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麗萍
摘要: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無論對投資者、經營者,還是對政府職能部門、監管部門,以及企業的其他相關利益者,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目前我國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方法存在諸多不完善之處,亟待改進,以提高財務評價效率,為相關各方提供有效的決策信息。
關鍵詞:現代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方法存在問題改進構想
筆者原在企業財務部門工作過,現又從事中介審計工作,在實踐工作中筆者深感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無論對投資者、經營者,還是對政府職能部門、監管部門。以及企業的其他相關利益者,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作用。但現在我國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筆者在此提出一些改進的構想,以更全面的評價企業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績和經營者業績。
一般來說,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是指運用數學的、統計的或邏輯的方法采用特定的指標體系,對照統一的評價標準,按照一定的程序通過定量定性對比分析。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的經營效績和經營者業績作出客觀、公正和準確的綜合評判。
一、我國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方法存在的問題
1、有些評價直接采用國外模型。忽略其適用性
我國在實踐中所采用的一些國外的評價模型如記分法模型在其建立時往往有其特定的背景、經濟環境和樣本選擇,所以未必具有普遍適用性,所以在利用其進行相關評價時要注意結合實際進行修正。
2、綜合評價體系和理念不夠科學,忽略了對企業價值創造和價值管理的評價
現行財務管理技術和分析工具與VBM(vMue-based manage-merit基于價值的管理)理念不相適應。現行的財務分析方法尤其是以單一指標為核心的財務指標分析體系,比如以凈資產報酬率(ROE)為核心的杜邦分析體系、以投資回報率(ROI)為核心的業績考評體系、以每股收益(EPS)為標桿的“EBIT-EPS”資本結構決策分析方法、以市盈率(P/E)為主的企業風險與價值模型等,這些財務分析技術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和價值創造,理由是:①它們把利潤額作為企業價值的主要來源,財務指標(如ROE、EPS等)偏重短期利益,容易誘發利潤操縱或盈余管理;②上述方法采用的財務指標,注重對過去結果的反映,難以與組織的戰略目標有機融合;③上述分析方法的數據來源基于傳統的財務會計體系。而會計上的凈利潤指標忽略了為產生利潤而占用資本的機會成本。
3、我國現行的國有資本效績評價體系的指標設置不盡合理
主要是缺少反映現金流量的指標和反映企業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指標。財務綜合評價所利用的信息多來自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而對企業的現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則利用較少。可持續財務管理模式是在可持續視角下,對財務學的一種全面變造,以期促進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與價值可持續增長,同時,實現自然、社會和經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財務評價應考慮引入這方面的指標。
4、各種評價方法混雜共存
缺少方法的優缺點、適用條件、范圍及行業適應性方面的梳理、論證和總結。評價模型的權重確定不太科學。有些模型的權重照搬國外,有些則憑主觀確定,缺乏論證,導致評價結果不夠科學和準確。要合理確定權重,確保其能夠恰當的體現財務評價指標的重要性。
5、企業財務綜合評價忽視了幣值變動因素的影響
近幾年,伴隨著我國GOP高速持續增長,部分行業和領域,出現了明顯的物價上漲,如投資和房地產行業過熱,帶動了建材領域價格攀升。隨著轎車業發展,原油、成品油價格也在上漲。2007年7月商品零售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增長4.4%,其中食品類商品零售價格指數較上年同期增長15.3%,建材類增長4.4%。
商品價格上漲或下跌,必然引起貨幣的購買力的波動,即幣值變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幣值變動是不可避免的客觀現實。為了更真實準確地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應當充分考慮幣值變動的影響。在一個企業中,若連續采用不變幣值會計模式,就會消除一般物價水平各期變動對會計的影響,可以提高前后期財務報表的可比性。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業績。美、日等國很重視幣值變動對財務分析的影響,而我國在財務分析實踐中往往忽略幣值變動的影響。
二、改進企業財務綜合分析與評價方法的構想
改進和完善我國企業財務綜合評價方法應從財務指標的篩選、指標權重的確定、財務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和對評價結果分析和診斷等諸方面著手,以提高財務綜合評價的效果。
1、評價指標的選擇
利用多元統計方法幫助我們篩選出盡可能少的,但又能夠全面地反映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的財務評價指標體系。如聚類分析方法,聚類分析方法可將財務指標分別分成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展能力的四大類指標,并從每一類中選取少量的指標之間相關系數平均值較大的財務評價指標作為該類指標的代表性指標,參與財務綜合評價。
2、增加現金流量指標
依據現金流量表所提供的信息,設計出反映企業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成長能力的現金流量比率,以補充和完善綜合評價的比率構成。如以反映償債能力的指標為例,可考慮設置如下指標:
(1)利息現金保證系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現金支付的利息支出,用于衡量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償付借款利息的能力
(2)流動負債現金償還期=流動負債總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用于衡量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償付流動負債的能力
(3)債務現金償還期=負債總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用于衡量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償付負債總額的能力。
3、結合統計方法。改進指標確定方式
目前,有些學者根據理論研究和實踐提出了許多確定權數的方法,包括主觀賦權法(如專家調查法、二元對比排序法、環比評分法、層次分析法等)和客觀賦權法(包括主成分分析法、理想點法和聚類分析法等)。此外,還有將主觀與客觀賦權法有機結合起來的折衷方法。
4、加強對企業評價結果的形成原因分析,是財務分析與評價的重要環節
對企業評價結果的形成原因分析,因素分析法是一個很好的工具一些統計方法,如多元回歸分析法、非參數統計分析以及灰色關聯分析,也能夠幫助我們找出影響企業經營狀況、財務狀況的因素,并為我們提供改善和提高企業財務狀況水平的方法和策略。
5、引入“基于價值的管理”(value—based management。 VBM)理念
在企業的財務評價中,不應該僅注意報表收益,因為報表收益會受到會計扭曲的影響。而且它忽視了資金的成本。而更應該注意企業創造的價值,所以有必要在引入VBM理念的基礎上,增加如下以價值創造為基礎的績效評價指標:
(1)經濟增加值fEconomic Value Added)。EVA是指在扣除產生利潤而投資的資本的成本之后所剩下的利潤。也就是被經濟學家長期稱之為“剩余收入”或者“經濟利潤”的一種概念,其理論淵源出自于諾貝爾獎經濟學家默頓·米勒和弗蘭科·莫迪利亞尼1958年至1961年關于公司價值的經濟模型的一系列論文。
EvA經常被形容為企業的經濟利潤,或者是超過投資者以相同數額的投資可以在其他投資方式上獲得的收入。其計算公式可以表示為:
EvA=稅后營業利潤一資本投入額×加權資本成本率
與傳統財務指標相比,EVA的主要優點有:①真實全面,考慮了企業經營的全部成本;②科學嚴密,使經營者經常使用的靠增加低效投入來改善利潤指標的辦法失去作用,促使經營者杜絕低效投入,防止虛增利潤③將EVA最大化作為目標,不產生任何負面作用④統一經營目標,將公司目標與管理目標統一于一個EVA指標下,避免了公司多目標考核引起的混亂。
(2)現金增加值(Cash Value Added)。現金增加值是一種現金流的計算,簡單的表述就是通過在企業的營運現金流中減掉資本費用得到。現金增加值(CvA)是一種凈現值(NPV)模型,它將NPV計算周期化,即按年、季、月等時間段計算周期性的NPV,而不僅僅只選取某個完整的期間計算NpV。
EVA指標克服了會計指標的缺點,與股東價值最大化目標是一致的。至于對企業現金流量的衡量,就要依靠CVA的計算。通過EVA與CVA方法的結合,幫助企業評估各種備選戰略和決策,包括新產品引進、新市場開拓以及購并等重大交易等是否創造價值以及創造價值的程度。從而使企業的戰略決策有利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