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人Rondam Ramblings最近成為了風險投資人,他發現自己犯過的錯誤當身份轉變后是如此一目了然,為了避免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說教,他在博客上把那些觀察到的創業者的問題做了一個總結。
想法:
一個好想法就可以讓你賺大錢
事實是,好想法對于商業成功既不是充分條件,也不是必要條件。微軟應該算是獲得商業成功的典型,但是在它的整個發家史上卻找不到一個完全獨創的“好想法”。事實上微軟正是通過模仿對手的想法并在競爭中打敗對手而一步步發展壯大的。Google確實有一些獨創的,但沒有一個是由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想出來的。這并不是說他們不夠聰明,而是說他們三個(包括比爾·蓋茨)比任何人都要犀利。但如果你認為他們只是有一天突然有了一個靈感接著就發財了,那只能說你是癡人說夢。
想法2:
如果你不申請專利,別人會偷走你
的想法
事實上,沒有人對你的想法有興趣,除非你的想法被證明是成功的。
想法3:
東西做出來自然會有人用
有時候事實確實如此。但這樣的公司只是鳳毛麟角,更多的公司生產的產品因為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賣不出去。我自己就有這樣的慘痛經歷。那是我在1993年創建的第一家公司,名字叫FlowNet。它同時也是一種新的高速局域網通訊設備的名字。當時10M的傳輸速度是標準,但我們提供高達500M的傳輸速度。在五年中FlowNet一直都是擁有最佳性價比的網絡設備,但它在商業上卻遭受了巨大失敗,連一塊也沒賣出去。原因很簡單:它與局域網標準不兼容。如果當時我們做足功課,做些市場調查,就會知道兼容性即使不致命也將會是個大問題。那樣我們就不會把自己數以萬計的美元浪費在專利申請和樣品生產上了。
想法4:
懂得知識比認識人重要
從小到大,你一直相信聰明比什么都重要,事實是,人際關系比知識重要。你的學識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會被推薦給“誰”,但最終。你認識并信任你的人會比你的學識對你的前程有更大的幫助。商業活動是異常復雜的,沒有任何人具有完成一個商業決定所需要的所有知識和經驗,所以精明的人把權力下放。
想法5:
盈利模式都是假的
你永遠也無法知道你的生意會賺多少錢,也無法知道要花多少錢去占領市場,所以你才需要盈利模式來讓你自己做一個全面的思考。就像艾森豪威爾說的,計劃一無是處,但做計劃卻不可或缺。
很多創業者會犯一個典型的錯誤,他們常說,“只要我們占哪怕1%的市場份額,也會賺大錢。”這樣的說法直接暴露出你沒有仔細分析過用戶需求。說“100個客戶中至少有一個客戶會買我們的東西”和說“瞎貓碰到死耗子”一樣,根本無法增強自信心。
想法6:
你的看法很重要
事實上你和你的合伙人對你們產品的看法沒有任何意義,重要的是客戶會怎么看待你們的產品。我們會很自然地假設,如果你和你的伙計們都認為產品很好,那么其他成千上萬的人們也會這樣認為,但事情大多數時候并非如此。原因是當你是如此的聰明,可以設計出這么好的產品時,那么你跟那些產品的使用者是不一樣的。相對于你,你的客戶們要更為平庸一些,他們的口味也會更為平庸一些。如果你的產品只是為了迎合那些會在乎你所在乎的東西的人的話,你的用戶群將會非常小。
想法7:
沒有競爭對手再好不過
如果你所處的行業沒有競爭對手,最有可能的理由是,它根本不賺錢——這個世界上有60億人口,幾乎沒可能存在一個沒有任何人發覺的有利可圖的市場。
最好的消息莫過于你的競爭對手都很笨,絕大部分公司都運作得不是特別好,員工都很傻冒。去了解一下他們的情況吧,放心,他們多得是。
所有這些都可以總結成一句話:重要的是客戶。商業成功的不只是一個好想法,好想法到處都是。商業成功需要有一個好想法、組織一個好團隊,把想法做成好產品并最終把它賣給客戶。很簡單,也很復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