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刊發的讀者來信有三種形式:參加騰訊教育上每期的《職場》調查,并在評論中留言;填寫讀者調查問卷,在建議中寫下你的故事或感興趣的選題;傳統方式給我們發E-mail或寫信。以后,《職場》也會設計更多渠道與你交流。
投稿要求如下:
1、多寫親身經歷或者熟悉的職場故事,切忌說教,最好以敘事的方式撰寫。不需要闡明道理,講出故事即可。
2、來稿請以1000字以內為宜。
3、來信一經選用,將獲贈當期《職場》雜志一本。并會根據刊登篇幅有適當稿酬。稿件中請注明作者的姓名、郵寄地址及郵編。
以12來信請寄:staffers.magazine@gmail.com或liyuan1@cbnet.com.cn
調查中的聲音
策劃4月創業專刊時,我們與騰訊教育聯合推出了調查“現在適合創業嗎?”參加投票的讀者眾多,具體數據可見本期專刊。投票后余興未盡的熱心讀者還在評論中寫下了他們怎樣看待創業。
資源先行者:“在創業初期,創業者個人的能力非常重要,事無巨細都要自己親自動手,創業不是一件很輕松的事情。在創業者的個人能力中業務能力、開發客戶能力、綜合應變能力十分重要。創業者其實很多時候就是一個業務經理,能夠拿到訂單什么都好辦了。很多創業成功者,都是做業務出身。有了客戶,有了訂單,自然地事情都變得容易了。”
冷對危機者:“在這段金融危機的情況下,如果你能把市場了解清楚了,找到適合投資的項目,抓準時機投資,那也許就會賺一筆。現在這種情況下,想創業的也不要著急,趁這段時間出去轉轉市場,看看是怎么個情況,了解什么行業現在需要發展。多學一點人家創業道路的經驗。”
選理想還是選前途?
這位讀者在認真填寫了調查問卷后,提出期待在選題中看到國企與民企對比的選題。建議我們會考慮,也希望有更多讀者能告訴我們,你們的職場是怎樣的,想讓我們做些什么。
我從北京的一所優秀的學府研究生畢業已逾3年,由于是比較傳統的專業,所以較之于多數同學去研究所、國企不同,我選擇了民營企業,想有更大的發展。3年以來,原來的同學均收入穩定、立足北京,且部分人還能步入領導崗位、走上仕途。我雖極為努力,現已是公司的主管級領導,但跟同學們比還總是覺得自己發展并非正途。面對未來道路,是讀博士再進研究所,還是留在企業中打拼,迷茫不已。我想有我同樣苦惱的人不在少數吧。
王軒
ffnier@126.com
初涉職場兩個月
我是2009屆畢業的準大學生,今年的工作真是難找!眼看快要畢業,周圍大部分同學工作還是沒有眉目。我同樣在心里咒罵金融風暴,經過了無數次的網申、筆試、面試,無數次希望與失望,還好憑著一點運氣拿到了淘寶的offer,現在已經提前進入公司實習熱身了。雖然剛來這里兩個月,也有一些小小的感受。
在學校里習慣了學習、作業、考試的流程,及格萬歲。進入職場后完成一個項目報告會被老大反復無情地退回、提出N多建議。總是看不到及格線,只有做到最好。以前我真不知道團隊精神是什么,只以為是在討好面試官,現在發現一個人不可能完成任何任務。
中國老大們看到我的提案。會先劈頭蓋臉數落一通,最后給我一點微笑:“剛來可以理解,再修改修改。”然后再繃起臉:“不過下次提案一定要看到修改的效果呀!”如果是一位外籍上司,不管是小的會議記錄,還是個正經的提案,她都會Well done、Good job點頭一番,我正云里霧里,她接下來再提出一大堆的意見。原來中國老大喜歡先打再揉,外國老大們則是先揉再打。
李瑤杭州淘寶搜索中心編輯與運營部
ruhui@tao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