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莉 楊 博
摘要:北歐家具設計來自于對大自然的領悟,設計師們一方面從傳統出發,注重對本土材料的運用,創作了本土色彩的各類家具,另一方面功能主義對北歐的影響使設計師們同時關注新材料,家具設計具有清晰的結構和國際化的造型。在這些設計師的推動下,北歐各個國家的家具設計逐漸形成了相對統一但截然不同的家具設計風格并風靡世界。
關鍵詞:北歐家具 特征 淵源
中圖分類號:TS664.0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5-
北歐在地理上是指位于歐洲北部寒冷地區瑞典,丹麥,芬蘭,挪威和冰島的五個國家,通常被稱為斯堪的納維亞地區。以下是筆者對北歐家具設計的特征分析。
一、從傳統出發
氣候嚴峻和原材料缺乏造就了北歐人生活節約的能力,由此產生出無窮的創造力和自給自足的精神。當地設計師從世界各地尋找靈感,結合本土材料加以改進,把精湛的工藝外觀和大批量生產結合起來。在20世紀30年代,當功能主義興起時,由于地理的局限,功能主義在北歐推行的異常緩慢,這使當地設計師充分吸取世界其他國家功能主義推進的經驗和教訓,并得出工業化進程會剝奪當地文化傳統的觀點,積極的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保留手工藝的傳統以及使用本土的材料。
從傳統出發,體現在家具設計上有兩點,一是傳統的工藝,一是傳統的材料。北歐的森林覆蓋率極高,北歐的早期生活工具都是由樺木制作的。于是家具工藝和材料等傳統要素伴隨著該地區生產的發展而同時發展。
第一,通過保持傳統的家具設計的程序。在20世紀初以前,多數北歐家具依靠訂購單,廉價簡單的日用家具才會被批量生產。高消費層的皇家家具則是由當時最有名的設計師按照樣樣本設計來制作。早期北歐家具的數量和消費群體,決定了北歐家具的傳統精髓的延續。工匠們精雕細琢,設計制作少量但精妙絕倫的家具,呈現給皇室,這種生產方式雖然對家具的推廣來說極為不現實,但卻為傳統家具制造工藝的傳承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二,使用本土材料。北歐諸國缺少豐富樹種和資源,單一的材料被賦予豐富的造型和功能,更易形成本地的風格。由艾洛阿尼奧設計的“蘑菇系列”座椅顯示了北歐設計家對本土材料的關注。1954年艾洛阿尼奧發現倒置的籃子可以作為座椅,這就是著名的“蘑菇”系列座椅誕生的靈感。把藤條運用在家具的設計上,是一次材料的突破,并且“倒置的籃子”的造型更為這個突破增加了精彩之處。“蘑菇”椅的誕生及其系列產品的問世和流行是北歐家具在世界上表現其本土性的一個標志。
1951年芬蘭的設計師諾米斯耐米為芬蘭皇宮酒店設計了“馬蹄形”桑拿浴凳子。膠合板和柚木的結合使用,表現了20世紀50年代早期流行的現代主義嚴格的理性主義原則。諾米斯耐米的桑拿浴凳子迅速的成為獨特的綜合現代主義和傳統的典型例子。
北歐家具,從純粹的本土性到經設計師努力后與現代主義的接軌,無不體現著北歐家具設計變化中逐步衍生特點的過程。
二、功能主義淵源
第一,功能主義的初現。北歐很長時間處于游牧及狩獵階段,日常用具基本上都是從森林及湖邊直接取來,此時物品都是“功能主義”的產物。第2次世界大戰后,簡潔被推崇為物體最為理想的形式,人們對裝飾和錯綜復雜的形式都采取否定的態度,簡單和樸素的物體被認為有明確的功能性,北歐諸國也或多或少受到這種思潮的影響。
諾米斯耐米設計的新的多功能椅則是發展至今的北歐“功能主義”作品的代表。椅子的原型最先被稱為“雙足椅”,由黑色皮革鍍鉻鋼管做成。這把椅子后來被命名為“米蘭椅”,簡單的形式,平滑的表面和詳細地對材料的使用是“雙足椅”的特點。該設計是戰后現代主義的兩種相互有影響的創作思維(北歐本土和國際潮流)的完美解釋和結合。
第二,功能主義風格在現代的表現形式及探索。20世紀60年代,北歐家具設計的兩種風格得以確立:一方面是基于傳統木制家具的延續;另一方面是追隨國際潮流的家具設計,就如鋼制和塑料纖維的開始發展。
20世紀60年代末,艾洛阿尼奧設計了獨具特色的“香皂椅”,這是充滿創意和童趣的座椅,也是對家具的材料和色彩的大膽探索,推進了北歐家具設計風格的發展。“香皂椅”又稱 “嬰兒球椅”,它可以從任何角度觀看,并具有美感。在產品的基本構成方面,“香皂椅”比極少主義還要簡潔,由玻璃加固的聚脂纖維制作,兩個部分進行了壓,其具有現代藝術的特色,幽默的表現出糖果的形狀,明快的色彩也更加增添現代的效果。 “香皂椅” 不僅是設計師對北歐現代家具一項重要革新,同時也是相對于整個世界的。
家具設計發展的特點主要是走自己的路,不被各種潮流所影響。北歐的家具設計不盲目追趕潮流,發展和完善北歐現代主義風格,對生產工藝和質量的進行關注,對人體結構學,審美學,用途和需求的深入分析研究。20世紀后期,一種來自北歐的用山毛櫸膠合板制成的小型雅致桌椅系列產品實現了規模化生產而且質量上乘,價格便宜,這就是高品質家具與平民化的平衡點。也是新時代“新”與“舊”的結合點。
北歐的設計強調以人為本,強調實用,簡潔并與傳統風格相協調。設計創造文化,設計也代表新的文明。科技和人性齊頭并進的北歐設計必將更加豐富人類的日常生活。
參考文獻
(1)《繽紛》雜志策劃.所謂北歐風格,2002,6 .
(2)方海.羅萍嘉著.北歐現代設計的旗幟——昂蒂.諾米斯耐米.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3)方海.羅萍嘉著.北歐浪漫主義設計大師——艾洛.阿尼奧.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
(4)方海著.芬蘭現代家具.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