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斌
〔關鍵詞〕 美術課堂;電化教學;功能;優化
〔中圖分類號〕 G633.955〔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09)12(B)—0048—01
電化教學是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它不僅有形象直觀、光色絢麗和聲音悅耳的優點,而且還能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使教學內容充滿趣味性,從而起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作用。所以,在美術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開闊視野,展開想象,提高學生審美素質
在美術教學中,運用多媒體進行美術欣賞,能為學生創設豐富多彩的圖像及聲音信息,從而引導學生進入作品所營造的特定氛圍,使之如臨其境。如柯羅的名作《陣風》,遠景式的構圖以及隨風搖曳的大樹,似乎讓人聽到陣風呼呼作響,感受到大自然那跳動的脈搏。又如席里柯的《梅杜薩之筏》,強烈的明暗對比和金字塔形的構圖,使畫面充滿了讓人窒息的悲劇氣氛,令人觸目驚心。整幅畫揭示了波旁王朝的腐敗和黑暗,這能喚起學生對封建統治的憎惡和對下層勞動人民的同情。而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出現在屏幕上時,學生則會不由自主地發出感嘆,她那恬靜的雙眸以及迷人的微笑,給人以真實而鮮活的美感,她的身體微微側向一旁,雙手自然地放在身前,顯得纖細而優雅。電化教學能使學生感受到色彩、線條、音響、光影等信息,這些信息能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使其在美的氛圍中開闊視野、陶冶性情,促進各項素質的全面發展。
二、捕捉事物特征,突破教學難點
在美術教學中,我們常常通過寫生的方法讓學生捕捉事物的特征,以提高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表現能力。直觀性的教學方法會受到時間、空間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加上學生對周圍事物往往缺乏足夠的觀察,這無形中將影響到課堂教學的質量。而投影、錄像(錄音)卻能根據教學內容演示實物、現象、過程,通過光色絢麗的畫面,使學生感知得更加充分、記憶得更加牢固、理解得更加清楚。在一節水彩課的教學中,我事先繪制了一張晴天的風景投影片,當講到雨、霧所產生的自然景觀時,我利用一個小噴霧器,沿著投影片平行的方向噴出霧狀的水珠,此時屏幕上呈現出一幅朦朧美妙的雨中景色。對學生來說這是新奇的、別開生面的,同學們從中觀察到了雨霧景觀的特點,并在腦中留下“真景”的立體畫面。有的同學說:“周圍的景物朦朧,我仿佛置身于雨景之中。”有的說:“景物籠罩在濕漉漉的霧氣之中,虛中有實,實中有虛,看起來很有變化。”在教師的進一步引導下,他們很快掌握了水彩濕畫法表現雨霧景色的方法。因此,在美術教學中運用電教手段,可以起到優化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重要作用。
三、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創造能力
電化教學靈活性高、趣味性強,而且形象直觀,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可輕松獲取知識,并能保持高度的學習熱情。在上“平面構成”一課時,為了使學生了解“構成”的含義,我在投影儀前將雙手重疊交叉,經反復變換后,屏幕上出現了馬頭、老鷹、大雁等形象,接著我拿出一些大小不一的硬幣、剪刀等實物,拼出了一朵花、一只蝴蝶……同學們看后驚嘆不已,都想親手試一試,于是我引導學生利用身邊的實物(如尺子、鉛筆、橡皮等)進行拼圖實踐。最后,同學們爭先恐后到投影儀前展示自己的作品,有的同學用三角尺和鉛筆拼成了一架飛機,有的用幾塊形狀不一、大小不同的橡皮拼成了一個抽象人物,還有房子、汽車、花卉等等。學生通過對實物的重新組合,了解了構成的含義,活躍了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增強了他們對美術學習的興趣。
四、融合傳統教學,優化教學手段
當今,各種教學手段多彩紛呈,電教手段以它特殊的功能和優越性受到越來越多教師的關注和運用。在當前電化教育與傳統教育并存而傳統教育占優勢的情況下,從教育目的和要求出發,探索電教手段與傳統手段優化組合的規律和途徑,是一項緊迫而意義重大的工作。所以,在美術教學實踐中,我們必須重視電化教學與傳統教學的結合,使其發揮各自的優勢,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在上“金魚”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金魚在水中的動態特征,我們可將養有金魚的透明玻璃缸置于投影儀前,然后調整焦距,讓金魚在水中的各種姿態清晰地映現在屏幕上。學生第一次清楚地看到金魚婀娜多姿的動態,極感新奇,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來,這為學生畫好金魚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有利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