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外購生產用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按照抵扣政策不同分為消費型增值稅、收入型增值稅和生產型增值稅。各種類型增值稅適應不同的生產結構和經濟形勢,其賬務處理也不同。為了適應當前經濟環境的需要,我國應從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變。
一、外購生產用固定資產增值稅抵扣的類型
按照增值稅的基本原則,實行增值稅的國家,對于納稅人的生產資料中的非固定資產項目,如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燃料、動力包裝物等,都允許扣除。但對于購入固定資產,如廠房、機器、設備等是否扣除,如何扣除,則不盡相同。
1.消費型增值稅。征收增值稅時,允許將購置生產用固定資產的已納增值稅稅款一次性全部扣除。也就是說,納稅企業用于生產的全部外購生產資料都不再課稅之列,全部中間產品都不在課稅的范圍內,只對最終消費品課稅。這樣,就整個社會來說,課稅對象實際上只限于消費資料,故稱消費型增值稅。消費型增值稅可以徹底消除重復征稅,有利于加速設備更新,推動技術進步。
2.收入型增值稅。征收增值稅時,只允許扣除固定資產折舊部分的已納增值稅款款。這樣,就整個社會來說,其課稅基礎與國民生產總值扣除折舊后的余值相當,即與國民生產凈值相當,課稅的依據相當于國民收入,故稱為收入型增值稅。這樣類型的增值稅,同消費型增值稅近似,也允許對生產用固定資產的已納稅款進行扣除,只是扣除的時間和方法不同。消費型增值稅將外購生產用固定資產的已納稅款一次性扣除,收入型增值稅則只允許在應納稅款的所屬期內扣除固定資產當期折舊費用中的已納增值稅款。可以徹底消除重復征稅,有利于加速設備更新,推動技術進步。
3.生產型增值稅。不允許扣除外購生產用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款。課稅的依據既包括消費資料,也包括生產資料,相當于生產的固定資產和各種消費產品的生產總值。這樣,就整個社會來說,課征的范圍與國民生產總值一致,故稱為生產型增值稅。從稅制本身來看,生產型增值稅存在著較大缺陷,生產型增值稅不允許扣除外購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因此對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增值稅部分存在重復重征稅問題。生產型增值稅下,企業外購生產用固定資產時支付的增值稅,在使用期內以折舊形式構成產品的成本。產品收入包含產品成本,也就包含了以折舊形式存在的已支付增值稅。按照產品收入計算銷項增值稅,也必然再次對已支付的增值稅額計征增值稅,顯然是重復計征了增值稅。
二、適應不同的生產結構和經濟形勢,各類型增值稅的賬務處理不同
生產用固定資產價值隨著固定資產使用而逐步轉到生產的產品成本中,這部分轉移的價值即為固定資產的折舊,并在銷售收入中得到補償。企業一般以取得固定資產的歷史成本作為計算基數,而歷史成本包含了外購固定資產支付的增值稅,這樣計算出來的折舊也包含了已支付的增值稅的分攤額。
【例】甲公司2008年4月以銀行存款購入生產用設備1臺,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的價款為24000元,增值稅4080元,該設備預計使用期限2年,報廢時無殘值收入。
1.消費型增值稅。設備的原始價值為24000元,按平均年限法計算,月折舊額1000元。賬務處理分別如下:
(1)購買時:
借:固定資產 24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4080
貸:銀行存款 28080
(2)每月計提折舊時:
借:制造費用1000
貸:累計折舊 1000
2.收入型增值稅。設備的原始價值為28080元,其中包含4080元的增值稅。按平均年限法計算,月折舊額1170元,其中包含了170元的增值稅。賬務處理分別如下:
(1)購買時:
借:固定資產 28080
貸:銀行存款 28080
(2)每月計提折舊時:
借:制造費用 1000
應交稅金——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70
貸:累計折舊 1170
3.生產型增值稅。設備的原始價值為28080元,其中包含4080元的增值稅。按平均年限法計算,月折舊額為1170元,其中包含了170元的增值稅。賬務處理分別如下:
(1)購買時:
借:固定資產28080
貸:銀行存款 28080
(2)每月計提折舊時:
借:制造費用1170
貸:累計折舊 1170
三、我國應實現從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轉變
我國現階段選擇生產型增值稅,首先與當時我國的面臨的財政與經濟形勢相適應。一方面,稅制改革前我國的財政收入形式十分嚴峻。另一方面,當時我國經濟發展速度過快,通貨膨脹的壓力很大,多年來所累積的固定資產投資膨脹問題十分嚴重。選擇生產型增值稅,可以在一定生產方式上抑制固定資產投資,有助于控制通貨膨脹。
選擇生產型增值稅,與我國當時的生產結構狀況相適應。由于大多是國家實行的消費性增值稅,各國的出口產品已經退回在各國內所交納的增值稅。我國實行的是生產性增值稅,出口商品中仍然包含固定資產外購時的增值稅,因而提高了出口的增長。從進口方面來看,從國外進口的商品因其在各國內都已經徹底退稅,而我國國內的商品中包含了固定資產外購時的增值稅,從而使本國商品與國外商品在國內市場的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
隨著我國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2008年世界金融風暴之后,我國經濟形勢出現了較大的轉變,經濟增長放緩,通貨膨脹轉變為通貨緊縮,內需不足等成了困擾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問題,生產型增值稅在某種程度上,對我國經濟發展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為適應我國目前和未來經濟的發展形勢,應該逐步實現從生產型增值稅向收入型轉變增值稅,最終實行消費型增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