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到底要不要創業?經濟危機對創業到底有何影響?誰又是現在最適合創業的人?
在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七萬多個小時,通常差不多是我們清醒時間的一半,
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每周都在工作(往返于工作之間),
但是只有很少一部分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辦事。在我們與騰訊以及新浪聯手發動的“創業調查”中,即使在2009這個特殊的年份,
面對經濟減緩、消費能力下降、失業率上升等問題,
仍然有42%的受訪者希望有一天能成立一家公司;25%的人說;
他們希望在未來三年內這樣做。
但是,他們中又有多少人能抓住這個機會?
經濟危機的影響究竟有多大?
因為經濟危機,人們的規劃有了一個普遍的規范:“推遲”。MSN中文網對2萬名網民做了一個跟蹤性調查,有14.5%的人打算推遲結婚,有5.8%的私企白領女性和5.5%的外企女性打算推遲懷孕,有三成白領推遲購房購車,另有三成網民準備推遲或放棄創業。
聽到危機創業噤若寒蟬恐怕還是因為在沒有創業經驗的人們眼中,創業的路重重險阻。真正希望創業的人恐怕也不會對這三成網民的退卻過分在意,創業者最需要關注的是他們自己。
企業管理者或是專家在評價危機對創業者的影響時,大多認為,經濟危機的影響大多是正面的。
第一,便宜,真便宜!細打一下算盤,在危機下創業,你起碼能省30%的錢,原料、房租、推廣資金,什么都很便宜。除了你的合伙人與核心團隊,這時候網羅人才無疑物超所值。簡歷如山,高級人才身價暴跌,或者干脆可以找些實習生。當然,這時你可能難以保證這些超值人才日后忠實。花旗銀行的分析家Mark Mahaney認為,如果你愿意尋找,今天的市場有很多新的機會,就像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當一切都陷入蕭瑟。eBay脫穎而出一樣。“當障礙看起來深不可測,這并不代表沒有人會成功突圍。”他如此分析道。CharlesRiver基金依然在期待那些符合VC投資條件的公司誕生。“當你回顧風險投資基金在經濟衰退時期的投資時,會發現他們都收到了很好的回報。這一時期的公司會面對相對少的競爭者,有能力定位于更大的市場,以較低的薪水雇傭高素質的員工。”
第二,廉價運營與創業心態的轉變。喜歡大手大腳過日子的企業會學著養成好習慣。像Flickr的創始人費克就表示,“我們信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你的資金越少,你就得越有創造性。”捉襟見肘的預算迫使它盡可能多地開發那些親博客的功能。美國知名天使投資人Paul Graham說:“多年來我總是告誡創始人,取得成功最可靠的方法就是做一只商界的蟑螂。導致小企業立即倒閉的原因總是缺錢,你的公司越廉價地運營,它就越不容易倒閉。幸運的是經營小公司非常省錢,經濟衰退會讓它變得更加省錢。”這時各種投資與機構貸款都會將錢袋捂緊,大多企業得不到外部資金投入,非常考驗在小情況中的運營能力。企業快速發展時其實才需要有實力、有經驗的人來做,而行業發展較慢時,反而給了草根的小創業者機會。周鴻袆談到中國的創業團隊建設時曾說,“那些外企出身的職業經理人在中國得不到制定通盤策略的機會,失去了品牌資源后,基本不知道怎么用很小的資源干事情。一個小公司在中國要成長起來。需要更特殊的才能——直覺,創業者要做決策,要靠勇氣,很多東西是超出商業管理之外的。”

第三,競爭減少,服務專業化,大公司留下更多機會。經濟危機中企業的運作趨向保守與穩定,大企業對準自己的主流業務,對邊緣類型項目適當放手。小企業也會專心服務于自己的目標客戶,前期徘徊準備進入行業的對手不會草草擁上,只有真正有想法或是想創業的人會留下。經濟繁榮時,有錢人投入的速度會比小企業快得多。企業的想法也不會那么快被模仿。
經濟危機對創業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在投資上,不過如果沒有VC就手足無措,即便在繁榮時期,恐怕對VC的游戲規則也會很難適應。他們會規范你所有的創業習慣,要求你制訂出詳細的應急計劃,如果你此時在錢這關過不去,放在好時候你對整體的把握也會同樣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