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粽子。我吃著粽子的時候
突然被一件古老的東西
我稱之為“千歲憂”的東西
牢牢地抓住了。
我和兒子隔桌而坐看著彼此
一下子瓦解在不斷涌入的晨霧里
我告訴兒子,必須懂得在晨霧 鳥鳴
粽子,廚房,屋舍,道路,峽谷和
無人的小水電站里
在熙熙攘攘的街頭和
街角炸麻雀的油鍋里
在尺度,愿望,成敗和反復(fù)到來的細雨里
在鬧鐘的表面
在結(jié)著黃澄澄芒果的林間
在我們寫禿掉的毛筆里
處處深埋著這件東西。
像一口活著的氣長嘆至今
這是白發(fā)蓋頂?shù)慕塘x。
或許,心口相傳將在我們這一代結(jié)束
將不再有人
借鳥鳴而看到葉子背面的
永恒沉沒的另一個世界
另一片永不可犯的黑色領(lǐng)域。
除了那些依然醒目的——
譬如,橫亙在枝椏間的月亮
即便在叛逆眼里
在約翰·列儂和嬉皮士眼里
也依然是一句古訓(xùn)
讓我們認識到,從厄運中領(lǐng)悟的與
在街頭俯首可拾的,
依然是毫無二致。如果我們那么多的安慰
僅僅來自它已經(jīng)被毀掉的,脆弱的外殼
為什么仍須有另外的哲學(xué)
另外的折磨?在這盤難以咽下的粽子和
它不可捉摸的味道之上——
在這個安靜的早晨。為什么?
良馬
半夜起床,看見玻璃中猶如
被剝光的良馬。
在桌上,這一切——
筷子,勞作,病歷,典籍,空白。
不忍卒讀的
康德和僧璨
都像我徒具蓬勃之軀
有偶爾到來的幻覺又任其消滅在過度使用中。
“……哦,你在講什么呢”,她問。
幾分鐘前,還在
別的世界,
還有你
被我赤裸的,慢慢挺起生殖器的樣子嚇著。
而此刻。空氣中布滿沉默的長跑者
是樹影在那邊移動。
樹影中離去的鳥兒,還記得腳底下微弱的彈性。
樹葉輕輕一動
讓人想起
擔(dān)當——已是
多么久遠的事情了。
現(xiàn)象的良馬
現(xiàn)象的烏兒
是這首詩對語言的浪費給足了我自知。
我無人
可以對話,也無身子可以出汗。
我趴在墻上
像是用盡畢生力氣才跑到了這一刻
繩子的兩端
夏夜,
樂于睡在自家小庭院里。
死去的親人化作微風(fēng)
搖著我的椅子。
松弛下來的繩索上
吊著當天的臟衣服。
我睡著了
又反復(fù)醒來
像繩子的兩端仍有呼吸
我反對闡釋兩端。
也反對述說中間的部分。
一如身旁樹叢 我知道那里有一道長廊遠未建成——
在它的盡頭 想有紅磚的如來。鋼筋攪拌水泥的上帝。或者說,
有卡夫卡在
他的地窖中
博爾赫斯在曲折的圖書館里。我看見。
他們在恐懼中微笑。他們在隨時隨地說錯話。他們在拒絕。
我不是他們。
我反對他們。
我唯有臟衣服孤單迷人
我在人間鼾聲大作
過度的困惑已像月輪漸隱
我的方法全是古老的方法。
我從夢中醒過來。
我從爬滿墻頭的
金銀花模糊的語調(diào)中醒過來。
我從一件
臟衣服上醒過來。 我在醒著的時候再次醒過來。
但我,假托自己永遠活在兩端之問
中年讀王維
“我扶墻而立,體虛得像一座花園”。
而花園,充斥著鳥籠子
涂抹他的不合時宜,
始于對王維的反動。
我特地剃了光頭并保持
貪睡的習(xí)慣,
以紀念變聲期所受的山水與教育——
街上人來人往像每只鳥取悅自我的籠子。
反復(fù)地對抗,甚至不惜寄之色情,
獲得原本的那一、兩點。
仍在自己這張床上醒來。
我起誓像你們一樣在籠子里,
篤信泛靈論,愛華爾街乃至成癖——
以一座花園的連續(xù)破產(chǎn)來加固另一座的圍墻。
晚安,菊花
晚安,地底下仍醒著的人們。
當我看到電視上涌來
那么多祭祀的菊花
我立刻切斷了電源——
去年此日,八萬多人一下子埋進我的體內(nèi)
如今我需要更多、更漫長的
一日三餐去消化你們
我深知這些火車站
鐵塔
小橋
把妻子遺體綁在摩托車上的
丈夫
亂石中只逃出了一只手的
小學(xué)生們
在湖心燒掉的白鷺。與這些白鷺構(gòu)成
奇特對應(yīng)的
降落傘上的老兵們
形狀不一的公墓
未完成的建筑們
終將溶化在我每天的小米粥里
我被迫在這小米粥中踱步
看著窗外
時刻都在抬高的湖面
我說晚安,湖面
另一個我在那邊閃著臆想的白光
從體制中奪回失神的臉
我說晚安,
遠未到時節(jié)的菊花。
像一根被切斷電源的電線通向更隱
秘的所在
在那里
我從未祈禱,也絕不相信超度
只對采集在手的事物 說聲謝謝——
我深知是我親手埋掉的你們
我深知隨之而來的明日之稀
孤峰
孤峰獨自旋轉(zhuǎn),在我們每日鞭打的陀螺之上。
有一張桌子始終不動
鋪著它目睹又一直被拒之于外的一切
其歷煉,平行于我們的膝蓋。
其顏色掩之于晚霞。
稱之日孤峰
實則不能跨出這一步
向墻外喚來邋遢的早餐,
為了早已喪失的這一課。
呼之為孤峰
實則已無春色可看
大陸架在我的酒杯中退去。
蕩漾掩蔽著惶恐。
桌面說峰在其孤
其實是一個人,連轉(zhuǎn)身都不可能
像語言附著于一張自紙。
其實頭顱過大
又無法盡廢其白
只能說今夜我在京城。一個人。遠行無
以表達隱身之難。
聽兒子在隔壁初彈肖邦
他尚不懂聲音附于何物
琴譜半開,像林間晦明不辨。祖父曾
說,這里鵝卵石由劊子手轉(zhuǎn)化而來
對此我深信不疑
小溪洶涌。未知的花兒皆白
我愿意放棄自律。
我隔著一堵墻
聽他的十指傾訴我之不能
他將承擔(dān)自己的禮崩樂壞
他將止步
為了一個被分裂的肖邦
在眾人矚目的花園里
劊子手難免物傷其類
像絕望的鵝卵石被反復(fù)沖刷
世界是他們的
我率“眾無名”遠遠地避在斜坡上
翠鳥
池塘里,
荷葉正在爛掉。
但上面的鳥兒還沒有爛掉——
它長出了更加璀璨的臉。
時而平白無故地
怪笑一下。
時而遞給我一個杯子,
又來搶這只杯子,剝?nèi)ノ沂中牡牟AА?/p>
我們差不多同時
看見了彼此。卻從未同時忘掉。
如今有更多容器供我回憶,
復(fù)制老一輩人的戒心。
還有許多自我。
有許多平衡。
哦,這里有多么璀璨,多么忠實的臉。
讓母親在晚飯中煮熟更遠的亭子。
而我們相互的折磨將堅持到第二天
早晨。
兩次短跑
幾年前,當我讀到喬治·巴塔耶,
我隨即坐立不安。
一下午我牢牢地抓著椅背。 “下肢的魚腥味”。“對立”:瞧瞧巴大爺
愛用的這些詞。
瞧瞧我這人間的多余之物。
脫胎換骨是不必了。
也不必玩新的色情。
這些年我被不相干的事物養(yǎng)活著。
一我的偶然加上她的偶然,
這相見叫人痛苦。
就像15歲第一次讀到李商隱。在小
噴水池邊,
我全身的器官微微發(fā)燙。
有人在喊我。我?guī)缀醮鸩怀雎晛怼?/p>
我一口氣跑到那堵
不可解釋的斷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