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艷萍 徐軍軍
摘要: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而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的就業問題尤其突出,存在就業意識弱、就業質量差、就業面窄等問題。為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指導,將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分為短期藝術生和天賦藝術生等若干類,據此自大學一年級開始指導其設計適合于自己的職業方向和目標,以促進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的順利就業、充分就業及就業質量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藝術設計;分類;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G473.8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09)32-0259-02
就業指導,是指幫助擇業者依據其個性傾向性和個性心理特征,選擇較為適合其從事的職業的過程。藝術類學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于他們進行就業指導會遇到不同的情況,他們在職業能力、職業興趣、職業心理以及對就業形勢、政策的了解等諸多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要想做好藝術類本科畢業生的職業指導,使他們順利就業,就必須從大一開始采取有效的分類指導方法,首先對他們進行系統的劃分與歸類,根據其不同的問題、不同的人和事采取相應的、有效的職業指導方法,幫助他們正確地選擇符合社會和個性特點的職業方向,實現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順利就業、充分就業和就業質量的不斷提高。
一、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就業現狀概述
經過多年的大學擴招和“藝考熱”,藝術類考生錄取人數屢創新高,招生專業也日益增多,2009年6月,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咨詢與就業指導中心發布了《2008年全國普通高校本專科部分專業就業率區間分布》,涉及藝術設計、音樂學、美術學、繪畫、動畫、攝影等十二個藝術類本科專業。藝術設計類本科畢業生急劇增加,而就業市場對藝術設計類人才需求的增長卻相對緩慢,對口工作崗位趨于飽和,在當前金融危機背景下,整個藝術類就業市場疲軟,高額的教育成本與嚴峻的就業形勢形成巨大的反差。
(一)就業意識弱,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
相當一部分藝術類學生都是報考藝術專業達到“曲線救國”的目的的,在高中及大學階段并沒有很好地規劃未來,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淡薄。到畢業找工作時,亂投簡歷,哪個單位似乎都可以勝任,又似乎都不適合自己,在雙向選擇的就業市場中徘徊迷失。
(二)學藝不精,就業質量差強人意
按照目前的國內高考招生制度,復試入圍的藝術類考生文化考試的高考錄取分數線比普通文理科考生低二三百分之多,因此相當多成績一般的考生匆忙間選擇報考藝術類專業,從而導致生源質量參差不齊,在校學習成績也良莠不齊。功底扎實有藝術天賦的學生不愁工作,而當初匆忙選擇藝術專業卻沒有天賦與興趣的畢業生則就業難度較大,有的直接轉行,有的成為“啃老族”,就業質量不高。
(三)就業面窄,與用人單位勞動關系較隨意
藝術設計專業畢業生大多選擇私營企業工作,用人單位大都為廣告公司、設計公司和裝飾公司等,行業特點單一,就業面窄。畢業生大都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有些畢業生甚至不簽訂勞動合同,只要把手頭的單子做完,去留自由,因此就業后工作流動較頻繁,工作單位的不固定性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證其收入的穩定性。
二、分類就業指導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大一新生擺脫入學“彷徨”期
大一學生往往因為過慣了高中時“三點一線”的緊張生活,來到大學后突然有了很多屬于自己支配的時間,學習成績也變成不是唯一的追求,一時難以適應這種生活,進入所謂的“彷徨”期。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很多也是臨時抱佛腳考上大學的,到大學后更是不知做什么事情,陷入空虛之中。如果從大學一年級開始對所有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摸底,并指導他們根據自身的興趣及其他情況,選擇一個合適的發展方向,并以之為目標努力去實現,那么這種所謂的“彷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擺脫。
(二)有利于學生及時調整專業發展方向
雖然藝術設計專業是作為二級學科加以具體規劃建設的,但由于面對的對象非常復雜,因此在各學校的具體操作中,往往將其進一步細分為各個方向,如視覺傳達、環境藝術設計、數碼設計、廣告設計等等。因為與社會前沿聯系緊密,發展迅速,專業內各種發展方向涌現。專業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規劃及向目標邁進的學習,有些同學可以及時發現更適合自己未來的發展目標,并及時更改發展方向。如果學生能早些確定符合自身特質的專業方向,則在以后的專業學習過程中不會出現“臨淵羨魚”、“朝花夕拾”等困境。
(三)有利于畢業生提高就業質量
由于大部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個性較強,生活隨意,對于自己的未來沒有精深思考,也鑒于藝術設計專業本科生的就業面窄、就業質量總體較差等現狀,因此從大學一年級即開始的分類就業指導策略,可以讓學生及早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目標,并以之為發展方向從學習、實踐等多方面著手準備,為自己的就業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到畢業時就不會打無準備之戰,實現自己讀研、公務員、進理想企業、出國深造等愿望,提高了就業質量。
(四)有利于學生充實整個大學生涯
相當一部分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因為一時沒有確定未來職業目標,上課得過且過,下課沉迷游戲,或者混跡社會做各種兼職賺錢,荒廢了學業,整個大學生活缺乏更有意義的內容。如能實施分類就業指導政策,從大一開始有針對性地對各類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其規劃職業生涯,并努力為目標而努力,這將使每個學生的大學生活過得充實而有意義。
三、藝術設計專業本科學生的再分類
為有針對性地進行就業指導,現將藝術設計專業本科學生分為如下幾類:
(一)短期藝術生
這里所謂的“高考藝術生”,是指之前沒有藝術功底,因為文化課成績差而在高中開始改行學音樂、美術,入學前藝術年齡1—3年。
短期藝術生又分為四類:有興趣有潛質、有興趣無潛質、無興趣無潛質、家庭背景好等。
(二)天賦藝術生
從小就發現對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有一定的天賦和發展潛質,相當一部分人從幼兒時開始習藝,藝術年齡3—15年。
天賦藝術生可分為兩類:全科型、偏科型。這里所謂全科指藝術功底好,文化課成績尤其是英語成績較好的藝術類學生,偏科型指藝術功底好,但文化基礎較差的藝術類學生。
四、藝術設計專業本科學生的分類就業指導
針對不同類別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設計不同的職業目標,進行逐一分析。
(一)短期藝術生就業分析
1.有興趣有潛質。對于有興趣有潛質的藝術設計專業學生,雖然藝術年齡較短,但因為有潛質,有提升空間,因此在入學時就鼓勵考研究生,通過老生的考研經驗交流會,激發其學習的自覺性,立定目標。經常督促這些學生不僅要學好專業課,英語等公共課也同等重要。對于因家庭條件等諸多因素不愿意考研的學生,除努力學習本專業知識外,還可以參加一些非學歷的職業技能培訓,強化專業技能,對接社會需求,增強就業競爭力。
2.有興趣無潛質。有興趣卻無潛質的學生,在專業能力方面不占優勢,競爭力不強,即使到設計單位也會因能力問題而缺乏自信,但是中小學美術教師對于其專業功底要求不是太強,對于普及美術教育教學,完全可以勝任,因此可以朝著這個方向邁進,在大學期間要考取教師資格證書,并加強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
3.無興趣無潛質。無興趣無潛質的藝術生,從其本人和用人單位角度考慮,均不適合從事本專業的工作,因此在保證本專業學習以便順利畢業的同時,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第二專業進行學習,擁有雙學位,無疑可以加大求職的籌碼。如果英語成績較好,還可以跨專業考研;第二,在校期間要多考與第二專業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才能與第一專業的同行競爭;此外,自主創業也是這類學生的就業途徑之一。在校期間多學創業指導實踐課,參加創業技能大賽。
4.無興趣無潛質但家庭背景好。這類學生,擁有良好的家庭和社會資源,家境優越,可以根據父母建議修讀相關第二專業以便考公務員,或者可以安排繼續深造,如拓展學歷教育和非學歷教育模式,也可以參加一些非學歷的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就業競爭優勢和就業質量。
(二)天賦藝術生就業分析
1.全科型。這類學生有藝術天賦,而且綜合素質較高,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因此獲得的就業機會也會比一般同學多,但是因為這部分學生數量太少,應當鼓勵其報考藝術專業研究生深造,平時多涉略其他學科的知識,擴大知識面。
2.偏科型。這類學生具有極強的藝術創新能力,到各類設計公司都較受歡迎,工作不成問題,但是從人才發展角度來看,他應當有更高的追求,而不是為人打工,因此創業是比較好的選擇。這樣不僅解決他們自身的就業問題,還能為社會帶來財富和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對于這類學生,我們應該為其打造創業基礎,除校內的創業指導課及各類大賽外,設立創業獎勵政策,提供獎勵基金或者免費場地等。
五、結語
畢業生就業工作已經成為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們必須統一思想,提高“分類就業指導”對畢業生就業工作重要作用的認識,使其成為貫穿學生培養各環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融入到對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穿插于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中,讓分類就業指導工作真正在廣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和個人發展過程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金華,呂建德.職業道德與就業指導[M].鄭州:中原農民出版社,2006.8
[2]呂屹.藝術類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J].中國成人教育,2009,(17):60-61
[3]連茜平.大學生分類就業指導策略[J].現代企業教育,2009,(8):193-194
[4]張松.藝術類大學生就業力提升應對策略[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09,(4):114-117,123