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華
摘要:自從新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開始,人們就按照自己的理想生產出了千千萬萬的產品,然而什么樣的外觀的產品是動人心弦的,什么樣的產品是可以激起人們擁有,購買的欲望的,本文將從心理學以及生理學的角度談談產品的外觀。
關鍵詞:視覺情感形態 感覺 知覺 作用力
中圖分類號:TH1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5-
一、情感形態的形成因素
所謂情感形態,就是指可以勾起人美好情感體驗的外觀形態,它的形狀,色彩,肌理以及材質等等各方面的視覺因素作用于人的生理及心理,影響人的感知覺,甚至行為活動。因此,我們要研究產品外觀對人的生理,心理影響,就應該從人這個本體和產品這個客體兩方面去考慮。
(一)人本體是情感形態形成的關鍵因素
人類的情感活動是非常復雜和難以解釋的,直到現在,關于人腦是如何認知和如何感知事物的,科學家還沒有得出完全清晰的解釋,隨著科學的發展,人腦的奧秘一天天被揭開,這個問題終將有一天被我們所徹底認識。但是就目前的科學發展所得出的結論來看,人對外在的感知主要由生理,心理兩方面因素決定。
從生理上講,人的視覺活動是非常普遍的現象。據統計,人獲得的信息由百分之八十都來自視覺。人們可以通過視覺對外部世界進行感官了解,視覺在光的作用下,由物體反射透過視網膜刺激到視神經,反映到大腦后葉的視覺區,促使肌肉運動及腺分泌,產生一系列生理反應.
從心理上講,物體不同的形狀,色彩,肌理等在知覺的作用下會使人產生不同的心理反應,任何物體的形態通過主體的視覺審視會驅使情感意識外露,如喜好、興奮、平淡、厭惡等等心理活動。
不同文化背景、教育程度、性格特質、個人經歷會使不同的人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和感受,因此,視覺情感的產生和形成與人本體有著密切的關系。
(二)物體外觀形態是導致人情感產生的主要因素
功能、形態、材質是構成產品的三大要素,首先,人們通過對產品的使用,可以了解其功能的高低優劣,這是物質層面的因素。其二,人們可以同過觀察,感受其外觀來了解產品的外部形態,色彩,來獲得對產品美丑的認知,如高貴,冷漠,莊重,活潑等等不同的情感體驗,這是精神層面的因素。第三,任何產品都要有構成它的材料,不同的材料給人的感覺印象也是不同的,這個也是精神層面的因素。這三個方面影響著人對產品的情感評價。
二、視覺情感形態的作用力分析
既然產品的外觀形態與人們的情感息息相關,那么為什么不同形態的產品會產生不同感受呢?這就要從產品的視覺情感形態的作用力說起。視覺作用力又稱視覺沖擊力或張力,是物體的形態(包括形狀、色彩、肌理)引起視覺的高度重視后,向視覺感官以外的感官擴散,并向情感轉移的視覺情感活動。視覺的情感形態便是產生在這種基礎條件之上,并由此向行為轉化。為了證實這一論點,筆者曾對我國東部某市的幾個大商場進行了一次產品形態對視覺及行為影響的調查,具體做法是:以兩種常用的家電產品電冰箱、洗衣機為例,按“自然觀察法”在各商場人流高峰期的1小時內觀察消費者的活動,分別設:外觀形態、觀看人次、觸摸率、逗留時間等項目,按平均概率得出結果。
觀察結果顯示:產品外觀形態是吸引消費者注意,并且影響消費者是否購買產品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眾多的產品重,視覺最首先感知的是形態,其中,比較流行的具有“人情味”的造型,比如曲弧面,圓弧線形的產品,更加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在這些產品面前,顧客逗留時間,觸摸率都明顯較長,較高。相反,對以單純的直線為主的產品造型觀者甚少。
綜上所述,能夠勾起人美好情感的形態的往往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形態可以激起視覺的高度重視,其外觀線條,色彩,肌理等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激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聯想。構成產品呢的外觀形態,符合人的審美心理,也就是符合我們通常所說的形式美法則,即,對比與統一,節奏與韻律,主次分明,層次明晰,比例得當等。
三、視覺情感形態在產品設計中的表現形式
完形心理學認為:部分之合,不等于整體,而整體大于部分之合。原因是在集知覺而成意識時,加多了一層心理組織,所以知覺的心理組織才是重要的。等長的兩橫線和兩垂直線之合,不但是一個完整的正方形,而且另加一層心理上的“完形”意義。人類的“完形”心理要求產品不但是在形態上達到視覺的“完形”,而且要通過形態的“完形”達到心理(情感)上的“完形”。
好的產品,必須要能夠充分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和物質需求,表現出人的精神風貌和內在修養,學識,激起人們購買的欲望。我認為,在產品設計中,如果要充分考慮人的生理,心理感受,來設計出美觀的產品,需要從以下五個方面來考慮,就基本可以把握好情感形態的設計。即:外觀線條,材質運用,色彩搭配,局部強調,整體組合。
四、未來的工業產品造型形態的發展趨勢
以人類的視覺情感為主導,符合人生理,心理需求的情感形態,能夠滿足人的情感需求,符合人的精神追求,體現人的個性品味,和諧人與產品的關系。因此,具有情感作用力的形態必將成為未來產品設計的發展趨向,是設計師不可不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寧紹強、穆榮兵.關于產品造型的視覺情感形態:未來設計的重點話題.桂林電子工業學院學報.1997(17).
[2]蘇連弟.家具設計的藝術軌跡.家具與環境.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