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鬧過一陣病,中醫說叫五更瀉,就是早晨起來拉一泡稀?,F在這病悄悄好了,但早起的毛病落下了,不管頭天晚上多晚睡,早晨6點一準睜眼,夏天順便就起身了,冬天天還沒亮,就這么在床上瞪著眼睛等到一縷金色掛上窗欞。
問周圍的商務人士,有這毛病的不少。一位朋友說,晚上又是開會又是應酬又是公司的爛事讓你動腦子,好不容易睡著了夜里又夢見老板催著要材料,天不亮就又睜眼了。
另一位朋友說,你這還是做夢呢,我老板真的一大早就找我,不就是搞個開業慶典嗎,她早晨六點多打電話問我,剪彩的剪子準備了沒有。我才睡了四個小時啊。
據不完全統計,在商務人士中間,級別的高低與越起越早現象呈坐標曲線型,就是說,一開始入職場都嗜睡,有了一定級別就開始早起,級別漸高,越起越早,到了級別特高了,就又開始猛睡了。
經常有那種健康顧問式的文章,講人每天睡多少小時就夠了。這種文章只是給一種人看的,就是那些越起越早的商務人士??茖W家一般都安慰你說,其實人每天睡6個小時就夠了;還有的勵志文章說,古今中外成功的名人都睡的少,像愛迪生每天睡4個小時,達芬奇睡4小時,撒切爾夫人也睡4小時。意思就是你要是想成功,就少睡點吧。
其實,少睡不一定就能讓你成功。上大學的時候,我們班同學一度被勵志演講和書籍集體放倒,開始比著誰學習最用功,在圖書館熬到半夜12點,一批人撤離,1點,又一批人撤了,熬到最后的那個總是驕傲的勝者。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最能熬的同學體檢查出肝功能有問題,醫生說你必須多休息不能累著,大家正好借此機會說算了算了都別熬了。
這件事情的關鍵是,你付出的時機不對,你熬夜不睡所付出的在那個時間沒有價值啊。我們學校同學聚會時常議論,當年不怎么學習、不熬夜、不蹲圖書館、一心做生意的某某同學現在是知名企業家、全國政協委員,人家對國家的貢獻比我們誰都大,人家是該付出的時候付出,在正確的時間為正確的事情付出。
所以說,在睡覺這件事上,不是你想少睡就少睡,而是你到了一定時候,想多睡也多睡不了,就讓它順其自然好了。
生活就是由各種各樣的悖論組成的,比如能睡的人都健康,失眠的人都不健康;成功的人一般都不健康,健康的人都不那么成功;最健康的時候,成功不來找你;最成功的時候,健康總要來壞你的事。
當然,對我等眾生來說,重要的是當什么事情已經發生的時候,找到最適合你的解決辦法。查了一些文獻,發現名人睡覺少也不是因為他們是超人,他們晚上睡得少,白天找機會補。所以結論是,“白天抽空打個盹兒”,是商務人士面對職場壓力,解決越起越早問題的最佳良方。
理想的狀態是有合法的時間和地點去打盹兒,比如領導辦公室后面的密室,辦事途中的車上,辦公室里的沙發上等等。不理想的狀態就是你在做不那么激動的事情中間瞇上一小會兒,比如說開會。
最近看到一些令人不安的消息,有政府領導在會上被媒體拍到打盹兒而遭免職,我認為這十分不公平。為什么不去檢討會議組織者,為什么不想想打盹兒的領導越起越早,白天需要一點休息?
我以前有個美國同事,身體不大好,白天總有那么幾分鐘要睡著,甚至你跟他說著話,他就酣聲輕起。有一次他給級別很高的領導寫講話稿,領導在臺上講,他坐第一排,就那么歪著睡著了。下來后同事們說,你看你,自己寫的稿子,把自己寫睡著了。
我想說的是,商務人士越起越早,商務人士白天打盹,必然成為商務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特征。你早點適應了,你就跨上了通往成功的更高階梯。還有一點:你越起越早了,說明你或者已經很成功,或者離成功已經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