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雅麗
一、進一步完善政府采購信息發布機制。2003年1月政府采購法的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的政府采購工作向全面推進、逐步完善階段推進。政府采購制度要健康運行,建立完善的信息發布機制,提高采購活動的透明度,體現公正、公平、公開原則,是非常重要的。各級政府部門應將政府采購工作納入政務公開的范疇,促進政府與公眾之間的信息對稱,保證政府采購的高度透明,調動和保護社會及公眾參與監督。多年來,我國政府采購制度建設取得很大進展,政府采購信息發布工作效果明顯,但是人們反映較多的采購活動的透明度不高、采購信息發布渠道少、信息不對稱,以及招標公開范圍有限、招標采購對象不明確、招標和投標程序不規范等問題仍然存在,這就容易使少數人能夠進行“暗箱”操作,利用公眾對信息了解不足操縱采購,以滿足個人或本部門利益,如搞假投標、人情標或限制范圍,搞地方封鎖和行業壟斷,以及政府在編制采購計劃和執行采購計劃時隨意性大,盲目采購和重復采購等。目前,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政府采購電子貿易系統,利用計算機網絡發布政府采購信息并進行網上交易,這不僅節省時間、減少人力和費用,最重要的是大大提高了采購活動的透明度。建議進一步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政府采購數據庫管理信息系統,建立并運用電子計算機網絡數據傳輸查詢系統,將與政府采購有關的數據信息登記入庫,供使用者(包括:政府采購管理機構、供應商、研究部門、大專院校等)隨時進行調用。待條件成熟后,可考慮將有關政府采購的統計數據納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
二、改革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方法。目前的預算管理和會計核算方法難以適應政府采購制度的需要。建立政府采購制度后,實行財政直接支付制,改變了過去層層下撥資金,環節多、周轉慢、漏洞大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控制了財政資金的流量和流向,明顯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益。但是在預算管理上,由于財政沒有細化部門預算,造成政府采購的盲目性。此外現行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方法是財政部門根據預算指標和各單位用款進度層層下撥經費,年度終了又層層上報經費使用情況,匯編決算。而實行政府統一采購,財政部門應按批準的預算和采購合同的履約情況直接支付給供貨商,由于政府采購的中介機構和供應商不屬財政撥款單位,使得直接付款形式無法反映在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中。因此有必要改革現行預算管理與會計核算制度,完善財政專項預算資金的撥付管理制度,建立與政府采購制度相配套的財政專項預算資金管理方式;改革現行總預算會計制度,使之與政府采購制度相適應,財政部門不再簡單地按預算撥付經費,應當允許按批準的預算和采購合同的履約情況直接向供應商撥付貨款(支出)或在總預算中將采購資金劃轉政府采購中心支出,減少資金流動的中間環節。
三、培養一批高素質的采購專門人才。政府采購工作是一項全新的系統工程,由于政策性和專業性強、涉及面廣,采購活動關系到經濟、法律方面,也與商品的生產性能等有關,需要采購人員掌握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具備和掌握招投標、合同、商業談判、市場調查及商品、工程和服務等方面的技能。我國政府采購工作起步晚,人才匱乏,亟須建立一支合格的政府采購隊伍。一方面必須對現有從業人員進行政府采購理論、市場經濟理論、招投標理論和其他法律法規等方面的專業培訓,提高其素質以勝任政府采購工作;另一方面還要選拔一些有采購專業知識、基礎好、素質高的人員充實到政府采購隊伍中。可考慮建立注冊采購師制度,只有經過培訓并考核合格后,方能在財政部門或有關部門進行注冊登記,取得執業資格。我國高等和中等教育機構有必要設置相關專業,進行專門教育和培養。
四、健全監督制約機制。政府采購制度的建立不僅可以節約采購資金,而且使政府采購行為置身于財政、審計、供應商和社會公眾等全方位監督的機制當中,使之在公開透明的環境中運作,在很大程度上遏止了公共采購活動中的腐敗現象。從目前的監督主體來看,主要是各級政府財政部門依法履行對政府采購活動的監管職責,其他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與政府采購活動有關的監督管理職責。建議將各采購單位應實行政府采購的項目全部列入預算,并制定有關政府采購行為評價的指標體系,對政府采購全過程進行監督和考核。政府負責招投標活動的各個部門應分工負責、相互合作、各司其職,對重要的招投標活動,紀檢、監察機關以及新聞媒體要全程參與。各級財政部門的監督應側重于對采購資金的使用進行監督,各級監察、審計和社會中介機構應側重于事后監督。審計機關對政府采購機構和政府采購當事人及有關政府采購活動進行審計監督,以保證政府采購資金使用的合法性,促進財經紀律的有效執行;監察機關對參與采購的國家機關、公務員和國家行政機關任命的其他工作人員實施監督,以保證政府采購制度的貫徹落實和規范運作。此外,各級人大常委會要從制度和法制上給予監督,還要發揮新聞媒體輿論監督的作用。
(作者單位:甘肅省教育裝備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