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所有資源中,人力資源處于核心的和關鍵的戰略性地位,人才資源是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力資源的精華。人力資源的質量高低,主要體現于人才資源。根據對不同學歷旅游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建立設計若干指標對遼寧省各市人力資源情況作以劃分,進一步分析各市的人力資源類型并加以規劃。
一、指標體系因子、權重的確定
針對問卷調查結果并結合遼寧省的現狀,對遼寧旅游人力資源劃分的指標選擇5種因子,分別為:年齡(26-35歲)、知識結構(旅游專業大專以上學歷)、豐富經驗(崗位年限3年以上)、熟悉外語和工種的不同(包括高級管理人員和高、中級技師)。
因子權重采用特爾菲(Delphi)法,通過請教專家對旅游人力資源各因子的經驗判定和評分,得出各因子的權重(見表1)。
二、人力資源類型劃分與分析
根據原始數據和權重對各指標分別予以賦值,并運用統計軟件SPSS13.0進行聚類分析。如圖1所示,將遼寧省14個市分為以下幾類:
1.大連為一類
2.沈陽為一類
3.丹東本身為一類
4.撫順、本溪、錦州、鞍山、營口、鐵嶺為一類,且撫順、本溪、錦州為一亞類
5.遼陽、朝陽、盤錦、葫蘆島、阜新為一類
1.綜合指標完全匹配型
類型Ⅰ包括大連一個市。大連是所有14個市中綜合人力資源指標匹配最好的一個市。綜合性很強,各項指標中人力資源的數量相對均衡,除在學歷及高、中級技師這兩個指標上略低于沈陽外,其他指標均居各市首位。
2.綜合指標基本匹配型
類型Ⅱ包括沈陽1個市。由于沈陽是遼寧省的省會,大專院校較多,加上政府對沈陽旅游業投資的傾斜,所以,無論從學歷、從事旅游業的經驗及工種等綜合指標來看,人力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都很平均,以上5種指標,沈陽的排名都是在第一和第二之間。無論是人力資源還是人才資源都有不斷增加的趨勢。
3.中間型
類型Ⅲ 僅包括丹東一個市。丹東是各市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由于地處中朝邊界,是一座邊境城市,知名度較高,而且由于近幾年該市大力倡導邊境旅游業的發展,從事旅游的人數日益增多,人力資源的數量已經超過了鞍山、撫順、本溪等城市,成為旅游者來遼寧省旅游的熱點城市。但由于處在產業更替期,旅游專業畢業的高級管理人員及中、高級技術人員數量相對較少,與其他城市相比,具有顯著的過渡性特點。
4.單指標欠缺型
類型Ⅳ包括撫順、本溪、錦州、鞍山、營口、鐵嶺6市。它們在這5項指標中,人力資源數量分配較為平均,都基本排在中等水平上。但是,它們的主要特點是:在這5項指標中,其中都有1項或者2項相對較弱,即在平均水平以下。其中,撫順、本溪、營口和鐵嶺都是在高中級技師上缺乏人才;鐵嶺也同樣缺少外語人才。
5.多指標欠缺型
類型Ⅴ包括葫蘆島、遼陽、盤錦、朝陽、阜新5市。它們共同特征是:無論從人力資源的學歷、年齡、經驗,還是外語程度和工種上看,從業人員的數量,尤其是人才資源數量缺乏嚴重。從各市的地理位置來看,朝陽、葫蘆島和阜新都處在遼西地區,遼陽和盤錦處在中部地區,所以說,遼寧西部地區的旅游和遼寧省總體相比,落后很多,由于地處于較偏僻貧困地區,政府投資不足,所以,人力資源缺乏。
三、提高遼寧省各市旅游人力資源的對策
1.以提高技術革新和科技成果轉化為核心,加強旅游業技能人才的培養
加快培養造就一批生產和服務工作一線懂技術、會操作、能創新的高級技能人才。實施高級技能人才培訓工程和技能創新行動,通過學校教育培養、企業崗位培訓、個人自學提高等方式,推進技能人才升級。發揮企業培養高技能人才的主體作用,完善培訓制度,建立培訓基地,有計劃地培訓高級技能人才;開展技術攻關、創新創效、觀摩研討和技能競賽等活動,促進崗位成才;開展名師帶徒弟活動,通過名師帶出一批高技能人才。充分發揮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高級技工學校和旅游專業學校在高技能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擴大培訓規模,提高培訓層次和培訓質量,創辦培養高技能人才的名牌學校。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依托辦學實力較強、特色突出的院校。
2.堅持引進人才與引進智力并舉,積極吸納發展遼寧旅游業急需的高層次人才和緊缺人才
積極引進國內優秀旅游人才。研究制定并實施“引進國內優秀旅游人才計劃”,建立旅游重點項目人才需求信息庫,力爭全省每年引進急需緊缺的懂旅游國際法規和國際慣例的高層次管理人才、分析預測與規劃人才、旅游理論研究人才、旅游科技開發人才、外語水平過硬的各類管理和高中級接待服務人才、旅游資本運營人才和職業經理人才、旅游電子商務人才、專項開發與策劃人才、景觀設計人才、市場營銷策劃與推廣人才。
大力引進留學和海外高層次旅游人才。按照拓寬留學渠道、吸引人才回國、支持創新創業、鼓勵為國服務的要求,響應我省“海外留學人員來遼寧創業計劃”,每年引進一部分熟悉WTO體制下旅游企業運作的高層次經營管理人才、高級技術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充分發揮柔性引才機制的作用。鼓勵海內外各類高知識層次旅游人才采取柔性流動方式來我省旅游業從事兼職、咨詢、講學、科研和技術合作、技術入股、投資興辦企業。鼓勵用人單位以崗位聘用、項目聘用、任務聘用和人才租賃等靈活用人方式引進人才和項目。
3.切實加強我省旅游業人力資源工作力度,創新完善現代人力資源發展體系
建立現代人力資源工作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樹立強烈的人力資源發展意識,加強人力資源工作力量,認真實行人力資源工作責任制。要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抓好人力資源發展中的各項任務的落實。建立完善以戰略人力資源管理為核心的旅游業現代人力資源發展的新體系。著眼于服務旅游行業和行業內各種組織的發展戰略,加強行業和行業內組織的戰略人力資源管理,創新完善現代人力資源發展體系。
4.優化人力資源發展環境,為各類人力資源在遼寧旅游業發展中創新創業提供良好條件
營造良好的政策法制環境。建立和完善以人力資源評價、培養、選拔、吸引、聘用、流動、管理、激勵為主要內容的政策體系,加強對人力資源流動中知識產權、企業核心技術和商業秘密的保護,探索建立人力資本及科研成果有償轉移制度和法規,維護從業人員和用人單位的合法權益,防止和克服人力資源流動中的消極現象。
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支持人力資源到遼寧旅游業發展最需要的地方建功,到最能發揮自己才干的領域立業。加快培育和發展旅游業人力資源創業載體,鼓勵旅游企業、培訓機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創辦更多的旅游業科研培訓基地,逐步形成以旅游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為主體的知識創新體系和以旅游服務企業為主體的服務創新體系。
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進一步轉變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提高辦事效率,對涉及人力資源發展的有關問題實行限時服務、承諾服務,開辟旅游業人力資源服務的“綠色通道”。加大對旅游業人力資源開發的投入,設立旅游業人力資源開發專項資金,同時廣泛吸納社會各界投入,主要用于旅游業高層次人才、緊缺人才的培養、引進、資助、獎勵等。鼓勵用人單位對人力資源發展工作的投入,吸引國內外組織和個人以各種形式支持我省旅游業人才開發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