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瑩
摘要:任何一個與鋼琴演奏相關的技術性動作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與內在的規律性,演奏者對自身內部構造與運動機能有一定的了解,以科學的角度賦予每個技巧合理化的解釋,有助于我們培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肌肉收縮 運動規律 實際運用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09)15-
一直以來我們對音樂的理解都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對音樂的描述往往是較為抽象的形容,幾十年來的鋼琴教學仍然處在一對一口傳心授的模式當中,學生對老師的絕對服從,對音樂的純粹模仿,使得我們所表現出來音樂過于單一,缺少個性。鋼琴演奏中的每一個技巧練習猶如運動員在精準地設計動作,需要我們非常了解自己的優缺點才能在動作中調適到最佳狀態,因此使我們的演奏更加科學化也顯得尤為重要。
一、人體結構的科學分析
鋼琴這一西洋樂器構造中的杠桿原理離不開機械學,琴弦震動發聲離不開物理中的聲學,觸鍵離不開力學,在整個演奏過程中,我們的上肢也就是雙臂主要依靠大腦控制運動神經元發出指令傳遞給肌細胞引起肌肉收縮而產生運動。
第一,大臂運動規則。人體運動器系是個多環節的由若干個可以相對運動的部分組合而成的整體,在移動過程中,各個部分的相互關系也在相應的發生變化。骨骼,關節,肌肉是人體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各種活動的實現都是通過依附于骨骼上的骨骼肌有規律的收縮和舒張而產生。在這個過程當中關節是人體最重要的骨與骨的可動連接,肌肉即為骨骼提供動力的同時又在運動中通過對抗協調等形式維持關節的穩固。每個特定動作都有固定的特點,各個動作成分之間都有固定的聯系;把鋼琴演奏比作是正在進行著的一項運動,不難看出我們在演奏過程中肘關節連接大臂與前臂,腕關節連接前臂與手掌,指關節連接手掌與手指,每個關節絲絲相扣由下而上傳遞著我們全身的力量。以大臂的骨骼為杠桿,肘、腕、掌、指關節為樞紐,依靠肌肉為動力貫穿全身的力量來實現運動。
第二,大腦意識的反映通過手指進行外向表達。在整體運動的過程中除了肌肉收縮之外,我們的大腦也是一個連接與控制運動系,神經系的重要橋梁。視覺,聽覺,感覺,知覺,觸覺是人類最為敏感的神經系統的外在形式,當運動開始時,我們的視覺,聽覺把動作的運行模式反饋給大腦,通過規劃由知覺系引起觸覺的條件反射帶動運動系不斷傳送興奮和調節運動的內容。在這一過程當中,根據視覺與聽覺回憶過去的記憶同時換起新的知覺,會使神經系統充分的活躍起來的同時也產生了肌肉的活動,在喚起肌肉鍵中接受器的興奮同時也喚起聽覺與大腦思維的興奮。鋼琴演奏中這一連串的現象反映并作用到我們指尖并以此為媒介充分的表達我們思想與情緒。
第三,物理想象的初級體現。牛頓第一定律提出:“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力的作用時總保持禁止狀態或勻速直線的運動狀態。”也就是說我們在揮動雙臂勻速運動時主要是在利用人體的慣性提起,落下,在自然的狀態中釋放全身的力量到我們的指尖;同時受力面積的多少與之產生的壓強大小是成反比的,物體運動的過程中發力點一定要保持積極而不僵硬的狀態,才能使運動狀態一直持續循環流動。每個演奏者十根手指指尖的面積大小都不盡相同,面積過大就會分散我們的力量調適十根手指的觸鍵面積使其盡量均衡,利用琴鍵反彈力彈奏以保證手指之間交替轉換的平穩;這也是我們控制變換音色的重要條件。
二、兩種基本演奏方式中動作設計的科學性
鋼琴演奏最基本的方式包括斷奏與連奏。具體到樂曲中如半連音,跳音,頓音,和弦等奏法,均為連奏或斷奏的發展變化形式。熟練自如,富有表情地彈好連奏和斷奏,是掌握其他彈法與技法的基礎。
斷奏是每根手指在大臂的帶動下猶如自由落體般自然落下,在初級階段運用人體慣性落提的同時主要體會集中力量在指尖上找支點的感覺,觸鍵指尖深透,掌關節立起將手型始終保持在自然的拱形狀態,手臂與手指保持松通,目的在與鍛煉每個手指的獨立性,學會在琴鍵上站立;這個動作強調力量的平穩過渡,注意到手腕和手肘應始終保持一個平衡的線條,手腕過高會引起肘關節向內的局部緊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夾著彈”;手腕過低會引起我們前端手指的關節塌陷,少了一定的支點支撐就很難使順利演奏鋼琴。同時肩膀放松保證力量的均勻分配到每一個關節,讓斷開的音飽滿而富有彈性。
樂曲中的連音線,樂句的呼吸起伏都依靠手指的連貫運動來獲得。在經過斷奏訓練之后開始嘗試勻速往前運動,通常借助于“高抬指”這一動作練習來獲得連奏。在學琴中常常用“二音連線”作為斷奏與連奏的過渡期;一根手指以斷奏的方式落到鍵底在指尖抓穩的同時另一根手指向上高高抬起,指尖與琴鍵保持一個弧線形同時利用反彈力下鍵達到力量在兩指之間的重心平移。連奏強調指尖肌肉墊與琴鍵的親密關系,同時也要注意到兩指之間的韌帶開度與松緊程度。隨著節奏的逐漸復雜化與音符組合方式越來越密集,高抬指的動作幅度也隨之縮小,由單一的分解動作,到快速跑動;在加大掌關節活動能力和手指靈活性的同時。要注意整個手臂的平穩協調。連奏需要我們有明確的手指方向以快下鍵的指觸感體會瞬間爆發力,使音符緊密相連順暢圓滑。
一切演奏技巧的學習最終目的都是為音樂服務,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科學理論為指導有助于我們在演奏中學會思考,理論聯系實際,善用自身的優勢使演奏更為合理化,同時也會使我們所展現出來的鋼琴音樂更具個人特色與魅力。
參考文獻:
[1]《動生物力學》編組.運動生物力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2]【匈】約瑟夫?迦特.鋼琴演奏技巧.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