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二次登臨羅山了。常言道:一個地方要有盛名,光有人物還不行,還要有山有水。位于中國金都——山東省招遠市境內的羅山風景區就是這樣環山抱水、鳥語花香的仙境。
向往遙遠的奇山異水,傾心距離之美,這本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我看來,遙遠風景的誘惑不外乎是年輕人一種特有的躁動,一種不滿現狀的感覺,一種向更高遠目標跋涉的動力。而近在身邊的羅山風景區對于我們既誘惑于美麗,又誘惑于傳說,更有動人情懷的風景,三者兼具,自然與遠方陌生風景不可同日而語,其誘惑自不必贅言。
羅山風景區位于招遠市東北部,驅車從招遠城區到羅山風景區約有20分鐘的車程。進入風景區,林間公路蜿蜒伸展,起伏縈回,頗有些險象環生之感。抵達山腳下,巍峨雄渾,重巒疊嶂,林海茫茫的羅山美景滿目清新,盡收眼底。路旁各色不知名的山花,盡情地展示著嬌艷,不時隨風送來濃郁的花香。花間,有不少蝴蝶在花草中嬉戲撲飛,盡情展示著大自然流溢出的醇香和情趣。
羅山,古時稱“陽丘山”,整個山系包括云屯山、羅峰山、玲瓏山等諸峰。東連棲霞,北接龍口,綿延幾十公里,古有“云屯綿亙乎百里,淪海遠控乎三山”的詩句。羅山的自然生態保存比較完整,奇峰陡崖巍為壯觀,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是城市的400多倍。羅山主峰海拔759米,山峰峻險、泉澗縱橫、溝壑幽冥、樹木參天,是一座巍峨、神奇的名山。若沉下心來慢慢地爬,倒也不覺跋山涉水之累。沿著山路攀登,一路上欣賞怪石、奇巖,感悟山巒溝壑的大山雄渾,親近綠樹婆娑的茵茵之色,更讓人感嘆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滴水崖、秋千柱、六公澗、一線天、鶴姑頂、蓮花盆等二十多處有名景點,奇景險關構成一幅天然的山水寫意畫面,彌漫成一派靜謐、細膩的和諧氣息,使人頓生秀美、幽靜之感;回望山角密密麻麻的林木,滿目婆娑,悠然自得,處處顯出大自然的平和與柔順,使人感到生命的堅忍和容讓。不由你不感嘆:原來最美的風景就在身邊。
羅山擁有豐富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最著名的為“通天澗峽谷”景區,這里山勢陡峭、怪石嶙峋、草木郁郁、險峻無比。還有位于通天澗內有名的自然景觀是蓮花盆,整塊巨石形似蓮花,只有一點著地,大部分處于半空,位于懸崖之上,煞是險峻,可謂羅山自然風光的標志。在主峰東坡山腰的“日覺觀”始建于元代,是膠東道教的發祥地之一,元代七真人之一——邱處機道長曾修煉于此,至今還留有當年修煉的石洞、石床,古時稱此為“仙洞石門”,又稱“班仙洞”,民間演繹為“半仙洞”,掩映于參天翠柏之中,是招遠最有名的景觀。石洞的上方有一古石廟“貞姑廟”,傳說是婦孺皆知的禿尾巴老李為紀念母親而修建的,至今香火不斷……
羅山風景,亦幽亦壯,如同一幅濃墨潑灑的水墨畫。人行山間,恍如進入清涼世界。如許,你會隨之呼吸,你會隨之入境。羅山,猶如一種流淌著的笛聲,成為人們遠離塵囂、回歸自然的一塊清凈之地。
山水啟導塵世靈魂。羅山之于我,更醉心的一刻在于下山前靜靜坐在鏡面湖邊。看流水潺潺,聽清風徐徐,松濤過處,山水和松聲草色融為一體。一時間,竟恍若置身心澄目潔的境界,化身于一種“月朗風彌靜,云閑水自清”的氛圍中澄懷味象,漸漸融入致虛極、守篤靜,雜念去凈的自然中。不說話,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就這樣坐在石板上,似睡非睡,似醉非醉,隨各種大自然的聲音漫過耳際,沉浸于行云流水的享受中。
人生疲憊,生活煩雜,需要回歸精神的家園,尋找心靈的驛站。拋開一切羈絆,讓生命貼近自然。于風景之中品味“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拈花微笑的禪宗,在山水間悟透人生,這才是至善至美的大境界。
(劉純慶,1966年7月生,山東省招遠市人,大專文化,現任金都招遠黃金珠寶首飾城總經理助理、高級政工師,出版個人著作多部,現為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金銀珠寶業商會理事、中國石文化專業委員會會員、中國金都攝影家協會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