.參與人:本模型假設只有兩個參與人:一個為物流企業A;另一個為物流企業B。
2.行動:本模型中物流企業可以選擇的行動為組建聯盟和不組建聯盟。則企業A的可選擇行動集合假設為M={聯盟,不聯盟};企業B的可選擇行動集合假設為S={聯盟,不聯盟}。
3.信息:本模型中假設每個參與人對其他參與人的行動選擇都有準確的了解,即模型中參與人的信息是完全信息。
4.支付:本模型中,假設企業A的支付為:當A聯盟,企業B聯盟,企業A將盈利;當不聯盟時,企業A無收益也無損失,其支付為零;企業B的支付假設為:當企業A不聯盟而企業B聯盟時,企業B將產生損失,當企業A不聯盟而企業B也不聯盟時,企業B無損失也無收益,其支付為零。
二、模型的建立與分析
物流企業雙方是否能成功組建戰略聯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雙方的合作收益。
1.模型1:企業A與企業B的純策略博弈情形首先考慮一種簡單的博弈情形。假設當開始一次博弈時,企業B有聯盟和不聯盟兩種選擇,企業A也有兩種選擇,即合作收益達到一定點后,企業A有聯盟和不聯盟兩種選擇,因為如果企業A沒有盈利他肯定不會虧本聯盟。企業A與企業B的博弈矩陣可表述如下:
其中,當企業A聯盟,企業B聯盟時,企業A將盈利M,企業B盈利為N;當企業A聯盟而企業B不聯盟時,企業A損失為K。企業B無損失也無收益;當企業A不聯盟而企業B聯盟時,企業A無收益也無損失,企業B沒有滿足需求將損失P;當企業A不聯盟而企業B不聯盟時,雙方既無損失也無收益。可以看到在該博弈中存在純策略納什均衡。
2.模型2:考慮該博弈的混合策略模型。假設企業A的混合戰略是以國α的概率選擇聯盟,以1-α的概率選擇不聯盟;企業B的混合戰略是以β的概率選擇聯盟,以1-β的概率選擇不聯盟。那么企業A的期望效用函數是:
對上述效用函數求微分,得到企業A的最優化的的一階條件:解得所以在混合均衡策略中,企業B以概率選擇聯盟,以的概率選擇不聯盟。
企業B的期望效用函數是:
最優化的一階條件為:解得:所以在混合戰略均衡中,企業A以的概率選擇提出聯盟,以概率選擇不提出聯盟。
可見,在該博弈中,是惟一的納什均衡。從中可以看到企業A和企業B在該博弈中達到了一個均衡,即處于這情況時,雙方的滿意程度達到最好。但是隨著收益的變化,這個納什均衡會隨著變化。
三、結論
從上面的博弈分析表明物流企業B與物流企業A雙方之間存在著混合策略納什均衡,即二者之間存在著最優的戰略聯盟方案。在這個最優的戰略聯盟方案下,物流企業B與物流企業A雙方的滿意度達到最好。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羅伯特·吉本斯:博弈論基礎[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3]顏士梅王重鳴:戰略聯盟與并購:兩種企業組織方式的比較分析[J].科學學研究,2002(3):27~29
[4]張鵬云慶夏:供應鏈合作伙伴的博弈分析與評價選擇[J].情報方法,200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