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燃星野齋
安定門外野草花
沿著河岸
散亂地開了
夏夜里的小飛蟲
在朦朧燈火里胡亂地涂抹
輕推開星野齋臨空的高窗
星野蒼茫如無邊的想象
孤燈醒著
星群也醒著
可否問憂憂行吟者
在人間呢還是在天上?
文而不寒
便是齋了
有一杯清茶就不說孤單
有一壺老酒就不嫌夜長
有艾草點燃這里便是故鄉
有好詩一首這里便是草堂
瘦筆作杖去云游山川
老柄鏹專
愧對夕陽?!
端午登高
清晨
耳窩里無人輕放艾草
母親
已是一縷煙塵
妻叫先生來吃粽子
汩羅的真品
專給你吃的
我說就來
童年的端午節母親總是
催我登高
也不知為了什么
今攜妻子去登景山還愿
母親不知看到沒有
我的白發也已氣喘吁吁
紫燕們的心事也很沉重
飛剪的風碎如白菊
開在地震后空茫的天空
如是一片蕭索
網上說李白故居危在旦夕
堰塞山湖一旦潰壩
頃刻沒入一片汪洋
心想哎!也罷鄉親們都歿了
詩仙會安生嗎
憤寫苦難
哪里
不一樣呢?
登高一望
心一片空白
端午一片空白
端午節登高之后
關于詩人節
除去附庸風雅者之外
真詩人
沒有一個不與苦難相伴的
詩是一粒枯松子
除了巖縫
一概沒有安身之處
詩人還奢望什么節日呢
祭日倒是有
在我們中國
叫做
端午
廬山植物園謁陳寅恪墓
透過墓石我看到
有一紅泥小爐
正煮著中華五千年
滄桑史
有一骨骼鏗鏘的老人
正在夫人的扶持下
步出墓門外
去讀青竹又長了幾節
讀樟和杉
是否仍蒼挺如初?
一陣山風蕩來
八仙花如一壇祭酒
藍藍的誘他止步
時雨霏霏而下
他被澆成了一株山松
搖曳著成仙
融霧不見了
我低喚先生名字時
一只白鷴
正乘風而去
廬山歸來
注
陳寅恪,著名史學家、國學大師,江西修水人。其祖父陳寶箴是著名維新派,曾任湖南巡撫,倡辦新政。其父陳立三為清進士、曾參加戊戌變法,晚清詩壇重要代表人物、詩人。其弟陳衡恪為近代畫家。其子陳封懷為著名植物學家、廬山植物園創辦人之一。陳立三一家曾住廬山“松門別墅”陳寅恪夫婦骨灰于2003
年6月落葬于廬山。
詩是根生植物
籬笆下長有根生植
被人叫做了
詩
這種植物不宜嫁接
嫁接易生怪胎
也不宜強施無土栽培
無土栽培必有
爛根的一天
學名叫做
斷代
夕色紫燕雍和宮
罕見的夕色
罕見的鍍著夕色的萬千紫燕
罕見的紫燕剪飛的匠心和快樂
在雍和宮不罕見的處處香煙里
攀升繚繞
紫燕呢喃
我不會呢喃
紫燕飛舞
我不會飛舞
紫燕不會吟詩我卻會吟詩
這回我可以得意了念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煙雨的江南離此
尚遠
而雍和宮黃昏的裊娜鐘聲卻
南朝的煙
雨般飄來
似在問
竟敢來此發懷古之幽思
你的穹廬難道還有
紅泥捏成的小爐嚷?
幽簾竹雨
幽簾垂下
就是王維賦詩作畫的氛圍了
假若有一紅泥小爐
煮著輞川莊外昨夜的
雪
假若小妮把青石名硯攤開
磨出唐時歌賦的
婊娜水霧
假若還有霏霏小雨預期而來
青竹搖擺
像雨中撐傘而行的落拓
秀才的碎步
那你就接近古人的寧靜和優雅了
假若此時駛來一只烏篷小船
船頭亮起桔黃的燈光
那你就可以撥弄你的琴瑟了
以風的嚦嚦直抒胸臆
借來王維的話說
“野老與人爭席罷”
【主持人語】
查干是著名的蒙古族詩人。內蒙古的扎魯特旗是他的故鄉。由于精通蒙古文和漢文。又由于長期在草原和首都生活,造就了他豐富的語匯,寬廣的胸懷和深刻的思想。
這七首新作都很清新,耐讀。其中《艾燃星野齋》把大自然的美好、安靜、平和的神態,融入了他的書齋,可以說代表了他步入晚年的心境;《端午登高》由童年、母親想到詩人李白,又想到地震災區,可以說代表了他貼近現實的情懷。
查干詩中的意象與意境深邃而優美,展示得從容不迫,像細雨般滲透讀者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