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銘
摘要:信息化軍事人才是適應軍隊信息化建設和打贏信息化戰爭要求的高素質軍事人才,是忠實履行新世紀歷史使命的根本保證。如何使用好軍隊現有軍事人才,讓他們在部隊建設中發揮最大效能,是當前一個重要的課題。
關鍵詞:軍事人才;資源;經營;創新
中圖分類號:E251.9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32—0033—01
要想盡快解決軍隊在培養軍事人才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就必須以科學發展觀來指導軍事人才建設,走持續、可發展的道路,不斷創新軍事人才的經營理念,變管理軍事人才為經營軍事人才,努力盤活現有軍事人才資源,從而促進人才戰略工程向更高層次發展。
(一)適應規律,實現軍事人才的循環經營
軍事人才的循環經營,就是以軍事人力資源節約和人才循環利用為特征,按照人才建設規律來指導各級進行軍事人才培養的一種“生態模式”,它是對軍事人才培養傳統發展模式反思后的創新。在現實培養中,軍事人才循環經營必須遵循減量化原則、再利用原則和資源化原則。軍事人才減量化,不是單純意義上的數量減少,而是要求以最少的人才培養投入達到最大效益的人才產出,在人才建設的源頭注意節約人力資源,嚴把軍事人才培養的“入口關”,在堅實的“源頭”基礎上培養復合型、多能化的軍事人才,走精兵強軍之路。軍事人才再利用,要求將軍事人才引入“學習-實踐-學習”的循環系統,采取多崗鍛煉、在職培訓、繼續教育、循環交流等方式,促進軍事人才能力的循環提升,防止出現“培養止步”、“一勞永逸”等現象。軍事人才資源化,就是在培養軍事人才初期就確定軍事人力資源的整體開發目標,努力培養重復使用型和可塑再造型軍事人才,避免軍事人才資源的浪費、閑置。同時應加速人才資源使用系統配套工程的發展,為軍事人才的循環升級創造條件,從而推動軍事人才資源整體發展。
(二)合理流通,增強軍事人才的資本積累
軍事人才的資本積累是軍事人才經營一個必不可少的關鍵環節,對軍事人才隊伍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合理進行軍事人才流通,可以節約軍事人才資本投入,迅速培養軍隊所需的各種人才,有效防止軍事人才資源流失,是軍事人才資本積累的關鍵所在。一是加速“區域內”人才流通。各單位應立足自身實際,重視現有軍事人才的培養,合理使用、科學籌劃,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資本,通過崗位互換、軍政兼通、指技合一等途徑,努力增強他們的綜合素質,實現軍事人才資本的自身積累。二是促進“區域間”人才流通。部隊之間、軍兵種之間、部隊與院校間應打破各自為戰的門檻界線,采取送出去學、請進來教、拿過來用等方式,進一步推開交叉培訓、代職見習等做法,促進軍事人才資源的共享,實現軍事人才資本的同步積累。三是實現外來人才向軍內流通。要依托國民教育,有計劃、有重點地在地方高校中培養國防定向生、在地方高校應屆畢業生中招收通用專業人才和從地方直接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與特殊人才,進一步完善招收文職人員機制,彌補軍事人才數量和質量的缺口,實現軍事人才資本的外來積累。
(三)提高效益,促進軍事人才的良性發展
軍事人才資本是部隊全面建設中最具活力的資本,但這種資本需要通過經營才能實現其保值、增值。對軍事人才資本的使用能否帶來超過對其投入的價值,主要體現在對人才資本經營的效益上。講求效益,是軍事人才經營的根本要求,也是促進軍事人才良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一是科學進行軍事人才需求預算。在引進人才初期預算中,要立足于著眼部隊建設和形勢任務的現實需要,科學把握人才需求趨勢、遵循人才成長規律,解決好“需要什么樣的人,怎樣得到人、怎樣使用人”等基本問題,切實做到對本單位人才現狀心知肚明,對人才補充需求做到了如指掌,科學確定成本投入方向,避免人才需求盲目性。二是優化軍事人才規模結構。要著重在優化“五支隊伍”結構上下功夫,使之保持適當的比例;要著重在“根據目標設定職能崗位,根據職能崗位規定職責,根據職責規定使用何種素質人員”上下功夫,達到精簡而高效的目的,提高軍事人才使用效益;要著重在向重點專業、重點部隊傾斜上下功夫,努力培養更多的聯合作戰指揮人才和專業技術人才。三是努力提高軍事人才經營效費比。要在軍事人才培養中引入“成本導向、成本分析、成本核算、成本控制”等經營理念,科學界定在軍事人才培養投入與產出全過程中所需的具體成本,精確區分合理成本與不合理成本,保留合理成本,剔除不合理成本,力爭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收益。
(四)完善機制,創造軍事人才的市場環境
隨著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人才市場有了質的飛躍,但是作為其特殊組成部分的軍事人才市場卻尚未完全建立,嚴重影響了軍事人才的發展。因此,必須要盡快建立與國家人才市場相一致的軍事人才市場,健全各種機制,為軍隊建設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支持。一是健全多向流動機制。要不斷改革軍隊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放開對軍事人才流動的約束力,從有限流動轉為多向流動;要搞好國家人才市場與軍事人才市場的有效銜接,拓寬軍事人才流動渠道,形成軍地兼容、進出通暢的良好態勢;要堅持宏觀調控,優化軍事人才市場配置,有效控制和克服軍事人才流動的盲目性和無序性。二是健全價值激勵機制。要充分認可軍事人才的市場價值,進一步完善與軍事人才勞動性質特點相適應的工資、福利、待遇機制,維護好軍事人才的各種合法權益,加大對軍事人才實際困難的解決力度,拓寬對軍事人才的獎勵渠道,切實調動軍事人才實現自身價值的積極性。三是健全績效評估機制。要建立、健全軍事人才評估組織,完善評估標準,改進評估手段,既要考察人才個體素質,也要考察單位培養人才的最終效益;要將績效評估與獎優罰劣結合起來,根據工作業績的好壞進行提拔使用和末位淘汰,促進軍事人才相互競爭。
參考文獻:
[1]解放軍報社理論部編.落實科學發展觀與履行我軍歷史使命論叢[M].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6.
[2]運新宇,吳杰明,袁訓忠主編.軍隊思想政治建設二十四講[M].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王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