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青年群體,有其獨特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當然,總體上說大學生的消費觀念還是健康向上的,不過,由于家庭因素、社會因素、教育因素等的影響,導致一些大學生出現各種不良消費現象和行為,本文主要揭露其不良的消費現象和行為,深究其影響因素,并提出教育對策。
[關鍵詞] 高校大學生 消費道德 研究
大學是培養棟梁的搖籃,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青年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有著強烈的消費欲望和需求,其消費觀往往是超前于社會的發展,引領社會的消費潮流,因此,大學生擁有健康的消費觀和行為不僅關系起本人的社會成長,更關系國家的健康發展,所以,大學生消費教育的研究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一、當前在高校大學生中存在的不良消費
大學生的合理消費結構大體可以這樣分配
然而,有部分同學的消費結構與之相差甚遠,基于問卷調查結果,最典型的有以下幾種現象:
1.網絡消費過高。QQ聊天:時下最流行的聊天工具莫過于騰訊的qq了,最近對本院的大學生做了一個調查問卷,結果顯示,每次上網的時候,掛qq和聊天的高達87%,而24%的學生上網就是主要去聊天,最為嚴重的就是,荒廢了其個人的學業,喪失了人生的目標,虛度了自己的青春。
網絡游戲:早晨,高校的門口出現了一個怪現象,成群成群的學生涌入校園,這些都是上通宵的,而這些學生中間大多都是玩游戲的,在筆者這次的調查問卷中,顯示這樣一組數據,73%的宿舍電腦中裝有網絡游戲,而經常玩網游的居然高達29%,由此可見,大學生容易因此而消極墮落,誤了前程。
2.人情消費名目多。當代大學生的人際關系類型很多,師生,同學,朋友,社團組織成員等等,各種形式的聚會成為在校大學生消費的一個突出問題,請客消費名目可謂繁多,最終成為無奈而又必不可少的消費項目;還有一部分學生,由于處于某種目的,請人吃飯,給人送禮,以求當上班干部,入了黨,考試成績提成及格分數等等。這些行為,大學生不僅消費多,也容易走上不正確的競爭之路,形成錯誤的價值觀,人生觀。
3.消費“兩級分化”嚴重。高校的學生在消費數額上呈現一定的兩級分化現象,主要是高消費一族和貧困生群體的顯著差異,一些家庭經濟好的學生往往過著與學生身份不符的奢華生活,吃高檔,穿名牌,筆記本電腦,高檔手機,甚至開著車出入校門,他們盲目消費,超前消費,對其他學生造成的負面影響很大;而那些經濟條件差的學生,大多家里都背負這經濟負擔,這些學生感到心理負擔過重,往往有自卑感,久而久之可能導致心理不健康。
二、不良消費現象和行為產生的原因
1.家庭因素。現在是獨生子女時代,孩子在家里都被視為重點對像,從小就是有求必應,在家長眼里,普遍存在再苦也不能苦著孩子的想法,家庭條件越差的家庭,為大學生想盡辦法創造了各方面的條件,無疑給他們造成消費時的優越感,這種溺愛在一定程度上起了誘導的作用。
2.社會因素。一方面,享樂主義,拜金主義,超前消費,對國內傳統的消費觀念強烈沖擊,由于大學生的消費心理不夠成熟,在推崇世俗化享受的同時,容易造成模仿消費,攀比消費等不良行為;另一方面,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效應誘使很多人“一切向錢看”,貪圖物質享受,取代了高尚的精神追求;畸形的消費心理和盲目沖動消費觀,摒棄了勤儉節約,艱苦奮斗的傳統美德。
3.學校因素。高校擴招,后勤社會化,使得學校的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加大,日常管理相對滯后,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雖然也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國情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對大學生消費中存在的問題沒能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加之學校周邊眾多的超市,網吧,娛樂場所,時刻吸引大學生的消費欲望,放松了對他們消費觀的教育。
三、解決大學生不良消費的對策
1.學校加強教育是首要任務。 對學生進行國情教育,教育大學生要“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對改善社會風氣,凈化社會消費環境有積極的作用。
2.社會優化消費環境是重要手段。有關部門應該聯合下手對學校周邊的環境進行清理和整頓,堅決取締那些違法經營的網吧,娛樂場所,消除那些不健康的低品位的娛樂場所,同時對周邊必要的商業網點精心合理布局和嚴格管理,為大學生提供一個健康的消費環境,是學校的周邊環境真正成為優美的學習、生活校園的延伸。
3.大學生自身教育與自我教育是必然要求。堅持教育與自我教育的原則,就是在教育的基礎之上,充分發揮大學生的主題性作用,引導大學生把社會對個人的消費要求變成自己的內在追求,主動接受外界的影響,自覺地對自己的消費行為進行自我評價,自我控制和自我塑造,培養良好的合理消費觀念,是提高消費觀教育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健康消費的內在因素。
總之,大學生的消費觀和行為在未來社會消費中影響越來越大,我們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研究和指導,尤其對不良消費現象和行為的研究,有利于幫助大學生建立合理將康的消費觀和價值觀,完善高校的思政教育內容,推動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